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装满昆虫的衣袋》说课稿

《装满昆虫的衣袋》说课稿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4 16:14:11

《装满昆虫的衣袋》说课稿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接下来我将进行《装满昆虫的衣袋》的说课,我将从说理念、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设计理念】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的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语文课标也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 2.凸显本学段目标

本篇教材是五年级上册教材,课标对这一学段的要求是把握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 3.以读为主,组织阅读课堂教学 一位著名教育家这样说:“阅读课,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应让学生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本节课教学我着力体现一个“读”字,引导学生通过多种形式,充分读书感悟,理解文章字面的意思,更了解文章的深层内涵。

二、【教材分析】

1.教材内容与地位

《装满昆虫的衣袋》是苏教版五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一篇文章。本文是一篇记叙文,主要叙述了著名昆虫学家法布尔从小就对昆虫非常入迷的故事。课文通俗易懂,富有童趣。第一部分,介绍了法布尔小时候的生活环境。第二部分,通过两件事来生动地说明法布尔从小对昆虫的入迷程度。一件事是他独自寻找“纺织娘”,忘记了回家;另一件事是八九岁时去放鸭子,他却花了大量时间观察昆虫并把捉到的虫子装在了衣袋里,父母的责骂也没有改变他对昆虫的迷恋。第三部分写了正是这种对昆虫的着迷,把法布尔引进了科学的殿堂。课文的重点是第二部分,所以引导学生借助课文的具体语句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的热爱与痴迷就成了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从中获得有益的启示。本单元四篇文章都旨在激发学生热爱自然、细心观察、探索自然的兴趣。 2.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 学会本课8个生字,两条绿线内的生字只识不写,理解有生字组成的词语 ? 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目标

? 通过朗读,深入理解相近词语的含义,体会主人公的感情 ? 学习抓住关键词句揣摩人物特点的阅读方法。发现哪些是值得揣摩的关键词句,知道怎

样写批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 激发学生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 3.教学重难点

重点:指导学生精读感悟,真正读懂课文,用心体会人物的内心世界。 难点:体会法布尔对昆虫由着迷到迷恋再到痴迷的这种执着的精神。

三、【学情分析】

五年级的学生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对大自然的各种现象充满着兴趣。文中人物故事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喜欢阅读的文本。在语文学习中,基本具备了在阅读中抓住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和联系上下文积累理解词句的能力。但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方法的能力还有所欠缺,大部分学生对一些深层次的感悟难以体会到位,需要在课文学习中加强练习和培养。

四、【教法分析】

基于教材特点及学情分析,我运用启发式教学法。我鼓励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探讨问题、解决问题,触发学生的思维,使教学过程真正成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并且逐步从指导学习逐步过渡到自主学习,2、3自然段,教师指导学生进行注解,从而总结学法,3-10自然段学生自主学习并进行交流汇报。其次,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多种方法激发学习兴趣。我通过讲故事、自由感悟、争当小老师等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真正达到“教是为了不教”这一教学目的。

五、【学法分析】

在教学过程中,我指导学生运用读一读、评一评、划一划、想一想、注一注等方法进行学习。 读一读:利用多种朗读方式理解课文,体会人物心理,以读代讲,以读促学。 评一评: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增加评价多元性,明确学生主体地位。 划一划:划出文中重点词句,重点朗读,重点学习。

想一想:想词语含义,想人物心理,想故事情节。学生是课堂的主人,课堂的目的不在于灌输而在于学生自己的思考

注一注:在阅读过程中,边读边在书上写下自己的理解和感受,并通过互相交流,不断改进学习。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主要有以下几个过程:

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精读课文,学习方法。 自主学习,运用方法。 课堂练习,总结全文。 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讲述《昆虫记》中一段故事,引出作者。 2.依据课前预习,交流搜集到的法布尔的信息。

3.引出课题,齐读课题,并针对课题提出自己的疑问。

教学意义:利用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从而引出主人公及其作品。通过读课题对课题提出疑问,激发学生发散思维,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初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字词。开小火车朗读生字,学生到小老师指出难写难读之处,教师相机指导。 3.检查朗读。指名朗读,学生互评,根据上下文理解重点词语。

教学意义:该传统的教师灌输为学生主动学习,学生当小老师、学生互评都能调动学生积极性。学生互评更能培养学生主动学习的习惯。根据上下文理解词语让学生灵活掌握学习方法,避免死记硬背。 二)整体感知

1. 采用“划一划、想一想、注一注”的方法,概括对法布尔的印象 2. 重点理解着迷、迷恋、痴迷这三个词语,在理解的基础上再度课文 3. 默读课文,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失踪捉纺织娘,是抓甲虫被父母责骂)

教学意义:此环节主要是让学生能根据着迷—迷恋—痴迷这一线索,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三)精读课文的2、3自然段,学习方法。 1.方法导学

让学生找出课文中体现法布尔对昆虫着迷的词句,并说说自己的理解。 教师指导学生作批注,将自己的感受写在这段话的旁边。 2.学法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学习2-3自然段的学习方法——抓关键词,写批注

教学意义:五年级的学生有一定的阅读能力,在教学过程中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指导学生及时记录自己的感受,对重点词语写批注,掌握精读文章的方法之一。

(四)自主学习,运用方法。

1.运用抓关键词写批注的方法,学生自主学习4-10自然段 2.组内交流,互相补充与借鉴 3.班级内交流反馈,完善批注 教学意义:2-3自然段由教师扶着学,4-10自然段则是半扶半放着学,逐渐让学生独立学习,巩固学习方法。

(五)课堂练习,总结全文 1.课堂练习

师:大家想一想,此时在这两个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仅仅是昆虫吗?还有什么?请写下来吧。出示课件:法布尔的高高鼓起的衣袋里,装满的不仅仅是_____, 还装满了______,还装满了____________。

2.总结全文,请学生从不同角度说一说学习本课的收获。

教学意图:先巩固所学,激发学生从小热爱自然、热爱科学的志趣。学生在课堂中的收获是不同的,让他们谈谈自己的收获,肯定他们的努力。

(六)布置作业,拓展延伸 提供三项作业,让学生自由选做

1.把法布尔迷恋昆虫的故事讲给家里人听,注意讲清楚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说说你的感受。 2.读法布尔的著作《昆虫记》,抄写几个自己认为精彩的段落。 3.搜集一至两位其他名人‘痴迷’的故事,读一读,讲给同学听。

教学意图:作业设计符合学生兴趣,既能巩固课堂所学,又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让学生喜欢作业,爱上作业。

最后,出示板书设计:

装满昆虫的衣袋

着迷 三天 终于

迷恋 欣赏 放进 丝毫没有阻止 仍然

痴迷 引进了科学的殿堂

搜索更多关于: 《装满昆虫的衣袋》说课稿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装满昆虫的衣袋》说课稿 各位同学、老师,大家好,接下来我将进行《装满昆虫的衣袋》的说课,我将从说理念、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过程这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设计理念】 1.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 新课改的核心精神是以人为本,语文课标也倡导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因此我的整个课堂教学就是引导学生亲身经历学习过程,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享受学习的快乐。 2.凸显本学段目标 本篇教材是五年级上册教材,课标对这一学段的要求是把握课文内容,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初步领悟文章的基本表达方法,在交流和讨论中,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所以我的整个教学过程就是紧紧围绕这个目标来进行。 3.以读为主,组织阅读课堂教学 一位著名教育家这样说:“阅读课,第一是读,第二是读,第三还是读。”课标也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