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推荐)部编版一年级语文下册第16课《一分钟》教学设计
《一分钟》教学设计
—、文本教学解读
本文是一篇记叙文,文章讲述了元元因为贪睡一分钟,结果上学迟到了二十分钟的事,说明了一分钟的珍贵和重要,教育学生要珍惜时间,树立管理好自己时间的意识,将良好习惯的养成教育与语言文字的学习有机结合。课文第2、第3自然段结构相似,可引导学生运用“要是……就……”的句式来梳理课文内容,训练表达能力,积累语言。
1.识写生字。
本课共有14个生字,其中13个要求会读,7个要求会写。
“钟”字出现在课文题目中,可用猜谜语的小游戏引入,指导认读,提醒读准后鼻音。宜用“拆合法”记一记,认识“金字旁”,“钅+中”合成“钟”,意思是金属制成的响器,中间空,敲时发声;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换掉“钅”,变成“种、冲、肿”等。
“元、共、汽”3个字在生活中常见,宜先借助拼音读一读,说说在哪里见过这些字,再用字组词说一说。“汽”可以借助熟字“气”来识记,“氵”说明与水有关,“蒸汽”“汽车”“汽油”“汽水”“汽船”“汽笛”。
“洗、背、叹、坐”都是表示动作的字,宜用做动作的办法帮助认读,再根据字形用“拆合法”记一记。例如“洗”字,“氵+先”合成“洗”,意思是用水去掉污垢。
“决定”“已经”宜组成词语认读,“定、经”是后鼻音,要重点指导读准,可以联系生活用“决定”“已经”等词语说句话。“已”的字形易与“己”混淆,需要引导分辨异同。
7个要求会写的生字中,“元、已、坐”都是独体字,提醒“元”和“坐”两横长短不一样。
“钟、经”都是左右结构,且都是左窄右宽,引导学生发现2个生字的共同点并范写。“钟”金字旁三横长短不一,但距离匀称;“经”最后一笔长横穿插到左边提的下方。
“已、元”中有相同的笔画竖弯钩,可引导学生发现共同笔画,并比较书写的异同:“元”的竖弯钩在竖中线上、横画下起笔,“已”的竖弯钩在竖中线左侧
1 / 5
起笔,且要稍高于横画,竖略短,弯舒展。
“坐”宜边说顺口溜“两个小人,坐在土上”边范写,提醒学生注意笔顺:先写两个“人”,再写“土”,“人”的捺要变点。
2.朗读课文。
课文情节紧紧扣住“一分钟”展开。教学中,要引导学生读出五个“一分钟”的不同语气。第1自然段中“再睡一分钟吧,就睡一分钟”,可借助插图,想象元元的神态、动作、语言,尝试加上动作,读出元元的慵懒,尤其强调第二个“一分钟”,突出元元的满不在乎。第2、第3自然段元元两次叹气的话“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要想象元元的神态、动作,体会元元沮丧、难过、后悔的心情,读的时候语速慢些,声音轻些。
本课的朗读指导,还可以引导学生学会抓住关键词语。如抓住“刚想”“眼看”两个表示瞬间动作的词语,读出元元错过绿灯、没赶上公共汽车的惋惜和沮丧;抓住“等了一会儿”“等啊等”“一直”等表示等待时间长的词语,读出元元的着急。抓住“非常”读出元元的后悔莫及。
3.迁移运用。
课文中出现的“等啊等”表示做一个动作时间很长,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再说几个这样的词语,如“写啊写”“跑啊跑”“读啊读”,感受文本的同时积累词语。
课文的第2、第3自然段最后都有“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这句话,课后第二题要求学生用“要是……就……”的句式说一说课文内容。这组表示假设关系的关联词语,帮助学生回顾了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想想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用这个词说话。这样的拓展练习,既加深了对元元的后悔心理的感受,又丰富了学生的语句积累。
一分钟能做很多事情,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利用一分钟还能做些什么事情。 二、教学活动设计 教学目标:
1.随文认读“钟、元”等13个生字,学写“钟、元”等7个生字。 2.初步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眼看”“决定”“后悔”等词语。
