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4四川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生活生命与安全教案(含计划)
提问:会叠被子吗?观察过爸爸、妈妈是怎样叠被子的吗?想试试吗? 一
教师将前排几个课桌拼成一个大桌子,在上面演示和示范叠被子的方法,学生观摩学习。 活动二:
学生练习叠被方法。
.用自己带来的毛巾、小方巾等代替小被子进行练习,掌握叠被方法。学会方法后,请两个小朋友上台用教师准备的小被子实际演练一下,台下小朋友共同评价。 活动三:
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比赛。看谁叠得又快又整齐。
在实际生活中,因为被子较大,一年级的学生叠起来会有一定的困难。初学时要请父母帮帮忙。 2.穿衣服
穿毛背心和校服外套。
这部分教材上没有,但穿衣服又是学生必须要学会自己做的事情,所以,教师必须补充这部分内容。
谈话:了解学生情况。请会穿衣服的学生与老师合作,‘做小老师,进行动作要领的演示。 活动一: 穿毛背心。
手持毛背心的肩部,将背心展开;背面朝向自己;将头从背心的下方穿入,从领口穿出;右手从背心的下方穿人,从右袖口穿出;左手从背心的下方穿入,从左袖口穿出。 活动二: 穿校服外套。
手持衣领取出校服,里面朝自己,暴露出袖笼;右手持衣领左手深入左袖内;右手向后穿入另一袖笼;两手将衣襟两侧边缘对齐,拉上拉链;将衣领整理好。 让学生反复练习,相互观摩,掌握动作要领。
叠被子和穿衣服的活动,可以在小组间交替进行,这样就可以只准备一半的材料。 ◆想想做做 “谁对,谁不对?” 让学生看图、思考,并组织学生讨论。
通过讨论让学生明白:准时起床不睡懒觉,自己穿衣、洗脸、刷牙,整理自己的小床,按时上学,都是小学生应该做到的。
如果在做好自己的事后,还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小事,例如,准备或收拾碗筷,那就能更多地分担父母的压力。 三、全课小结
早晨要做的这事情,看起来都是小事,要做好一次两次很容易,要天天坚持做好就不那么容易了。你们有没有信心坚持下去呢? 我们一定要坚持!
第三课时
一、活动导入
检查学生每天早晨坚持做了些什么和做的情况?进行评比,特别关注父母的评价。 二、主题活动 1.游戏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衣叠被的接力赛。目的是让学生更加熟练地掌握穿衣叠被的要领, 训练动作的协调性,寻找其中的乐趣。 2.游戏方法
(l)在场地上画一条起跑线,前方若干米处设立一个自我服务区。
25
(2)将学生分为人数相同的若干组,在起跑线后排成一路纵队。 (3)游戏开始,各组排头的同学跑向自我服务区。
(4)到达自我服务区后,叠好裁判事前准备的小被子。 (5)然后跑回拍第二个同伴的手,自己站到排尾。
(6)第二个同学继续完成同样的任务,依次轮回。直至每一个同学都完成任务。速度快的组为胜。 3.游戏规则
(1)任务要裁判检查合格才算完成。 (2)接受任务的同学要拍手后才能起跑。 4.游戏编排和改变方法
(1)游戏可以在室内进行,也可以在户外进行。场地可大可小,距离可远可近。 (2)参加游戏的同学人数可根据需要编组。
(3)游戏中的任务可换成本课中学习的任何一种技能,或把两个任务串在一起。 (4)还可以采取团队合作的方式进行。
例如,听到裁判的口令,在第二个小伙伴的帮助下穿好毛背心向自我服务区前进;到达服务区后,再脱下毛背心,带校服返回。 (5)任务可以由任课教师自由组合。 三、全课小结
教学辅助资源
叠被子
叠被子的方法不止这一种,教师可根据当地的习俗作选择。 有的被子是叠成长条形放在床的内侧。
有的只需要将被子铺平整理好,再搭上床罩。 叠被子的时间最好是在早晨洗漱完后,让被子里的热量散发掉再叠。这样可以保持被子的干燥。
正确的洗手方法
(1)在水龙头下把手淋湿,擦上肥皂或洗手液。 ’ (2)搓手心、手臂、指缝相对搓揉20秒。 。 . ..
