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企业文化】民航企业文化建设
建设特色民航企业文化,减少或杜绝违章行为
现代企业管理理论认为,企业管理发展到高层阶段应该是文化管理,就是通过企业文化建设,不断提高企业职工的综合素质,使每个职工把企业的发展和兴旺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有效地激发员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减少或杜绝违章行为,使企业不断地形成新的凝聚力。民航深化体制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方向明确、任务艰巨、过程复杂。建设企业文化是民航改革顺利进行、企业健康发展不可忽视的重要条件和有力保障。建构民航特色企业文化提升中民航企业核心竞争力,减少或杜绝违章行为,提高企业运营效率,降低企业运营成本。
一、企业文化是核心竞争力的重要因素,是减少或杜绝违章行为的重要基础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管理新潮,是美国的一些管理学家通过比较日、美两国企业的经营管理经验,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提出来的,它是企业物质文化、行为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总和,是以企业价值观为核心的企业意识形态。
核心竞争力是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形成的不易被竞争对手模仿的支撑企业竞争优势,使企业在竞争中取得可持续生存和发展的核心性竞争力。航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主要由以下三个方面构成:一是持续的航空安全;二是高品质的航班正点;三是独具特色的服务文化。
企业的持续发展靠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来自于管理和技术,而管理和技术靠的是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就是管理上升为文化的更高层次的管理手段。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是造就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动力之源,它不仅能够增强企业内部的向心力和凝聚力,而且是企业应对市场竞争、创建国内一流企业的内化动力,对企业整体竞争力的提升和对外扩张都发挥着重要作用。例如dell在短短十年的高速增长,秘诀就在dell的以客户为中心来构筑企业核心能力上。dell在其发展过程中秉承重视客户需求的企业文化,并以此推动了经营模式的创新。
良好的企业文化,是减少或杜绝违章行为的重要基础。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和谐的企业环境,才能从根本上奠定了减少或杜绝违章行为的重要基石,才为减少或杜绝违
章行为提供了孕育的土壤。
二、建设企业文化是民航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减少或杜绝违章行为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
通过深化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民航企业市场化的目标。民航企业逐步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是顺应现代管理科学,使企业在经营管理上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以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企业文化正是渗透于整个企业管理过程的一种“软管理”。培育与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是民航企业进行管理科学实践的重要内容,也是民航体制改革的客观要求。
企业活力的源泉在于广大员工,只有当员工的思想觉悟、智力水平、技能程度、劳动态度和企业的组织管理充分有效发挥时,企业才会显现出生机和活力。民航深化改革,转机建制正是为了激发职工群众的积极性和创造性,使民航企业内增凝聚力、外强竞争力。建设企业文化则成为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载体。企业文化的载体是人,深化民航体制改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做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必须始终抓住“人”这条主线来进行。企业文化的本质就是从文化层面调动全体职工的积极性,营造一种团结奋进、昂扬向上的文化氛围,使企业充满生机和活力。
建设企业文化是民航深化改革的客观要求,是减少或杜绝违章行为的必要前提和必然结果。只有建立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和谐的企业环境,违章行为就失去了滋生的土壤;只要建立了良好的企业文化,和谐的企业环境,违章行为就一定会减少或者杜绝。 三、建构民航特色企业文化的内容
