当前位置:首页 > 矸石仓施工组织设计
①公司(厂)进行安全基本知识、法规、法制教育。 ②项目部进行现场规章制度和遵章守纪教育。 ③班组安全生产教育由班组长主持进行,或由班组安全员及指定技术熟练、重视安全生产的老工人讲解。进行本工种岗位安全操作及班组安全制度、纪律教育。
(2)特种作业人员的培训
实施的CB5306—85《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是我国第一个特种作业人员安全管理方面的国家标。对特种准作业的定义、范围、人员条件和培训、考核、管理都做了明确的规定。
对从事特种作业的如电工、电(气)焊工、架子工、司炉工、机械操作工、起重工、塔吊司机及指挥人员、厂内车辆驾驶、起重机械拆装作业人员、物料提升机的人员要进行培训。
从事特种作业的人员,必须经国家规定的有关部门进行安全教育和安全技术培训,并经考核合格取得操作证者,方准独立作业。
(3)经常教育
安全教育培训工作,必须做到经常化、制度化。 把经常性的普及教育贯穿于管理工作的全过程,并根据接受教育对象的不同特点,采取多层次、多渠道和多种方法进行,可以取得良好的效果。
采用新技术、新工艺,新设备、新材料和调换工作岗位时,要对操作人员进行新技术操作和新岗位的安全教育,未经教育不得上岗操作。
(4)适时安全教育
适时安全教育:根据建筑施工的生产特点进行“五抓紧”的安全教育,即:
①工程突击赶任务,往往不注意安全,要抓紧安全教育; ②工程接近收尾时,容易忽视安全,要抓紧安全教育; ③施工条件好时,容易麻痹,要抓紧安全教育;
④季节气候变化,外界不安全因素多,要抓紧安全教育。
⑤节假日前后,思想不稳定,要抓紧安全教育,使之做到警钟长鸣。
(5)纠正违章教育 纠正违章教育。项目部对由于违反安全规章制度而导致重大险情或未遂事故的职工,进行违章纠正教育。教育内容为:违反的规章条文,它的意义及其危害。使受教育者充分认识自身的过失和吸取教训。对于情节严重的违章事件,除教育责任者本人外,还应通过适当的形式以现身说法,扩大教育面。
(6)建立培训档案
项目部应按国家省有关规定及企业建立的培训制度进行培训后,建立项目部个人档案,企业并按规定进行培训考核,以保证培训教育工作的进行,并保证培训质量。
4、班前安全活动 班前安全活动目的:通过班长在施工操作前对施工作业面的环境
21
条件进行安全检查,然后告诉施工班组人员如何进行危险防范和注意事项,即不伤害自己,不伤害别人,也不被别人伤害。
四、安全防护措施
1、基坑及模板工程防护
(1)在基础施工前及开挖桩间土土方前,建设单位必须以书面形式向施工企业提供详细的与施工现场相关的周围地下管线资料,施工企业采取措施保护周围地下各类管线。
(2)必须制定保证周边建筑物、构筑物安全的措施并经技术部门审批后方准施工。
(3)雨季施工期间基坑周边必须要有良好的排水系统和设施。 (4)危险处和通道处及行人过路处开挖槽、坑,必须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防止人员坠落,夜间应设红色标志灯。
(5)开挖坑深度超过1.5m,应根据土质和深度情况按规定放坡或加可靠支撑,并设置人员上下坡道或爬梯,爬梯两侧应用密目网封闭。
(6)开挖深度超过2m的,必须在边沿处设立两道防护栏杆,用密目网封闭。
(7)在±0.00以下施工阶段,采用φ48钢管设置1.2m高防护栏杆,内部挂设绿色安全网,防护栏杆设置横杆,立杆间距不超过2m,钢管上刷红白相间的警示标记。在基坑内设置上下坡道,坡道架子采用φ48钢管架设,坡道用50厚木板铺设,上钉防滑条,间距不超过300mm。
(8)坑、沟边1m以内不得堆土、堆料、停置机具。
(9)模板工程施工前应编制施工方案(包括模板及支撑的设计、制作、安装和拆除的施工工序以及运输、存放的要求),经技术部门负责人审批后方可实施。
(10)模板及其支撑系统在安装拆卸过程中,必须有临时固定措施,严防倾覆。大模板施工中操作平台、上下梯道、防护栏杆、支撑等作业系统必须齐全有效。
(11)模板拆除应按区域逐块进行,并设警示区,严禁非操作人员进入作业区。
2、安全标志 确保工程安全,在现场设立足够的标志、宣传画、标语、指示牌、警告牌等。
3、脚手架作业防护
(1)脚手架支搭及所用构件必须符合国家规范。
(2)钢管脚手架应用外径48mm,壁厚3.5mm,无严重锈蚀、弯曲、压扁或裂纹的钢管。
结构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5m,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2m,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m。
装修脚手架立杆间距不大于1.5m。纵向水平杆(大横杆)间距不大于1.8m,横向水平杆(小横杆)间距不大于1.5m。
(3)脚手架基础必须平整坚实,有排水措施,满足架体支搭要
22
求,确保不沉陷,不积水。其架体必须支搭在底座(托)或通长脚手板上。
