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必修2复习提纲
XY型和ZW型性别决定的典型生物:见教材P41 3.细胞中染色体组成的特点 性别决定方式 XY型 ZW型 雌性 雄性 雌性 雄性 4.人类的性别比例是1:1的原因 (二)伴性遗传
1.伴性遗传概念: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2.伴性遗传的典型事例:红绿色盲、血友病都属于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其他见教材P43。 3.红绿色盲(即X染色体隐性遗传病)的遗传特点: ①男性患者多于女性患者。 ②隔代交叉遗传。
体细胞 2A+XX 2A+XY 2A+ZW 2A+ZZ 生殖细胞 A+X A+Y或A+X A+W或A+Z A+Z 注意: (1)性染色体上的基因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和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2)性染色体上基因控制的性状,其遗传与性别相联系,在写表现型和统计后代比例时要注意与性别联系。
(3)伴X显性遗传的特点:
① 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 ② 往往代代发病 ③ 父病女必病,子病母必病 要求:会根据文字条件或图形条件判断出遗传病的类型、会判断亲代或子代的表现型或基因型,并会计算。 4.解概率计算题 A.解题步骤:
(1)先判断显、隐关系
(2)再判断致病基因在何种染色体上(X染色体、Y染色体还是常染色体) (3)再确定相关个体的基因型 (4)最后计算相关个体的概率 B. 计算概率的技巧:
(1)先拆分,利用基因分离定律计算,再组合 (2)利用分离比计算 (3)利用配子比例计算 四、染色体变异
染色体变异通常可以通过显微镜直接观察,而基因突变在显微镜下则不能观察到。 染色体变异的类型包括染色体结构变异和染色体数目变异。 (一)染色体结构的变异
1.类型:缺失、重复、易位、倒位(会识图) 2.结果:
3.主要原因: 详见教材P47-48 4.典型事例:猫叫综合征(原因:人第五号染色体部分缺失) (二)染色体数目的变异:
染色体数目变异的类型包括个别染色体数的增减和染色体组成倍增减。 1.染色体组:
概念:教材P48。
5
特点:①一个染色体组中没有同源染色体(形态、大小各不相同)
②包含控制该生物生长发育、遗传变异的全套遗传信息。(或包含本物种体细胞中各
种染色体的类型) 2.二倍体、多倍体
(1)二倍体概念:由合子(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两个染色体组的个体。
典型事例:几乎全部动物及多数高等植物都是二倍体生物。
(2)多倍体概念:由合子(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体细胞中含有三个或三个以上染色体组的个体。
典型事例:香蕉是三倍体,马铃薯是四倍体,普通小麦是六倍体。
多倍体的形成原因: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内外环境骤变(如温度骤变),细胞不能形成纺锤
体,无法分裂,以致染色体数加倍。
多倍体的优点:茎秆粗壮,叶片、果实和种子都较大,糖类、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含量有所
增加。
注意:具有偶数染色体组的多倍体植物,可能是可育的;具有奇数染色体组的多倍体则一般不可育。
多倍体的植物比较常见,而多倍体的动物往往是致死的。 3.单倍体:
单倍体概念:指体细胞中含有本物种配子中染色体数的个体或由配子直接发育而来的个体。 单倍体植株的特点:植株弱小,高度不育。 (三)染色体变异在育种上的应用: 1. 多倍体育种
(1)人工诱导多倍体的最常用最有效的方法:用秋水仙素处理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2)秋水仙素的作用原理:抑制纺锤体的形成,使染色体的数目加倍。 用秋水仙素处理植物的时间: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3)应用:三倍体无子西瓜(形成过程详见教材P52图解) 2. 单倍体育种
(1)单倍体育种方法步骤
第一步 花药(或花粉)离体培养 (结果:获得单倍体幼苗)
第二步 用秋水仙素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 (结果:获得染色体数目加倍的纯合子) (2)单倍体育种优点: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几种育种方式的比较: 育种杂交育种 名称 处理亲本杂交→F1 用射线、激光、 方法 (自交)→F2 在F2中选育 原理 基因重组 优 缺 点 方法简单, 可预见强, 但周期长 基因突变 加速育种,大幅度改良性状,但有利个体不多,需大量处理 例子 小麦的抗倒伏抗锈病品种
6
诱变育种 多倍体育种 用秋水仙素处理 萌发的种子或幼苗 染色体变异 器官大,营养物质 结实率低 三倍体无子西瓜 单倍体育种 花药离体培养,再用秋水仙素人工诱导染色体加倍 染色体变异 明显缩短育种年限, 成活率较低 化学药物等处理 含量高,但发育延迟,但方法复杂, 高产青霉素菌株
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