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沪教版上海高中生命科学全部知识点归纳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 往往需要辅助因子(金属离子或小分子有机物也叫辅酶)参与 ? 命名根据作用物和来源
4.ATP的中文名称及结构简式。
? 腺苷三磷酸
? 腺嘌呤+核糖——腺苷 ? A―P~P~P
5.ATP、ADP的相互转换与储能、释能的关系。
? ATP分解为ADP、磷酸基,并且释放能量,供各项生命活动
? ADP加上磷酸基,输入能量,合成为ATP,该能量可来自于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6.ATP与生命活动能量供应的关系。
? 见上
7.“探究酶的高效性”实验。
8.影响酶活性的因素及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受温度和pH影响。
? 胰蛋白酶(小肠内)是碱性,胃蛋白酶(胃内)是酸性,唾液淀粉酶(口腔内)是中
性。
3.2 光合作用
学习内容
1.光合作用的研究进程中的经典实验(科学探究的思路和方法)。
? 赫尔蒙特实验——柳树获得的增重只是来源于水
? 普利斯特利实验——薄荷能改善由于动物呼吸、蜡烛燃烧而变得污浊的空气 ? 英格豪斯实验——光照是普利斯特利实验成功的必要条件 ? 萨克斯实验——光合作用的产物除了氧气还有淀粉
? 鲁宾和卡门实验(同位素标记法18O)——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来自于水 ? 卡尔文实验——阐明二氧化碳转化为有机物的途径(暗反应),也用到了同位素标记法
14C
2.光合作用的概念、总反应式。
? 见第一册68页 3.叶绿体的结构与功能。
? 椭球形、双层膜
? 类囊体——光合作用光反应 ? 叶绿体基质——光合作用暗反应
4.叶绿体所含色素的种类、颜色、分布,色素与所吸收光谱的关系。
? 叶绿素a——蓝绿色,类囊体膜,红橙光蓝紫光 ? 叶绿素b——黄绿色,类囊体膜,红橙光蓝紫光 ? 胡萝卜素——橙黄色,类囊体膜,蓝紫光 ? 叶黄素——黄色,类囊体膜,蓝紫光
5.光合作用过程中光反应与暗反应两个阶段的特点与联系。
? 光反应:需要光,在类囊体发生,色素吸收光能,只有叶绿素a才能转化光能 ? 暗反应:不需要光,在叶绿体基质发生 ? 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 ? 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和NADP+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6.光合作用过程中的物质变化和能量变化;光合作用的实质和意义。
? 光反应物质变化:水分解成O2、e和H+
形成ATP和NADPH
? 暗反应物质变化:二氧化碳+五碳化合物固定为三碳化合物
然后还原为糖,条件为ATP供能和NADPH供还原性。这两者然后形成为ADP,Pi和NADP
? 光反应能量变化:光能——活跃的化学能
? 暗反应能量变化:活跃的化学能——稳定的化学能
? 光合作用实质和意义:叶绿体吸收并利用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并释放
氧气,将光能转换成化学能的过程
7.光照强度、二氧化碳浓度、温度、水等影响光合作用的原因及其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
? 光照强度——主要影响光反应。光合速率随光照强度增大而提高,但是当光合速率达
到饱和后,提高光照强度则不会使光合速率加快
? 二氧化碳——光照充分时,二氧化碳浓度低可能限制光合作用进行,它主要是通过影
响暗反应来抑制光合作用
? 温度——直接影响光合速率,通过影响酶的活性
? 还有水、无机离子,比如镁离子等也会影响光合速率 8.“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分离”实验。
? 提取原理:色素可溶于有机溶剂
? 分离原理:各种色素随层析液扩散的速度不同 ? 提取几个细节:叶片要绿
粗叶脉叶柄要剪掉 提取液:无水乙醇
碳酸钙作用:防止叶绿素被破坏 石英砂作用:帮助研磨
研磨过程要迅速而充分,药剂适量
? 分离几个细节:滤纸条要剪角
画滤液细线要细而直 要重复画二三次 每次之间要阴干 层析液不要沾污管壁 滤纸条不要碰到管壁 层析液不能浸没滤液线
? 色素在滤纸条上的排列顺序(由上至下)——胡、黄、a、b 9.“探究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实验。
? 控制变量原则 ? 对照原则
? 实验前,要用真空渗水法排除叶肉细胞间隙中的空气,充以水分,使叶片沉于水中 ? CO2浓度这一变量是通过调节水溶液中NaHCO3浓度来实现的。
3.3 细胞呼吸
学习内容
1、 细胞呼吸的概念。