建构适应市场的民航特色企业文化,应着重加强内部的管理制度建设和人力资源管理模式建设,前者通过完善企业的规章制度,建立一个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体系,形成了企业核心的价值观;后者是通过完善激励制度和约束制度,形成共同学习,竞争进步的良性循环。具体来说就是,根据创建一流企业及应对未来市场竞争的需要,积极构建符合民航市场国际化要求的企业经营理念和价值体系,全面提高航空公司现代化管理水平与员工综合素质,拉动企业学习、创新,提高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1、加强中国民航安全文化建设,提高各层员工的认识水平
“安全是民航工作永恒的主题”,安全决定着民航企业的生存与发展。有关安全工作的价值观念、行业准则、道德规范、管理制度、经验总结等精神因素和保证安全所需的各类设备、设施等物质形态,就构成了民航富有竞争力的安全文化。就民航整个行业来说,安全工作是民航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是民航健康发展的客观规律,是多少代民航人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经验教训。
安全就是效益,是民航安全文化的价值反映。“民航有了安全不等于有了一切,但没有安全就没有一切”,这是民航几十年实践的总结,是“安全第一”指导思想的升华。航空安全是运输生产的前提,是航空运输企业最佳的促销广告,是对企业成本的直接节约,是经济效益的重要源泉。
加强中国民航企业安全文化建设,要研究针对航空安全的恐怖行为,寻求积极有效的防范措施。要跟踪世界先进的科技手段,更新机队和安检、航管设施设备,提高安全设施设备的科技水平和安全管理的科技含量。要创新机制,结合民航体制改革后企业规模、组织结构、经营机制的变化建立健全科学、高效的安全管理机制,要积极实践,探索机场下放地方政府管理后出现的新思路、新机制,完善安全生产责任制,要从政治、技术、作风等方面入手,努力提高安全员队伍和安检队伍的整体素质,使这两支队伍成为保证航空安全坚不可摧的防线。
2、突出以人为本的管理思想,责任在领导,业绩在执行者
以人为本抓住了企业生产力中最具能动性的决定因素,以人为本就是把员工看成企业发展繁荣前提和保证,强调人的因素第一,认为员工是企业的细胞,员工的活力就是企业的活力,员工的积极性是企业活力的源泉,把增强企业素质、搞活企业的着力点放在提高和调动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上,把培育、造就一支符合“四化”要求,熟练掌握现代科学知识和技能的职工队伍当作企业追求的重要目标。
民航是知识分子比较集中的行业。知识分子作为一个群体有其独特的性格特征,好学、执著、清高是社会对知识分子的评价。但知识分子通情达理,不图索取,最看重的是人格
上的自尊和被人尊重,以及事业上的自我实现。民航企业文化建设中,要突出“关心人、爱护人、尊重人”的人本管理思想:一是要积极解决青年员工渴望成才的需要,因为他们是民航企业的今天和未来;二是要合理解决员工们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建立充分体现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切实把员工的衣食住行、业余文化生活列入企业文化建设中;三是要认真解决员工参加企业民主管理的要求。民航员工是企业的主人 ,能否参与民主管理,不仅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手段和方法问题,更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要通过民主的、富有感情交融气氛的管理方式激发员工们工作欲望和工作热情,提高工作效率。
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决定了现代企业文化必须反映市场经济的内在要求,企业文化必须面向市场、面向现代化、面向未来。民航企业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必须开创企业文化建设的新途径,加强深层次的企业文化竞争。一是培养国际化人才。随着企业国际化进程的发展,对国际人才教育的要求也要相应提高。为适应企业国际化战略,要具有对异域文化的适应能力,要直接参与国际竞争,必须加强国际人才的培养。民航企业中要使一部分人具有几种语言沟通能力、使用信息技术能力。二是培育员工团队精神。员工是企业文化建设的主体。企业文化建设要遵循职工行为心理规律,科学利用从众心理和认同心理的普遍性,及时协调和解决职工队伍中不同意见和矛盾冲突,加强员工队伍团结,维护群体程序、提高群体效率;要使个体自觉自愿地接受群体的观点、信念、态度和行为;培养职工对企业、对领导、对模范人物的认同,使企业全体员工步调一致,形成凝聚力,这样才能实现民航企业文化建设的良性循环和发展。三是发动员工投入企业文化建设的实践活动。建设企业文化不仅需要领导者的积极倡导、培养和身体力行,还必须全体员工的积极配合、参与和实践。企业文化建设如果不被全体员工所理解接受,不把员工作为实践的主体,就难以真正建设起来。一定要发挥员工的积极性,广泛深入地发动员工参与企业文化建设,使企业文化建设具有扎实的群众根基,增强职工的责任感、亲切感,提高职工奋发向上、开拓创新的群体意识,激发职工实践企业文化的自觉性。
在提高员工素质的基础上,通过开展经常地、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使员工不断增强使命感;通过办实事、解决实际问题使员工增强归属感;通过实施企业民主管理,使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