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计算机操作系统练习题
列中进程进入的( B )来选择的。
A、随机顺序 B、先后顺序 C、到排序 D、不定顺序
50、一般把实现创建进程、撤消进程、挂起进程、进程通信、资源管理等操作称为系统的内核或核心,是硬件机器上最内层的软件,是对裸机的( B ),运行的全过程中它常贮内存。
A、常规使用 B、首次扩充 C、二次开发 D、程序化应用
51、进程原语用于进程( A )的操作有:创建进程、撤消进程、挂起进程、激活进程、阻塞进程和唤醒进程等。
A、控制 B、建立 C、使用 D、结束 52、如果多道程序系统中有两个以上的进程在运行过程中需要等待永远也不会得到的资源条件,系统便处于( B ),是进程所处的一种状态。 A、完成状态 B、死锁状态 C、就绪状态 D、运行状态 53、( B )通常是由软盘(diskette)、硬盘(disk)、光盘(CD-ROM)、磁带(diskette tape)等组成。
A、内存 B、外存 C、存储器 D、磁介质
54、( A )主要有高速缓存(Cache)、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 A、内存 B、外存 C、存储器 D、磁介质
55、操作系统的存储管理程序具有存储空间的( B )、地址的映射、信息的保护、扩充主存容量等功能。
A、划分使用 B、分配和回收 C、开发应用 D、随意使用
56、任何编译程序对源程序编译产生的目标程序空间,都以0为基地址进行线性顺序编址,使用相对地址进行编址,相对地址也叫( C )或虚拟地址。 A、直接地址 B、间接地址 C、逻辑地址 D、物理地址
57、存储管理程序必须能够把要访问的地址空间中的逻辑地址变为内存空间中的物理地址。这种地址转换就称为( C )。
A、地址再分配 B、地址映射 C、地址重定位 D、逻辑地址编码 58、 地址重定位有( C )和动态重定位。
A、数据重定位 B、源码重定位 C、静态重定位 D、逻辑重定位
59、 计算机系统中同时存在和运行多道作业时,可实现分区存储管理,分区管理方式可分为固定分区存储管理和( D )。 A、数据分区存储管理B、源码分区存储管理 C、静态分区存储管理D、可变分区存储管理
60、固定分区管理中,操作系统通过建立内存分区说明表,( A )地记录每个内存分区的大小、起始地址以及是否已经分配等信息。
A、动态 B、静态 C、逻辑 D、物理
61、可变分区存储管理模式不预先划分内存分区的( C ),而是在作业装入时,根据作业所需的内存大小动态地划分。
A、存储区域大小 B、逻辑空间 C、个数和大小 D、个数
62、内存中除了操作系统的常驻部分外,其余部分都可看成是一个大的空闲区。当作业要装入时,从空闲区划出一个与作业大小相当的内存分区分配给作业。其余部分( D )。 A、不可用 B、不空闲 C、为占用区 D、仍为空闲区
63、可变分区的管理,一般需要设置两个可变分区说明表,分别记录已分配和( B )分区的状况。
A、要分配 B、未分配 C、已使用 D、待分配
64、操作系统把每个作业的地址空间分为大小相等的片,称之为页(Page),页式存储结构中,系统将逻辑地址分为页号和( A )。
A、页内偏移地址 B、页地址 C、绝对地址 D、物理地址
65、操作系统把内存空间也分成与页长度相等且位置固定的片,称之为存储( B )。 A、区 B、块(Block) C、行 D、空间
66、段式地址与页式地址在形式上的区别是页式地址的结构是一维的,段式地址结构是( B )的。
A、一维 B、二维 C、三维 D、四维
67、( A )是操作系统提供的一种接口,为用户提供了一整套操作和使用文件的方法,其中最重要的是实现按文件名存取。 A、文件系统(File System)B、存储界面 C、磁盘 D、软盘 68、文件系统采用统一标准的方法管理存取存放在( B )上的用户和系统文件,实现信息数据的存取、检索、更新、共享和保护。
A、内存储器 B、辅助存储器 C、缓冲区 D、ROM
69、流式文件是一个( A )的数据序列文件,操作系统对于流式文件不需要识别文件中的详细内容,按数据流读取。
A、顺序无结构 B、随机无结构 C、顺序有结构 D、随机有结构
70、( B )的结构是将文件信息存放在一组可相邻也可不相邻的物理存储块中,一个物理块中可能包含一个或几个记录。
A、代码文件 B、串联文件 C、数据文件 D、源文件
71、采用文件存储空间的( C ),在建立文件时就指出文件的大小,并分配所需的全部空间,这一策略容易产生外存碎片。
A、动态分配策略 B、随机分配策略 C、静态分配策略 D、无策略
72、采用( A )时,存储空间的分配是在写文件操作时动态进行的。 A、动态分配策略 B、随机分配策略 C、静态分配策略 D、无策略
73、文件系统中,把一张软盘、一个硬盘和一卷磁带分区称作一个( D )。 A、逻辑空间 B、物理分区 C、逻辑分区 D、物理卷 (Volume )
74、ROM-BIOS存放在只读存储器中,提供对PC机输入/输出设备基本的I/O操作服务,ROM-BIOS位于DOS的最低层,直接和( D )打交道。 A、用户程序 B、主机 C、应用软件 D、硬件设备
