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5年秋季黄石二中高一历史期中试卷(含答案)
2015年秋季黄石二中期中考试
高一历史试卷
命题人:王慧玲 审题人:聂华
试卷满分:100分
第I卷(选择题 共5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讲求“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期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源 :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历史学家吕思勉先生在研究中国古代地方行政组织演变发展问题时,将古代中
国划分为三个相继的时代,即“部落时代” ——“封建时代”——“郡县时代”。其中与“封建时代”相对应的朝代应是 ( )
A.西周 B.秦朝 C.西汉 D.宋代 3.《孟子·告子》载:“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一不朝,则贬其爵;再不朝,则削其地;三不朝,则六师移之。”这段材料反映的历史现象是 ( ) A.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B.战国时期兼并战争 C.西周初期分封制 D.西周末王室衰微
4.史载周公制礼作乐,以宗法维系封建制度的运作。有百世不迁的大宗,有五世则迁的小宗。如果以周封伯禽于鲁国,鲁国内部又再度分封若干小国为例,以下有关宗法关系的说明,最为恰当的是( )
A.周天子为鲁国大宗,鲁国内部再分封诸国也以周天子为大宗 B.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周天子则为其小宗
C.周天子是包括鲁国在内各封国的大宗,鲁国国君是鲁国内部诸国的大宗 D.周天子和鲁伯禽各为一族,在宗法上毫无关系
5.《史记集解》中记载:“秦以前,民皆以金玉为印,龙虎钮,唯其所好。秦以来,天子独以印称玺,又独以玉,万民莫敢用之。”该材料从本质上反映了( ) A.秦朝时期人们以金玉为印 B.秦以前玉玺为皇帝独有 C.皇权为民,与民共享 D.皇权至上,皇帝独尊
6.君臣关系的好坏,应当说是一个政权的政治是否正常和能否稳定的标尺。有学者这样描述我国古代的君臣关系:在宋以前大臣“坐而论道”,从宋太祖以后 “站而论道”,到了清代只能“跪奏笔录”,这种变化说明了中国古代中央政治制度演
1
变的重要特点是( )
A.中央集权日益加强 B.君主专制不断强化 C.内阁制度日渐成熟 D.丞相被废,六部地位极低 7.柳宗元在《封建论》中评价秦始皇废封建、行郡县说:“其为制,公之大者也??公天下之端自秦始。”郡县制为“公天下”之开端,主要体现在( ) A.百姓不再是封君的属民 B.更有利于皇帝集权 C.制度法令的统一 D.依据才干政绩任免官吏 8.唐太宗在位时曾说:“国家本置中书、门下以相检察,中书诏敕或有差失,则门下当行驳正。人心所见,互有不同,苟论难往来,务求至当,舍己从人,亦复何伤!比来或互己之短,遂成怨隙,或苟避私怨,知非不正,顺一人之颜情,为兆民之深患,此乃亡国之政也。”材料最能表明唐太宗( )
A.对中书省的工作不满意 B.十分重视门下省的职能发挥
C.希望三省之间友好合作,和谐共处 D.认识到三权分立、民主政治的重要性
9.黄宗羲在《明夷待访录》中说:“用一人焉则疑其自私,而又用一人以制其私;行一事焉则虑其可欺,而又设一事以防其欺。”黄宗羲所说现象直接导致中国古代政治( )
A.中央集权 B.腐败严重 C.高效清明 D.机构臃肿 10.《元史·百官志七》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互为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 ) 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
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 C.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 D.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
11.孟德斯鸠说:“中国是一个专制的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在最初的那些朝代,政府的专制精神也许稍微差些;但是,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下列最能够反
映引文中“今天的情况却正好相反”含义的史实是( ) A.明朝废除宰相制度 B.唐朝确立并完善了三省六部制 C.清朝设置军机处
D.清朝延续明朝的内阁制度
12.魏晋南北朝的诗人左思在其《咏史》中浓郁悲歌:“世胄蹑高位,英俊沉下僚。地势使之然,由来非一朝。”造成这一社会状况的制度原因是( )
A.征辟制 B.察举制 C.九品中正制 D.科举制 13.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从人类社会进步的角度看,希腊的自然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的最大影响是( )
