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制冷原理与设备复习题
? ③λ变化极小,qm基本不变。 ? 所以:Q0减小,Pa增大,ε减小。
12、简述用的概念。答:能量中可转化为有用功的最高分额
第四章 两级压缩和复叠制冷循环
1、单级压缩允许的压缩比为:R717≤8;R12、R22_≤10。
2、双级压缩按节流的次数不同可分为(一级节流)和(两级节流)两种,据中间冷却的方式不同可分为(中间完全冷却)和(中间不完全冷却)两种。
3、常用确定中间压力的方法有用计算法求最佳中间温度 用压力的几何比例中项求最佳中间压力
按最大制冷系数法确定最佳中间压力 实际运行的中间压力的确定。 4、影响中间压力的因素主要有(蒸发温度)、(冷凝温度)、(高低压理论输气量之比)。
5、确定双级压缩最佳中间压力(温度)的方法有(利用热力图表取数法)、(计算法)、(经验公式法)几种。
6、复叠式制冷循环性在启动时应(先启动高温级),然后再(启动低温级)。在有膨胀容器的情况下,可(同时启动高温级和低温级)。 复叠式制冷装置
? 答:复叠式制冷装置是使用两种或两种以上制冷剂,由两个或两个以上制冷循环在高温循环的蒸发器和低温循环的冷凝器处叠加而成的低温制冷机。
1、简述采用两级压缩和复叠式制冷循环的原因。 答:1、单级压缩蒸汽制冷循环压缩比的限制
tK一定,t0降低,会使P0降低,导致压缩比增大,引起以下变化: ⑴压缩机的容积效率降低,实际输气量减小,机器制冷量降低。 ⑵压缩机排气温度升高,导致: ①润滑条件恶化;
②润滑油炭化,积炭堵塞油路;
③润滑油挥发量增大,油进入系统,在换热器表面形成油膜,影响传热; ④润滑油及制冷剂分解产生不凝性气体,影响系统。 ⑶压缩过程偏离等熵过程更大,使压缩机功耗增大。
⑷节流压差大,使节流损失增大,节流后制冷剂干度增大,制冷量减小。 2、制冷剂热物理性质的限制
制冷剂按其标准沸点及常温下的冷凝压力可分为三类:中温中压制冷剂、高温低压制冷剂、低温高制冷剂压。对中温制冷剂,如R717,tS=℃,t凝= ℃,tC= ℃。
当t0要求极低(低于其凝固温度时),使用受限
但采用低温制冷剂如R23, tS=℃, t凝=-155 ℃,tC=℃。
t0要求较低时,标准沸点是可以满足要求,但其临界温度较低,常温下冷凝压力太高,使用也很麻烦。 此时就应该采用复叠式制冷循环。
一般要获取-60 ℃以上的低温时,采用中温制冷剂的两级压缩制冷循环即可;但要获取-60 ℃以下的低温时,应采用复叠式制冷循环。
2、 画出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系统图、lgp-h图,标明图中各设备的名称,分析其循过程和各部分的循环量
3、 却的双级压缩制冷循环的系统图、lp-h图,标明图中各设备的名称,分析其循
环
过
程
和
各
部
分
的
循
环
量
。
4、 画出带氨泵的两级压缩、一次节流中间完全冷却循环的系统图、lp-h图,标明图中各设备的名称,分析其循环过程和各部分的循环量。
5、 简述确定双级压缩实际运行中压的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1、据已知的蒸发温度及冷凝温度查出所对应的蒸发压力及冷凝压力,据
确定最佳中间压力及中间温度。
2、在最佳中间温度的上下各假设一中间温度tzj ′和tzj ″,两者温差以10℃左右为宜。
3、据假设的tzj ′和tzj ″,画出循环的P-h图,查出各参数,进行热力计算,分别求出中间温度为tzj ′和tzj ″时所对应的高、低压级的理论输气量之比ξ′和ξ ″。 计算公式如下 1????pkn???1??1??vg?0.94?0.085???p??zj??????1???pzj?n???vd?0.94?0.085??1??p0?0.1???????R717n?1.28;R12n?1.13;?2?qmd??Vhg?? 4、据计算得到的和ξ″,得到(ξ′,tzj ′q)mg和(ξ ″ tzj ″)两v3V,hg组数据,列ξ- tzj方程。 ?vg;Vhd?vd;v1qmg?Vhg?vgv3?qmdh2?h7;h3?h6??VhdR22n?1.18;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