75、( A )由加电自测程序、I/O支撑程序等组成。
A、基本输入输出系统 B、命令解释程序 C、文件系统 D、引导程序
76、DOS的配置是通过修改两个文件的内容实现的,它们是Config.sys和Autoexec.bat, 都是纯文本文件,即( C )文件,可以方便地使用各种编辑软件进行编辑。 A、格式文件 B、二进制文件 C、ASCII码 D、用户命令文件
77、Config.sys和Autoexec.bat都必须处于系统的( A )下,在DOS的启动过程中被系统自动处理从而起到配置系统的作用。
A、根目录 B、子目录 C、二级子目录 D、无所谓
78、用于指定磁盘缓冲区数目的系统配置指令格式为( B ),如果不用这个命令,缺省值取决于系统默认的设定。
A、FILES=n B、BUFFERS=n C、PATH D:\A1\A2 D、DRIVER
79、多重配置允许用户将多个系统配置方案写在配置文件中,多重配置可通过( B )实现,系统启动时会根据用户的选择使用两个文件相应的配置。 A、config.sys B、config.sys和Autoexec.bat配合 C、Autoexec.bat D、都不需要
80、HIMEM.SYS用于管理扩展内存,在配置系统文件中应当( D )使用扩展内存的程序加载。 A、不同于 B、同时和 C、后于 D、先于
81、Windows操作系统中,当用户启动运行多个应用程序而打开多个应用程序窗口时,它们都处于( C )状态。
A、当前 B、静止 C、运行 D、等待
82、切换应用程序窗口时,用鼠标单击任务栏上相应的按钮就可以使之成为当前窗口,也可直接在桌面上单击要激活的窗口,还可以通过按( B )键进行任务之间的切换。 A、Alt +ESC B、Alt + ESC或Alt + Tab
C、Alt +Tab D、Ctrl+Alt + Del
83、任务栏可以通过设置,改变显示内容和增加启动程序。用鼠标右键单击任务栏的空白区域,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 B )命令,再选择用户应用程序以创建新的工具按钮。 A、“任务管理器” B、“工具栏” C、“属性” D、视窗
84、Windows操作系统安装时有一些应用程序不会自动添加到开始菜单中,可以通过“开始”/“设置”/“任务栏和开始菜单”来添加( C ) 。
A、任务栏命令 B、桌面图标 C、菜单命令 D、应用程序
85、Windows操作系统可以设置显示器属性,可以设置( D )、显示器屏幕保护程序、窗口属性等。
A、物理分辨率 B、对比度
C、亮度 D、电源和硬盘低耗
86、Windows操作系统对监视器的( B )设置包括设置活动窗口、按钮、图标和消息框的大小和颜色等。
A、硬件 B、外观 C、命令 D、程序 87、Windows操作系统对显示器的节能特性设置是用户在离开计算机一段时间后,( C )都将自动停止工作。
A、主机 B、键盘 C、显示器和硬盘 D、软盘
88、Windows操作系统是一种( D )系统软件,是当今个人电脑和笔记本电脑安装的主流操作系统。
A、多任务 B、多进程
C、多线程 D、多任务、多进程、多线程 二、填空题 (在下面空格中添入正确的答案) 1、批处理系统分为( )和脱机批处理两类。
2、作业步之间有顺承关系,( )需要以( )的结果为基础。 3、只有前一个作业步得到( ),才可能继续运行下一个作业步。
4、( )主要任务是按照一定的策略和方法,选取进入内存的一个作业,使之占有处理机进行运算。
5、( )是一种特殊的数据结构,它随着作业进入外存而建立,随作业的完成而撤消。它是作业存在的唯一的标志。
6、在有优先级的系统中,一般作业的后备队列根据作业的( )进行排列。
7、一个后备作业被作业调度程序选中,分配了必要的资源,调入内存执行,此时称作业处于( )。
8、操作系统依次为每个作业步建立一个主进程,每个主进程又可以建立若干个子进程,这些子进程有的正占有处理机而处于运行状态,有的等待资源或某个事件发生而处于阻塞状态,有的处于就绪状态,从宏观上看,该作业处于( )。 9、平均周转时间为( )。
10、平均带权周转时间为( )。 11、作业调度算法有( )。
12、作业的控制方式主要有两种( )。
13、进程是指一个功能独立的程序的一次执行过程。进程控制类命令包括( )等。 14、( )可以改变CPU处理器的操作顺序。
15、( )是一个动态的概念, 描述和反映程序执行的活动规律和状态。
16、( )由创建产生、由调度而执行、因得不到资源而暂停,最后因完成或撤消而消亡,具有一定的生命周期。
17、( )随进程的产生而建立,随进程的消亡而撤消,它是系统中进程的唯一标识。 18、进程的互斥是指在某一时刻多个操作( )。
19、( )是指并发进程之间在执行时间上的一种相互制约的关系。 20、( )就是进程之间进行信息的交换。
21、短进程优先算法的调度策略是根据作业的大小,从就绪队列中选取作业运行时间( )的作业运行于CPU处理器,一旦选中就尽量是作业运行到结束,释放出资源。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