A. 有利于希腊民主传统的形成 B.有利于希腊航海事业的发展 C.有利于希腊向海外扩张 D.导致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14.“这些城邦显得具有某种个性,这种个性愈是高度发展,愈是强烈地被意识
2
到,就愈不愿意哪怕是部分地牺牲它??每个城邦向它的邻邦要求它的自由和自治,要求有权按照它自己的意愿处理它自己的事务。”据此可以看出希腊城邦的特点是( )
A. 小国寡民 B.各邦长期独立自治 C.直接民主 D.轮番而治
15.伯利克里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 )
A.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 B.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 C.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可侵犯 D.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 16.“想参加陪审团的公民按先后秩序依次进入,直到既定的人数到齐为止??开庭审理前,陪审员对案件一无所知,他们了解整个案情、进行判决的唯一依据是诉讼人的演说陈述。”古代雅典的这一制度( ) A.体现了其民主的运作方式 B.表明公民只享有形式上的平等 C.保证了案件判决的公平公正 D.为后世提供了完备的司法程序
17.《什么是民主》一书中指出:“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这个公民大会通常由5000到6000名成员组成,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的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至于审判方面,则由一个??市民组成的陪审团主持,罪名成立与否,由陪审团以多数票决定。”该材料不能说明的是( )
A.公民大会是雅典最高权力机关 B.雅典民主的范围有较大的局限 C.公民大会成员由抽签选举产生 D.陪审法庭是雅典最高司法机关 18.“市民法亦称公民法,是罗马国家早期的法律??罗马法采用属人主义而非属地主义,就是说凡是罗马公民均受法律的保护,而不论其居住地区如何。”据此判断,建国之初(公元前5世纪早期以前)的罗马( )
A.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公民法保护
B.公民在外邦活动时受万民法保护 C.居民在本邦活动都受公民法保护 D.公民在本邦活动时受成文法保护
19.“法律条文没有作出规定的,法官就不能受理。譬如有公民的奴隶被人拐走或偷跑掉,此公民要求法律受理就要找法官,向他申明:根据某某法律,我认为此奴隶应归我所有。法官确认后才能受理。”这一描述主要说明罗马法( )
A.重视法律程序 B.保留习惯旧俗 C.强调法官至上 D.体现人人平等
20.中国隋唐科举制、雅典梭伦的财产等级制、罗马的万民法,它们相似的作用是( )
3
A.拓宽了官吏选拔途径 B.扩大了统治基础 C.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 D.实现了选贤任能
21.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力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
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 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
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
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
22.近代议会制度真正确立的标志是( )
A.《权利法案》的颁布 B.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的制定 C. 1787年宪法的制定 D.《德意志帝国宪法》的颁布 23.魏源在《海国图志·大西洋英吉利国》中介绍:“设有用兵和战之事,虽国王裁夺,亦必由巴厘满议允。国王行事有失,将承行之人交巴厘满议罚。”材料中的“巴厘满”是该国某一机构的音译词。这一机构是( )
A.内阁 B.议会 C.首相 D.最高法院 24.在19世纪30年代,工业资产阶级运动领袖托马斯·阿特伍德说:“??大贵族在下院有充分的代表权??工业和商业却几乎全无代表!它们是国家最重要的利益所在,是国家财富与力量的源泉,??因此,改革这种状况对国家的昌盛极为重要。”为此进行了( )
A.光荣革命 B.颁布《权利法案》 C.1832年议会改革 D.责任内阁的设立
25.在历史学科的研究性中经常出现的错误是,使用单一或不充分的论据得出普遍性的结论。下列选项中没有这类错误的是( ) A.《授时令》的颁行比现行的公历早300年,所以中国古代科技水平领先世界。 B.《西游记》是明代的一部优秀的小说,所以明代文学蓬勃发展。
C.唐代369位宰相中有83%来自北方,所以唐代宰相的来源存在地域差异。 D.南宋扬州的城市人口占扬州总人口的81.83%,所以南宋的城市化水平高。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