? 有机物在细胞内经过一系列的氧化分解,生成二氧化碳或其他产物,释放出能量并生成ATP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的过程
2、 细胞呼吸的类型、主要形式。 ? 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
3、 有氧呼吸的概念、场所、必要条件及两个主要阶段。
? 有氧呼吸:在有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糖产生大量的二氧化碳和水
酶
? C6H12O6 +6O2 6CO2+6H2O+能量
? 有氧呼吸场所:第一阶段——糖酵解,细胞质基质,产物丙酮酸和H+,少量ATP
第二阶段——首先丙酮酸脱去一个CO2,形成二碳化合物进入三羧酸循环,线粒体基质,产生二氧化碳和H+,少量ATP。其次在线粒体内膜,H+和氧气结合为水,大量ATP
4、 无氧呼吸的概念、类型(酒精发酵及乳酸发酵)。
? 无氧呼吸:在无氧条件下,氧化分解糖产生乙醇和二氧化碳或乳酸,释放少量能量 ? 酒精发酵——产物酒精和二氧化碳,少量能量(酵母菌等)
酶
? 反应式:C6H12O6 2C2H5OH+2CO2+能量 ? 乳酸发酵——产物乳酸,少量能量(乳酸菌等)
酶
? 反应式:C6H12O6 2C3H6O3+能量 ? 高等生物:人——肌肉无氧呼吸产乳酸
根受淹——乙醇和二氧化碳 马铃薯块茎——乳酸
5、 细胞呼吸的实质及其意义。
? 氧化分解,提供能量,就是异化作用 6、无氧呼吸在人类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 酿酒、酒酿、泡菜、酸菜等
? 人在高原上易疲劳,剧烈奔跑腿酸等
3.4 营养物质的转换
学习内容
1.糖类代谢的途径。
? 单糖吸收场所小肠上皮细胞 ? 氧化分解 ? 合成多糖
? 转化为脂肪、氨基酸 2.脂肪代谢的途径。
? 脂肪消化第一步——肝脏分泌的胆汁的乳化作用 ? 甘油代谢:通过丙酮酸进入糖代谢
? 脂肪酸代谢:通过二碳化合物在线粒体基质,进入三羧酸循环 ? 合成脂肪
3.蛋白质代谢的途径。 ? 合成新的蛋白质
? 在肝脏细胞脱氨基,含碳部分进入三羧酸循环,氨基转化为尿素 4.三大类营养物质的转化关系。
? 见上,另见第一册85页的图4-26 5.人体所需的营养物质和合理膳食。
? 七大营养物质——水、无机盐、维生素、膳食纤维、糖类、脂肪和蛋白质
学习必备 欢迎下载
主题四 生命的信息
4.1生物体的信息传递和调节
学习内容
1.动物体对物理信息的获取;动物体对化学信息的获取。
? 感受器获取信息,产生神经冲动,通过神经传到脑,脑产生感觉 ? 皮肤感受器——压力、温度、痛觉 ? 光感受器:视网膜的视细胞
? 光能转化为神经冲动,经过视神经传到视觉中枢,产生视觉 ? 视锥细胞——感受色彩,视杆细胞——感受光亮 ? 晶状体曲度可实现变焦 ? 声波感受器——耳蜗
? 感受平衡——前庭器(三个半规管和前庭) ? 侧线——感受水流和方向 ? 颊窝——红外线感受器 ? 嗅觉——嗅黏膜上嗅细胞 ? 味觉——舌上的味细胞 ? 昆虫触角——感受气味 2.反射和反射弧的概念。
? 反射是动物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和体内的各种刺激发生反应
? 反射的基本环节是反射弧,包括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3.兴奋在神经元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方式。 ? 神经元包括细胞体、树突和轴突
? 神经元的轴突或长的树突以及套在外面的髓鞘称为神经纤维 ? 兴奋是靠神经冲动(生物电)沿着神经纤维传导的
? 静息时的膜电位,外正内负,由膜内的K+和膜外的Na+维持 ? 神经冲动——外负内正(膜对Na+通透性增大,Na+内流) ? 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以突触传递
? 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释放神经递质到突触间隙,它们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
膜膜电位改变,兴奋由此传 4.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及其结构组成。 ? 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是反射
5.脊髓的调节功能,脑的高级调节功能,自主神经的调节功能。 ? 脊髓是低级神经中枢 ? 外白质,内灰质
? 灰质集中神经元细胞体,是真正的中枢所在 ? 白质主要有神经纤维,传递信息为主
? 脊髓控制低级反射——排便,排尿,膝跳反射等 ? 条件反射——脑的高级调节功能 ? 大脑皮质功能区——高级神经中枢 ? 条件反射的建立需要强化
? 人类还有特殊的特有的条件反射——语言文字抽象信号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