2 / 5
3.正确朗读课文,想象画面进入情境,读出着急、沮丧、后悔等语气。 4.借助“要是……就……”句式,根据课文内容进行简单推断,联系生活体验,初步学会管理时间。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板块一 整体感知,认读生字
1.活动一:猜字谜。
谜面:弟弟长,哥哥短,两人赛跑大家看,弟弟跑了十二圈,哥哥一圈才跑完。谜底:时钟。认读“钟”字。你有什么办法记住“钟”?一分钟的时间是长还是短?听听发生在元元小朋友身上的故事吧。
提示:用“拆合法”记一记,认识金字旁,“钅+中”合成“钟”,意思是金属制成的响器,中间空,敲时发声;还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记,换掉“钅”,变成“种、冲、肿”等。
2.活动二:识字小能手。
生活中识字。“元、共、汽”3个字在生活中常见,认识的小朋友大声跟它打个招呼,并带领大家给它们找找朋友。
做做动作识字。“洗、背、坐”是表示动作的词,用做做动作的办法记一记。 在语境中识字。联系生活用“决定”“已经”等词语说句话。
提示:“定、经”是后鼻音,读词语和说句子时都要注意读准,“己”的哥哥是“已”两兄弟长得非常像,也有小小的区别,分辨“己”与“已”的异同。
3.活动三:我给课文瘦瘦身。
闹钟响了,元元没有起床,他多睡了(一分钟)。因为晚了一分钟,他没有赶上红绿灯,接着也没有赶上(公共汽车),便(决定)走到学校。当他到学校时,他(已经)迟到了20分钟。他非常(后悔)。
板块二 朗读比较,感受心情
1.活动一:连一连元元的表情包。
从文中我们读出,这天早上元元的心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
懒洋洋
着急
3 / 5
后悔
2.活动二:读一读元元自言自语和焦急样。 (1)再睡一分钟,就睡一分钟,不会迟到的。
提示:强调第二个“一分钟”,读出元元懒洋洋和不在乎的样子。 (2)他刚想走过去,红灯亮了。他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了。”
眼看就要到了,车子开了。他又叹了口气,说:“要是早一分钟就好
了。”
提示:从“刚想”“眼看”读出时间短,心里急。从两次“叹了口气”读出元元沮丧的心情。“叹气”部分的语言是对谁说话?读对自己说的话要读得轻一些。
(3)他等啊等,一直不见公共汽车的影子,元元决定走到学校去。 提示:“等啊等”可以看出元元等得怎样?(时间长,很焦急)读时中间的“啊”要读得轻一点。试着说几个这样叠用结构的词语,如:写啊写,跑啊跑。
3.活动三:有感情朗读元元后悔的话。
提示:读最后一个自然段时应与上一自然段有较长时间的停顿。“非常后悔”中的“非常”一词不必读得很高、很重,而是要读出内心后悔的感觉。
板块三 迁移表达,游戏体验
1.活动一:倒带游戏。
提示:你们见过录像倒带时的情景吧。汽车向后开,人倒退着走。假如把元元这天早上的经历拍成录像也来倒带,一切都可以重新再来。
出示填空:
要是早一分钟就能赶上绿灯了。
要是能赶上绿灯,就 。 要是能及时通过路口, 就 。 要是能赶上公共汽车,就不会迟到了。 2.活动二:生活中有“后悔药”吗?
联系生活经验,想想还可以在什么情况下用“要是……就……”说句话。 3.活动三:一分钟小游戏。 一分钟读课文能读多少字?
4.活动四:一分钟唱跳课中操《上学歌》。
4 / 5
讨论:一分钟到底是长还是短?
提示:每一分钟都像手中的一把沙子,握紧它就能发挥很大的用处。
板块四 观察发现,写好生字
1.活动一:给生字找邻居。
(1)把“闹钟”“洗手”“公共”“已经”“决定”5个词语中的汉字打乱,指名学生上台把黑板上的字卡重新排列,找找“邻居”。
(2)读一读排列好的词语。 2.活动二:我是书写小能手。 重点指导书写生字:元、已、坐。
(1)观察“元”和“已”,找共同笔画,比较书写异同。
(2)抓书写要点书写:坚弯钩都要写得舒展,“元”的竖弯钩在竖中线上起笔,“已”的竖弯钩起笔稍高于第2笔横,竖略短,弯舒展。
(3)范写“坐”,边写边说顺口溜:两个小人,坐在土上。引导关注笔顺。 提醒:“坐”上的两个小“人”捺变点。 (4)学生练写,教师及时反馈。
5 /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