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微波技术与天线实验报告
1 2 3 表读数 112.10 112.08 112.12 g134.80 134.76 134.86 157.20 157.18 157.28 同实验二算出波导波长?=44.83mm
Imin(mA) Imax(mA) 测量次数 1 2 3 Imin80 82 85 =82.33mA
ImaxImin565 567 570 Imax=567.33mA
驻波比? ?=
567.3382.33=2.6251
Zmin2(mm) Zmin3(mm) 位置读数 Zmin1(mm) 测量次数 1 2 Zmin195.00 95.06 Zmin2117.62 117.68 Zmin3140.10 140.18 =140.14mm
=95.03mm =117.65mm
??1??1?终端复反射系数的模值?l由式zminn??=0.4483
?2?g4??l??2n?1??g4得?l?24??gzminn??2n?1???1?1.5053?ZTE10??2 ?2?1.5711? ?3?1.5838???2??g
120?1???2a?2=527.98 =0.14
终端负载阻抗:
Zl?ZTE101?j?tan?zmin1??jtan?zmin1=334.91-j374.99
五、思考题
实验步骤1对后续测量有何意义?
实验步骤1是对等效参考面的选取及波导波长的测量,用实验2的方法测出波导波长,这样就等于是验证了波导波长,用测量出的参数与实验2比较,以防相差太大,造成误差。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实验四 微波网络参数的测量、分析和计算
一、实验目的
(1) 理解可变短路器实现开路的原理;
(2) 学会不同负载下的反射系数的测量、分析和计算; (3) 学会利用三点法测量、分析和计算微波网络的[S]参数。 二、实验原理
[S] 参数是微波网络中重要的物理量,其中[S]参数的三点测量法是基本测量方法,其测量原理如下:对于互易双口网络有S12=S21 ,故只要测量求得S11 、S12及S21 三个量就可以了 。被测网络连接如图所示。
设终端接负载阻抗Zl ,令终端反射系数为Γl , 则有: a2 = Γlb2, 代入[S]参数定义式得:
b1?S11a1?S12?lb2
b2?S12a1?S22?lb2
于是输入端(参考面T1)处的反射系数为
?in?b1a1?S11?S12?l1?S22?l2
令终端短路、开路和接匹配负载时,测得的输入端反射系数分别为Γs、Γo和Γm ,代入式(4-1)
并解出:
S11??m S122?2??m??s???o??m??0??s S22??o?2?m??s?o??s
由此得到[S]参数,这就是三点测量法原理。
在实际测量中,由于波导开口并不是真正的开路,故一般用精密可移动短路器实现终端等
效开路(或用波导开口近视等效为开路),如图所示。
三、实验步骤
1. 用波导开口近视等效为开路负载测量[S]参数 (1)先连接待测负载(可用单螺钉调配器);
(2)在待测负载的终端再接上匹配负载,按照实验三的方法测得此时的反射系数Γm ;
(3)在待测负载的终端换接短路负载,测得此时的反射系数Γs ; (4)使待测负载的终端开路,测得此时的反射系数Γo ; (5)再根据式(4-3)计算得到[S]参数。 2. 用可变短路测量[S]参数
(1) 将匹配负载接在测量线终端,并将测量线调整到最佳工作状态; (2) 将短路片接在测量线终端,从测量线终端向信源方向旋转探针位置,使选频放大器指示为零,此时的位置即为等效短路面,记作zmin0 ;
(3) 接上可变短路器,在探针位置zmin0处,调节可变短路器使选频放大器指示为零,记下可变短路器的位置l1 ;
(4) 继续调节可变短路器,使选频放大器指示再变为零,再记下可变短路器的位置l2 ;
(5)
接上待测网络,终端再接上匹配负载,按照实验三的方法测得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