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9-2020学年辽宁省盘锦市辽河油田第二高级中学高二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参考答案
1.A 2.D 3.C 【解析】
1.本题考查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此类题要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及词语的意思从三个方面综合考虑分析,即成语的基本义、感情色彩和语境。需要注意色彩不明、断词取义、对象误用、谦敬错位、功能混乱、不合语境、望文生义等错误使用类型。 (1)宵衣旰食:指天不亮就穿衣起来,天黑了才吃饭,形容政务忙碌。语境中陈述的对象是“中国人民”,使用不当,可改为“砥砺奋进”。
(2)一穷二白:形容基础差,底子薄。穷,指工农业不发达;白,指文化科学水平不高。语境的后文是“第二大经济体”,强调的是经济发展水平,此处使用恰当。
(3)翻天覆地:形容变化巨大而彻底。语境中用来形容“中国的面貌”发生的变化,使用恰当。
(4)指手画脚:形容一边说话一边比画。也形容乱加批评或随意发号施令。语境中用来形容那些对中国说三道四的国外势力或个人。使用恰当。 故选A。
2.本题考查学生辨析病句的能力。解答本题,先要熟悉常见的病句类型及其特点,要特别注意成分残缺、搭配不当、语序不当、结构混乱的语病;然后采用语感审读、句子紧缩、逻辑分析等方法找到病句的病因;最后“对症下药”,根据语病修改病句,注意不能改变句子的原意。
原文划线句子有两处语病,一处是“超过2万亿美元左右”,成分赘余,“超过”后跟确数,“左右”赘余;另一处是“不仅造福了世界,也发展了自己”,递进关系不当,应为“不仅发展了自己,也造福了世界”。分析可知D项修改最恰当。 故选D。
3.此题考查语言表达的连贯准确的能力。此类型题首先要通读语段,了解句意,然后注意
句与句的排列组合,注意上下句的衔接、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要加强对语境的分析与体会。有些题应注意排序句的逻辑顺序和句中关联词语的运用。 根据语境上文“回望历史”,可以排除BD两项。根据语境下文“苏联”“日本”“他国”等,可知这里讨论的是“世界范围”,即“天下”。排除A项。 故选C。 【点睛】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4.D 5.A 6.D 【解析】
4.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筛选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较。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枝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
D项,“唐咏月诗中开始出现月宫……这种前所未见的现象”表述错误,原文是“开始非常密集地出现”,而不是“开始出现”。 故选D。
5.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论证的分析能力。答题时注意分析文章的结构思路,中心论点和分论点的关系,论点和论据之间的关系,论证方法的类型,重点考核论点是否正确,论据证明的是什么观点和论证的方法。
A项,“文章采用总分的结构方式”分析错误,文章从器物、故事材料、文学三个方面论证之后,最后一段又进行了总结,应是“总分总结构”。
故选A。
6.此题考查把握文章内容、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能力。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较,并结合上下文语境进行判断。
D项,“是为了找寻民族文化的根,体认自我”说法错误,原文最后一段“实际上,无论中西,对拥有深厚积淀的灿烂文明古国,考镜源流、追溯历史,不仅是寻根、体认自我,更是为了传承、发展与未来”。 故选D。 【点睛】
论述类文本阅读常见设误类型:
(1)无中生有。把文章里没有的内容加进答案中去。(特别提醒:关注未然与已然、原因与结果、先与后、夸大与缩小、部分与全体的区别) (2)主次颠倒。把次要的说成主要的。
(3)以偏概全、张冠李戴。即偷换概念,明明是那件事,答案里却说成是这件事。 (4)因果颠倒。或者把因说成果,或者把果说成因,这一点最具有干扰性,需要认真甄别。 7.C 8.C
9.①有中国强大文化体系作支撑;②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③中高等教育群体不断扩大;④科幻电影在中国票房号召力较强。 【解析】
7.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能力。解答此题既要对文章进行整体的把握,又要对文章的局部进行恰当的分析。在理解每一个选项时,要仔细分析选项中赏析的每一个重点,对文章的内容、观点、结构思路等进行分析概括,注意结合语境。
C项,“票房占比相对来说较稳定”分析错误,根据材料三的图示,科幻电影数量占比相对稳定,“票房占比”相对来说波动较大。
故选C。
8.本题考查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其做法是,全面准确地把握文章的内容,并对文章中所述的事件或所述道理进行综合性分析、判断,进而推理概括。
C项,“这是国外市场无法企及的”分析错误,于文无据。文中并未提供国外的科幻电影数量与票房的关系的资料,难以与国外进行比较。 故选C。
9.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探究文本中某些问题并提出自己见解的能力。从文本出发,就某个问题让考生来谈自己的观点,这是实用类文本常考的题目。这类题目解答时要注意读懂题干要求,明确探究方向,然后从文本中梳理出相关信息,再从分析这些信息入手,联系现实谈自己的见解。
据材料一“源于强大文化体系的支撑”“刘慈欣的《三体》等作品屡获国际大奖,带热了中国科幻文学”可总结出“有中国强大文化体系作支撑”;据“科技创新的‘中国浪潮’让世界侧目,也打开了中国人对于科学的认知”可总结出“中国科技创新能力不断提升”;据材料二“庞大的中高等教育群体,使得科幻电影的消费群体扩大”可总结出“中高等教育群体不断扩大”;据材料四“科幻片在中国的历史成绩惊人”可总结出“科幻电影在中国票房号召力较强”。 【点睛】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的基础,分析综合、鉴赏评价和探究都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从读物中辨别各种信息的性质,筛选并整合自己所需要的信息,是达到阅读目的、获取所需信息的重要手段。这里所说的信息,在不同的实用文体中有不同的表现。在新闻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消息;在人物传记中,信息主要指人物的性格特征和感情、态度与价值观;在访谈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被访谈人物提及的知识、观点和人生理念;在调查报告类文体中,信息主要指相关的学科知识和调查获得的事实或结论。把握这些信息,是解读文本的关键。 10.B
11.①开门见山,点明写作对象,照应标题。②总领全文,引出下文对“百年震柳”的描述和赞美。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