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8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南省湘潭市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8份试卷汇总)2019-2020学年湖南省湘潭市第二次中考模拟考试化学试卷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25:26

电子能力减弱,获得电子的能力在增强,金属性在减弱,非金属性随之增强;

(4)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其中“1.008” 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5)13号为铝元素,铝元素通常为+3价,8号为氧元素,氧元素通常为-2价,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另外,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逐渐增多,失去电子能力减弱,获得电子的能力在增强,金属性在减弱,非金属性随之增强。同一主族的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序数递增,金属性在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15.随着经济的发展,能源与环境成为人们日益关注的问题. 煤、________和________常称为化石燃料. 燃煤发电时,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其目的是________. 化石燃料燃烧都会产生二氧化碳,它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温室气体为减少它的排放,科学家致力于研究将过多的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 “绿色化学”的特点之一是“零排放”.一定条件下,二氧化碳和氢气可以按照不同比例反应,生成下列有机物.其中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只生成一种产物就能实现“零排放”,这种产物是___(填字母序号,下同).

A.甲醇(CH4O) B.甲酸(CH2O2) C.乙醇(C2H6O) D.乙酸(C2H4O2)下列措施中,有利于降低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的是________. 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

【答案】石油 天然气 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CO2+4H2B BC 【解析】 【详解】

(1)化石燃料亦称矿石燃料,它们是古代生物遗体在特定地质条件下经过一系列复杂变化形成的复杂的混合物,天然气、煤、石油都属于化石燃料。

(2)使可燃物燃烧更充分的方法有:增大氧气的浓度,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故将煤块粉碎成煤粉,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燃烧更充分。

(3)根据题意,二氧化碳和氢气在催化剂和加热的条件下反应,转化为水和甲烷,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

催化剂Δ2H2O+CH4

式为CO2+4H2

催化剂ΔCH4+2H2O。

(4)因为是二氧化碳和氢气反应,所以生成物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应该是1:2,而甲酸CH2O2中碳原子和氧原子的个数比是1:2,故选B。

(5)A.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会增加二氧化碳的排放量,错误;

B.植树造林,增大植被面积,可加大光合作用,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确; C.将二氧化碳变废为宝,循环利用,可减少空气中二氧化碳的含量,正确。故选BC 考点:化石燃料及其综合利用,完全燃烧与不完全燃烧,常用燃料的使用与其对环境的影响 16.如表是KCl和KNO3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温度/℃ KCl 溶解度(g/100g水) KNO3 31.6 45.8 63.9 85.5 20 34.0 30 37.0 40 40.0 50 42.6 (1)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_____(填“增大”或“减小”).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KCl、KNO3二种物质的溶液都析出晶体,该方法是_____.KCl、KNO3两种物质溶解度相等的温度在_____之间(用编号表示).

A 20℃以下 B 20℃~30℃ C 30℃~40℃ D 40℃~50℃20℃时,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KCl的质量为_____;40℃时,将70gKCl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_____g.将某温度下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逐渐冷却至室温,下列有关量随时间变化趋势的图象不正确的是_____(用编号表示).

【答案】增大蒸发结晶B34g30D 【解析】 【详解】

(1)根据表中不同温度下硝酸钾的溶解度知,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2)降温、蒸发溶剂KCl、KNO3都会有晶体析出,但降温KCl析出晶体较少,故用同一种方法可以使KCl、KNO3二种物质的溶液都析出晶体的方法是蒸发结晶;

(3)分析图表,KNO3和NaCl的溶解度曲线在20℃~30℃温度范围内有相同的时候,所以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在此范围内相交;

(4)20℃时KCl的溶解度为34.0g,所以最多溶解KCl34g,40℃时KCl的溶解度为40g,则70gKCl中:

40g?70g =20g,

140g设将70g KCl的饱和溶液稀释成质量分数为20%的溶液,需加水x, 20g=(70+x)×20%,x=30g

(5)硝酸钾的溶解度随着温度的升高而增大,随着温度的降低而减小,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

A、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故A正确; B、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应该从零开始,故B正确;

C、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故C正确;

D、将热的硝酸钾饱和溶液冷却到室温,有硝酸钾晶体析出,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减小,溶剂的质量不变,溶质质量分数逐渐减小,故D错误. 故选D.