掌心相对,手指并拢相互摩擦;手心对手背沿指缝相互搓擦,交替进行;掌心相对,双手交叉沿指缝相互摩擦;一手握另一手大拇指旋转搓擦,交替进行;弯曲各手指关节,在另一手掌心旋转搓擦,交替进行;搓洗手腕,交替进行。 (3)用清水把手冲洗干净。
(4)用清水将水龙头冲洗干净,再关闭水龙头。
(5)冬天,可用干净的毛巾或纸巾擦干或烘干机烘干;夏天,可将手甩一甩,甩掉手上残留的水(尽量甩进洗手池,不要甩到别人身上),然后让手自然晾干,这样,可以节约纸和电。
1 3.我的小书包
设计意图
所有的小学生都有一个好伙伴——小书包。他们里面装的物品也都差不多,大多有学具、书、本子、笔之类的学习用品。有的学生的小书包整理得井井有条,而有的学生却为了一本要交的作业本,得把整个书包翻个遍。通过整理书包,可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学习整理书包的基本方法。
26
(2)学习自我管理,从整理书包做起。
(3)养成每天整理书包的好习惯。并感受其中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
学会按需要划分区域整理自己的小书包。长期坚持自己整理书包。 教学准备
每个学生准备书包、书本、文具、水杯和其他用品。 课时建议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景导入活动
搞个小小的书包展览会,看看全班同学有哪些不同外形的书包,让学生知道,不管书包的外形有多大的差异,但是书包的功能都是相同的。 在展览会上组织学生交流、讨论。
提问:你整理过书包吗?你会整理书包吗?整理过的书包和没有整理过的书包有什么不一样??
了解学生的现状,每天的书包是自己整理,还是家长帮你整理,或者是在家长的帮助下自己整理。要让学生建立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观念和意识。 讨论:书包怎样整理最方便使用?
学习用品要分类放,位置要相对固定。 二、主题活动 ◆学学做做 学习整理书包
活动一: 认识自己的小书包。
每个同学都仔细观察自己的小书包,看看它分成几层,每一层在什么位置,有多大,适合放什么东西。 活动二:
学习整理书包。根据自己书包的结构和前面的讨论,将书本、文具和其他物品分区放置,这样使用起来才方便。
(学习用具的分类方法可以不同。但是文具盒、记事本、水杯和放杂物的位置应该是固定的)
整理时,跳绳和抹布要用塑料袋先装好,再放进书包里。因为这两样东西细菌较多,跳绳还容易散乱。水杯最好单独放置,以保持清洁。 相互观摩,看看谁的分类更合理。 活动三:
整理文具。几支削好的铅笔、橡皮擦、尺子等,把它们整齐地放在文具盒或笔袋里。文具盒或笔袋里最好有一张自己的课表,这样你整理要用的文具和课本时,心里会更有数。 书包需要天天整理。每天晚上睡觉前,根据自己的课表准备好第二天要用的书、本子、学具、文具和记事本,还要带上老师要求的其他用品。 ,
玩具和其他与学习无关的东西,最好不要放进书包里。它们会分散你的注意力,影响你的学习。
三、布置课后任务
会整理书包了就要坚持天天整理,下次上课我们首先要检查,看谁的书包整理得最好,使用起来最方便。
27
第二课时
一、活动导入
提问:你今天的书包整理了吗?你每天都坚持整理书包了吗?
让学生进行自评。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检查同学们整理书包的情况。看看比比谁的书包最整洁。 另外,教师还要检查教材后面的评价表,了解学生在家整理书包的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并给予点评和建议。 二、主题活动 学学做做 活动一:
感受整理书包会给我们带来便利。 一个不公平的比赛:
教师让某同学闭眼,然后将他整理好的书包故意弄乱,甚至可以将文具从文具盒里拿出,放在另外的地方。睁开眼后,让他与另一同学比赛。教师发令:上××课,请马上拿出××书,或要做××作业,请拿出××文具,开始!看谁拿得又准又快。比赛完了让学生进行点评。
这个游戏很有趣,能让学生在快乐的气氛中感受到了整理书包给我们的学习生活带来的便利。
活动二:
整理自己的小课桌
我们除了整理自己的小书包外,还有个重要的工作,就是整理自己的小课桌。 提问:同学们学会了整理自己的小书包,会整理自己的小课桌吗? 当你走进一间教室,如果你看到的是:布置井然有序,课桌椅整整齐齐,地面干干净净,每张课桌都非常整洁。你会有什么样的感觉呢? (在这样的环境里你学习起来会更有劲) 又该怎样整理自己的小课桌才好呢?
每节课上课前都需要准备好这节课需要的书、本子、学具等。这些东西在桌面要摆放整齐、到位。
练习:书和本子可统一放在桌子的角上,本子放在书的下面;文具盒靠着书本,放在书的旁边。或根据老师的要求统一摆放。
用过了的书本可放回书包里或暂时放在抽屉里,放学时再整理带走。 . 活动三: 课桌整理大赛
(1)主持人:教师。
(2)参赛人员:全班同学以小组为单位参加。 (3)评委:选两个同学。 (4)评分标准: 1)满分为1 00分。 2)在规定时间内完成。
3)桌面整理到位,桌面等擦拭干净,抽屉里摆放整齐。 4)拿到学习用具时,能迅速准确无误,并且不把抽屉翻乱。 5)学习用具在桌面摆放到位。
6)按要求学习时,坐姿端正,学习专注,学习效率高。 (5)比赛程序:
2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