(4)脚手架施工操作面必须满铺脚手板,离墙面不得大于200mm,不得有空隙和探头板、飞跳板。操作面外侧应设一道护身栏杆和一道180mm高的挡脚板。脚手架施工层操作面下方净空距离超过3m时,必须设置一道水平安全网,双排架里口与结构外墙间水平网无法防护时可铺设脚手板。架体必须用密目安全网沿外架内侧进行封闭,安全网之间必须连接牢固,封闭严密,并与架体固定。
(5)脚手架必须按楼层与结构拉接牢固,拉接点垂直距离不得超过4m,水平距离不得超过6m。拉接必须使用刚性材料。20m以上高大架子应有卸荷措施。
(6)脚手架必须设置连续剪刀撑(十字盖)保证整体结构不变形,宽度不得超过7根立杆,斜杆与水平夹角应为45°—60°。
(7)特殊脚手架和高度在20m以上的高大脚手架必须有设计方案,并履行验收手续。
(8)在建工程(含脚手架具)的外侧边缘与高压电架空线的边线之间,应按规范保持安全操作距离。特殊情况,必须采取有效可靠的防护措施。护线架的支搭应采用非导电材质,其基础立杆地埋深度为300mm—500mm,整体护线架要有可靠支顶拉接措施,保证架体稳固。
(9)人行马道宽度不小于1m,斜道的坡度不大于1:3;运料马道宽度不小于1.5m,斜道的坡度不大于1:6。拐弯处应设平台,按临边防护要求设置防护栏杆及挡脚板,防滑条间距不大于300mm。
4、物料提升机(井字架、龙门架)使用防护
(1)井字架(龙门架)的使用应符合《龙门架及井架物料提升机安全技术规定》JGJ88—92要求,制定施工方案、操作规程及检修制度,并履行验收手续。
(2)拆除、安装物料提升机要进行安全交底,划定防护区域,专人监护。
(3)物料提升机吊笼必须使用定型的停靠装置,设置超高限位装置,使吊笼动滑轮上升最高位置与天梁最低处的距离不小于3m。天梁应使用型钢,经设计计算确定。
(4)卷扬机安装在平整坚实位置上,应设置防雨、防砸操作棚,操作人员要有良好的操作视线和联系方法。因条件限制影响视线,必须设置专门的信号指挥人员或安装通讯装置。
(5)卷扬机安装必须要牢固可靠,钢丝绳不得拖地使用,凡经通道处的钢丝绳应予以遮护。
(6)物料提升机应设置附墙架,附墙架材质应与架体材质相符。附墙架与架体及建筑物之间采用钢性件连接,不得连接在脚手架上。附墙架设置要符合设计要求,但间隔不大于9m,且在建筑物顶层要设置附墙架。
(7)当物料提升机受到条件限制无法设置附墙架时,可采用缆风绳稳固架体。缆风绳选用钢丝绳,绳径不小于9.3mm。20m以下的设一组缆风绳,每增加10m加设一组,每组4根。缆风绳与地面夹角
23
在60°至45°之间,下端与地锚相连,地锚按规定设置。必须使用花篮螺栓调节拉紧钢丝绳。
(8)井字架(龙门架)首层进料口一侧应搭设长度不小于3—6m,宽于架体(梯笼)两侧各1m,高度不低于3m的防护棚,防护棚两侧必须用密目安全网进行封闭,楼层卸料平台应平整、坚实,便于施工人员施工和行走,并设置可靠的工具式防护门,两侧应绑两道护身栏,并用密目网封闭。
5、“三宝”、“四口”和临边防护
(1)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
(2)凡在附落高度基准面2m以上(含2m),无法采取可靠防护措施的高处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使用安全带,安全带必须符合GB6095—1985标准。
(3)1.5×1.5m以下的孔洞,用坚实盖板盖住,有防止挪动、位移的措施。1.5×1.5m以上的孔洞,四周设两道防护栏杆,中间支挂水平安全网。结构施工中伸缩缝和后浇带处加固定盖板防护。
(4)管道井和烟道必须采取有效防护措施,防止人员、物体坠落。墙面等处的竖向洞口必须设置固定式防护门或设置两道防护栏杆。
(5)楼梯踏步及休息平台处,必须设两道牢固防护栏杆或立挂安全网。回转式楼梯间支设首层水平安全网,每隔四层设一道水平安全网。
(6)建筑物楼层邻边四周,未砌筑、安装维护结构时,必须设两道防护栏杆,立挂安全网。
(7)建筑物出入口必须搭设宽于出入通道两侧的防护棚,棚顶应满铺不小于500mm厚的脚手板。通道两侧用密目安全网封闭。多层建筑防护棚长度不小于3m,高层不小于6m,防护棚高度不低于3m。
6、高处作业防护
(1)使用落地式脚手架必须使用密目安全网沿架体内侧进行封闭,网之间连接牢固并与架体固定,安全网要整洁美观。
(2)在2m以上高度从事支模、绑钢筋等施工作业时必须有可靠防护的施工作业面,并设置安全稳固的爬梯。
(3)物料必须堆放平稳,不得放置在临边和洞口附近,也不得妨碍作业、通行。
(4)建筑施工对施工现场以外人或物可能造成危害的,应当采取安全防护措施。
(5)施工交叉作业时,应当制定相应的安全措施,并指定专职人员进行检查与协调。
7、料具存放安全要求
(1)小钢模应保证码放稳固、规范,高度不得超过1.5m。 (2)存放水泥等袋装材料或砂石料等散装材料严禁靠墙码垛、存放。
8、临时用电安全防护 (1)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工程必须由电气工程技术人员负责管理,
2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