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我国民营企业投融资行为分析
我国民营企业投融资行为分析
我国民营经济虽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其面临的问题也很多,如何调整经济需要从理论上加以引导。加快我国民营企业发展,已是影响经济发展迫在眉睫的问题。关于民营企业投融资行为的研究成果还相对较少,民营企业实践的发展已走在理论的前面,并迫切需要理论的指导,从而能够尽量少走弯路。
一、我国民营企业投融资决策状况
企业的融资行为和其投资行为是密不可分的,在民营企业的发展中,因为盲目的投资而导致企业陷入债务危机甚至破产的案例很多。在国际市场压力下,我国企业一直有“做大” 情结,为做大而做大,于是圈地、加盟、连锁。拿医药行业来说,照一家药店最低投入50万元计算,每年需要投入资金10亿元,而最多的也不过开了千余家。巨人、三株、爱多、太阳神等民营企业,在短暂的辉煌之后却迅速地倒下。当前在国际市场经济不景气的环境下,很多民营企业又遭遇同样的问题。企业经营失败的原因很多,但在以上投融资决策主体的非理性 (盲目或冲动等)从而导致企业最终的投资经营失败。我国的传统文化来看,儒家文化历来被奉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圭臬,而儒家文化崇尚的是 “君君臣臣” 的思想,对领导者的绝对权威强调有余,而对民主决策重视不够,这也是我国企业中所谓的“一言堂” 现象的根源之一。 我国传统文化所赋予领导者的这种地位,使得决策者高高在上,他们个人的因素对企业投融资决策将会产生很大的影响。相对于国有企业来说,民营企业的私人资本性质可能会导致其财务控制较弱,企业主的财务决策权相对较大,因而这种情况可能更为突出。
二、 我国民营企业非理性投融资决策行为主要表现
(一)过度自信对民营企业投融资决策失误的影响。近年来,我国民营企业的迅速发展,
推动了我国经济结构优化,缓解了社会就业压力,俨然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随着支持、鼓励民营经济发展各项政策贯彻落实,经济发展环境不断改善,各民营企业经济总量迅速壮大,企业素质明显提高,并且民营企业发展环境更加宽松,投资领域不断拓宽。民营企业融资方式逐步实现多元化,上市融资取得突破。企业管理者的过度自信程度要强于一般投资者。过度自信几乎是人类最根深蒂固的心理特征之一,这在中国民营企业的经营者身上体现得尤其明显。民营企业的经营者往在大量的荣誉和夸赞面前,他们对自己的决策能力越来越自信,而民营企业高度集权的个人决策方式,更强化了他们的过度自信、甚至自我崇拜。 (二) 羊群行为对民营企业投融资决策失误的影响。羊群行为是一个很复杂的现象,其形成有许多原因,其中包括人类的从众本能、人群间沟通产生的传染、信息不对称、信息搜寻成本过大、维护职业声誉的需要、羊群中的人具有同一偏好等等。从我国资本市场的实证研究来看,“羊群行为”的表现是较为明显的。民营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由于缺乏明确的发展目标和发展方向,投资时往往只注重短期的利润回报,加上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在投科学的可行性融资决策时往往不经理性、论证就盲目跟风。非理性的羊群行为导致众多企业盲目融资,同时大规模地进入某一热门行业或领域,从而造成投机炒作之风盛行,跟风者往往损失严重。
(三)损失厌恶和后悔规避对民营企业投融资决策失误的影响。损失厌恶反映了人们的风险偏好并不是一致的,在面对获得时人们倾向于“风险规避”而在面对损失时则倾向于失误所带来的痛苦,人们可能会改变自然而犯错之后采取的纠错行为往往不是大的失误。损失厌
恶和后悔规避能较好地解释民营企业投融资决策过程中的恶性增资行为。即当企业向一个投资项目投入大量资金后发现该项目不再适合继续进行先前所投入的成本白白浪费掉的事实,为避免立即兑现损失而带来的后悔,会更倾向于追求风险而继续为该项目融资,幻想结果却经常是不仅没有收回沉没成本,反而招致更大的损失,甚至导致整个企业的破产。
三、 我国民营企业非理性投融资决策 行为失误主要原因分析
