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五单元)教学设计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5 19:00:36

(2)师补充通过百度搜索所得的下列图片和事件(见幻灯片12、13、14、15) ◆1986.1.28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升空后爆炸, 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1986.1.28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升空后爆炸, 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003.2.1 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 爆炸分解 , 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003.10.15我国航天英雄杨立伟,实现了中国人民翱翔太空的梦想。 ◆2008.9.25我国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2.为登月英雄写颁奖词

(导入: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三名宇航员中的翟志刚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太空出舱活动的人。“神七”三名宇航员探索太空的勇气是伟大的。他们获得了2008感动中国人物团体奖。他们的颁奖词是(出示幻灯片16):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阔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1)出示题目(出示幻灯片17):登月英雄的勇气更是伟大的,你能为他们写一段颁奖词吗?

(2)指导写法(出示幻灯片18):

内容:事迹+精神品质或人生价值的评价 语言:概括 凝炼

优美(骈散结合 比喻修辞) (3)展示学生作品

示例:在最有限的时间里,探索太空的奥秘;在最遥远的月球上,留下人类的足迹。他们用炽热的心,树立探索太空的里程碑。

五、课堂小结

月的故事,引人入胜;月的情愫,丰富多彩;月的文化,博大精深;月亮照着你,月亮照着我,但我国航天技术仍无法登上月球。随着神五、神六、神七的发射成功,我们相信五星红旗高插在月球上的日子也为期不远了,愿在座的同学们努力学习,愿我们的登月计划早日成功! 课后反思:

《河中石兽》

教学目标 1、培养通过反复朗读文章,知晓文章大意的能力。

第 - 13 -页 .

2、 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 3、体会“实践出真知”这一道理。

教学重点 反复朗读课文,把握文意

教学难点 理解文中“河中寻石兽”的四种方法;体会“实践出真知”的道理

主要设想 一,文学常识补充,激起学生学习兴趣

纪昀是清代有名的才子,学识渊博,自幼聪慧过人,24岁便中进士,31岁已成为翰林院大学士。其渊博的学识和管理才能深受乾隆帝赏识,成为《四库全书》的总纂官。官至礼部尚书。其作品与其渊博的学识一样,涉猎广泛,内容杂博,包括了文学、历史、哲学、政治、经济、地理等各个方面。在他的作品中,纪昀记录了许多他的亲身经历,详述了一切他认为值得注意的事件,又对所叙的一切常常加以讥讽和评论。 二,各个击破,特殊性对待学生学情

《河中石兽》对于我们的思维和认识具有较大的启发和指导意义。不同的人因为各自的阅历和经验不同,其思维方式必然也会迥乎不同,对于事物的客观规律的认识也难免受种种条件的局限,但我们人类的认识毕竟在一步步接近真理。只是在认识真理的过程中,经常因为某些这样那样的原因而造成谬误,有时甚至是集体的长期把谬误当作真理顶礼膜拜,尤其是由于某些当事人的特殊身份或地位使这些谬误神圣化后,人们想要再推翻它就更要承受更大的压力。传统的认识丰富了人们的思想,但它同时也束缚了对事物的认识更新和发展。面对纷繁复杂的世界万象,我们不得不重新反思,一次次的打破旧的思维或认识模式,仔细审察并研究客观世界的规律。

第一课时

一、导入: 俗话说:“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有一则故事记载,某土地庙前石兽因河岸崩塌掉入河中。十多年后重修山门,寻找石兽,它却不在原落水处,也不在下游。一位老兵说,应该在上游寻找,依他的话,果然捞出了石兽。石兽为什么会向上游“跑”呢?今天我们来学习《河中石兽》一文,从中找出答案。

二、检查预习情况 1、作者简介:

纪昀,字晓岚。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学问渊博,曾任翰林院编修、侍读学士。因获罪遣戍乌鲁木齐。释放回京后,任《四库全书》总纂官,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目录学上贡献很大。著有《阅微草堂笔记》等。

《阅微草堂笔记》是纪昀晚年所作的一部文言笔记小说,题材以妖怪鬼狐为主,但于人事异闻、名物典故等也有记述,内容相当广泛。

2、读准字音

圮(pǐ) 募(mù) 棹(zhào) 柿(fèi) 湮(yān) 啮(niè) 溯(sù) 欤(yù)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

1、学生大声自由朗读两遍,做到朗读无障碍。

第 - 14 -页 .