故答案为(1)增大;(2)蒸发结晶;(3)B;(4)34g;30;(5)D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每小题7分,共14分)

17.如图是实验室制取气体并验证气体化学性质的部分装置,请回答有关问题。

?1?仪器①的名称是______。

?2?实验室制用高锰酸钾制氧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______(填字母),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利

用C装置收集一瓶氧气,完成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如图E所示)为防止瓶中氧气逸出损失,红热的木炭伸入集气瓶时,应注意的操作是______。

?3?实验室常用加热氯化铵与消石灰固体混合加热制取氨气NH3,则选用的气体发生装置是______。若利用

D装置收集氨气,则气体应从______(填“a”或“b)端通入。 【答案】长颈漏斗 A 2KMnO4b 【解析】

K2MnO4+MnO2+O2↑ 将木炭由瓶口向下缓慢插入 A

【详解】

解:?1?仪器①的名称是长颈漏斗;

?2?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属于固体加热型,故选发生装置A;加热高锰酸钾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

气,反应方程式是:2KMnO4

△K2MnO4+MnO2+O2↑;做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为防止氧气受热

扩散,正确的操作应是从上到下慢慢插入,使之与氧气充分接触木炭;

?3?依据信息及反应物的状态及条件,氨气在制取时是采用固体加热所以一般采用固体加热型装置,因为

氨气的密度比空气小所以采用D装置收集时只能从b端通入,否则会收集不到氨气。 18.某兴趣小组根据如图装置进行实验室制取气体和气体性质的实验探究.请你参与并回答:

a仪器的名称是_____;氧气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可选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 ①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_____(填序号);

②加入药品前必须_____,正确操作方法是:用胶皮管将A、C的导管连接,先将导管放入水中,再用手紧握试管,若观察到导管口_____,松手后导管内形成一段液柱,则气密性良好.

③放入某药品后加热,发现导管被粉末堵塞,水槽中的水变成紫红色,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_____. ④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⑤如用F装置收集氧气,气体应从_____(填“c”或“d”)通入;排水法收集氧气时,下列操作正确的是_____.

A、先将导管口移入集气瓶,再开始加热

B、收集O2后,先将集气瓶移出水槽,再盖上玻璃片 C、停止加热时,先移出导管,再熄灭酒精灯

⑥如图G所示,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取与性质实验,通常用大理石和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

①一般选择发生装置B,锥形瓶内的液体应加至_____(填“1”或“2”处). ②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

③如图H所示,将二氧化碳倒入烧杯中,观察到燃烧的蜡烛_____(填“自上而下”、“自下而上”、“无法确定”)熄灭.若进行木炭还原氧化铜实验,需用A装置外,还需连接装_____(填试剂名称)的装置来检验是否有二氧化碳生成.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电子能力减弱,获得电子的能力在增强,金属性在减弱,非金属性随之增强; (4)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故其中“1.008” 表示相对原子质量; (5)13号为铝元素,铝元素通常为+3价,8号为氧元素,氧元素通常为-2价,它们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Al2O3。 【点睛】 本题考查元素周期表的相关知识,元素周期表中,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序数,右上角的字母表示该元素的元素符号,中间的汉字表示元素名称,下方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另外,原子序数=质子数=核电荷数; 元素周期表中,同一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核外电子层数相同,最外层电子逐渐增多,失去电子能力减弱,获得电子的能力在增强,金属性在减弱,非金属性随之增强。同一主族的元素,其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从上到下,元素的核外电子层数依次增加,原子序数递增,金属性在增强,非金属性减弱。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