(一)家族式管理。我国民营企业大多是从家庭经济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加上中国传统宗族观念,民营企业大部分是家族式或合伙制。这种企业虽然产权的边界明晰,在企业创业和发展之初由于管理灵决策速度快而有一定的合理性。但是这种企业的组织形式明显不符合现代。家族式企业实际上反映了企业产权结构的不合理,在家族式管理中管理人员之间是以血缘关系或同乡关系来连接的。这种情况下,企业管理的有效性多半取决于企业领导的个人素质与偏好,企业的经营缺乏连续性与继承性。财务管理制度不健全。在这样的情况下,管理者的情绪、感知等情感因素对企业的投融资决策将产生较大影响,进而导致民营企业非理性投融资决策行为的产生。
(二)投融资结构不合理缺乏谨慎科学的决策程序。首先,企业资本结构不合理,负债资金比例过高。资本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企业负担沉重,偿付能力严重不足,特别是当企业处于财 财务风险财务危机时,企业决策者将会产生“赌博” 心理。企业决策者往往会制造虚假繁荣,一方面继续向银行借入大量资金;另 一方面把有限的资本投入高风险的项目。其次,固定资产投资决策缺乏科学性, 导致投资失误。在固定资产投资决策过程中,由于企业对投资项目的可行性缺据的经济信息不全面、不真实以及决策者决策能力低等原因,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频繁发生。
(三) 民营企业自身治理结构的局限性。在我国现阶段,民营企业本身也存在种种问题,管理制度落后,管理水平不高,多数民间投资企业经营形式还停留在家族制、合伙制阶段,不适应生体业主制、对不确定性的结果持乐观态度,损失厌恶情绪等。从目前情况来看,民营企业的治理结构主要有四大特征:单一的产权结构;集权化的管理模式;家长专断的决策机制;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这种治理结构却显现出许多弊端。第一,民营企业任人唯亲的用人机制和家长专断的决策机制会给企业带来极大的经营风险。第二,由于民营企业具有天然的独占保守性和封闭性,他们不能容忍家族性、这种单一的产权结构将社以外的人介入。会公众资金的吸纳,使得企业的融资渠道狭窄。 第三,资本市场对信息披露的真实性和充分性要求相当高,大多数民营企业至少在目前达不到这样的要求,不愿将内部的经营状况和资产质量公布于众,所以很隐秘的财务制度难进入资本市场。
四、 强化民营企业投融资行为管理的途径
(一)、转变财务管理观念树立科学的理财思想。民营企业的管理者一定要突破传统管理思想的束缚,切实转变观念,积极运用先进的理财思维模式。针对我国的民营企业应强调以下三个方面:一是加强投资管理,树立企业财务管理核心的理念。二是投资决策程序,对于投资项目要组织相关 专家经过反复、及时地科学论证。从实践来看,民营企业的管理者往往对债务融资导致的财务困境风险重视不足,在投资决策中也缺乏科学的风险分析和管理程序,因而强化风险意识至关重要。三是注重诚信,树立良好的企业法人形象。增强信用观念,要着力提高企业的信用等级。规范企业的融资行为,企业务必保持良好的融资信誉,重视商业信用。
(二)加强企业自身建设,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民营企业要想避免投融资决策的失败,实现企业生存发展的目标,必须从自身做起,不断提高自身素质,企业要走产权多元化的道路,对家族式的模式进行改革,实行两权分离,加快产权制度改革,转变经营机制,要
坚持管理制度创新,民营企业一定要改变传统的家族式管理的模式,不断推行管理制度创新, 以提高自身竞争力。
(三)减少管理者主观情绪的影响建立有效的投融资决策机制。从民营企业的发展来看, 很多企业主艰苦创业使企业由弱变强,由小变大,可是往往就在企业的强盛阶段因为某一项投资失败而使企业毁于一旦。我国的民营经济虽然处于蓬勃发展阶段,但其面临的问题很多, 迫切需要从理论上加以指导。在企业进一步发展时,民营企业管理者应充分认识到资本市场复杂性等, 要重视自我发展能力,为企业创造有利条件,逐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