2、再次朗读,读出句中停顿。(如:沧州南一寺∕临河干;山门∕圮于河……) 3、借助工具书和注释理解疑难词语。

4、尝试在理解疑难词语的基础上翻译文章。

5、将不能解决的词或句标注出来,小组合作探究。 6、师生共同解疑。(词、句解疑)

第二课时

一、合作探究,思考问题。 1、故事说了一件什么事?

示例:说的是一个庙门口的石兽,倒塌到河里,十几年后,人们找石兽的事。

2.故事中主要说出了几位主要人物?他们各自寻找河中石兽的道理和方法是怎么样的?

寻找经过人物 寻找的地点结果

第一种 僧 原地水中 不可得

第二种 僧 顺流而下 无迹 第三种 讲学家 原地沙下

第四种 老河兵 求之于上流果得于数里

3.故事是如何发展变化的,课文可以分几个层次?概括各层次大意。

讨论并归纳:(可分四层)

第一层:交代找石兽的事由,寺僧至沉落河中的地点和下游均没找到石兽。 第二层:讲学家嘲笑寺僧,认为石头埋在河底深沙中。

第三层:老河兵讲解应当支上游找的理由,按照他的话果然找到石兽。 第四层:由事到理,遇事不能主观推论的道理。

4、为什么老河兵的方法是对的?

(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准确把握了三者的性质及相互关系。)

方法:借助多媒体手段,形象直观的演示石兽落入河中的三种情景,借助动态模拟场景帮助学生理解文章中三类人物寻找石兽的方法的相关语句的意思。

5.这个故事说有了一个什么道理?

(讨论并归纳)许多自然现象的发生往往有着复杂的原因,我们不能知其一,不知其二,不能仅仅根据自己的一知半解作出推想,而要根据实践情况作出判断。

六、拓展延伸

1. 课外阅读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进一步了解纪昀其人其文。

第 - 15 -页 .

2. 思考文章为何把讲学家当作嘲讽的对象。

【附】

水中石兽真会向上游(节选)

吴德锋

寻找沉在河中的石兽,究竟应在上游还是下游?不久前发生在云南西双版纳的一回事,圆满地回答了这个问题。这回事的情节几乎与纪昀所记一模一一样,即西双版纳有一条河中有两块大石,它们有一半露在水面。十多年前,有一块石头被人炸碎,另一块也随之失踪,大家都不知道这块未炸碎的石头到哪里去了。十多年后,有人在离原地十多里的上游,发现了那块失踪了的石头,经核对,它确实是本来位于十多里外的下游那一块。它是怎么“游”上来的呢?

原来炸另一块石头时,这块石头的基础也被震坏,它丧失了屹立不动的根基,正如纪昀所说的水冲走石边沙的道理,在十多年的时间中,它逐渐地向上游翻滚了十多里路。它向上“游”时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明显的沟,令人信服他说明,纪昀所记,确非虚言。这一有趣的自然现象,1980年4月当地的报纸作过详细的报道。这故事不仅教育我们如何思考问题,对从事水中打捞也有实际指导意义。

第 - 16 -页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师补充通过百度搜索所得的下列图片和事件(见幻灯片12、13、14、15) ◆1986.1.28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升空后爆炸, 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1986.1.28 美国“挑战者”号航天飞机 升空后爆炸, 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003.2.1 美国“哥伦比亚”航天飞机 爆炸分解 , 7名宇航员全部遇难。 ◆2003.10.15我国航天英雄杨立伟,实现了中国人民翱翔太空的梦想。 ◆2008.9.25我国神舟七号发射成功 2.为登月英雄写颁奖词 (导入: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发射成功,三名宇航员中的翟志刚成为中国第一个在太空出舱活动的人。“神七”三名宇航员探索太空的勇气是伟大的。他们获得了2008感动中国人物团体奖。他们的颁奖词是(出示幻灯片16):中国人的足迹,从此印进寥阔而深邃的星空,当他们问候世界的时候,给未来留下了深远的回声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