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二语文小说阅读

高二语文小说阅读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1 5:46:36

现代文阅读备考案例

(2)作用:①这些景物渲染了一种生机和活力。②暗示了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③这与下文罗永才看到渐趋寒意的山景,偶遇以担草为生的困窘的山民而导致的略显悲凉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④这些景物就很自然地为下文他爬上山顶及下山又感受到了暖意等情节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试题,并说明理由。(6分) 【评分答案】

(1)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诗中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罗永才的心理及其转化(由“悲”到“洗悲”)过程。

(2)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3)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该题的答案个人觉得还是将小说的标题拟为“碑”最好。一方面,王石匠固然是小说

的重要人物,但他也只是罗永才这一关键人物情感变化与洞彻生命真谛的一个契点;另一方面,以“转变”为题就淡化了王石匠的巨大作用,小说详细交代了罗永才两见王石匠洗碑,绝不是作者的无心之举,而是深思熟虑的结果。所以,以“碑”为题最好。评分答案中的两个理由都是合理的正确的,只是没有分析。

【备考答案】(1)我给小说拟的标题为“碑”。 (2)理由如下:

①“碑”是贯穿小说全文的线索。小说以罗永才回忆自己给亡妻洗碑起始,中间详细叙述了他两次去山王庄拜见王麻子,并交代了王石匠洗碑的高超技艺等情节,以罗永才拉回石碑将其在清明节的前两天载在亡妻的坟前终结全篇。“碑”很好地串联了情节,使小说的结构浑然一体;

②“碑”“洗碑”暗示了罗永才的心理及其转化(由“悲”到“洗悲”)过程。小说对罗永才丧妻后的心理刻画极其隐晦,作者很克制自己的情感,但罗永才亡妻后的孤独、落寞与悲伤还是不言而喻的。他两次拜访王麻子,亲身见证了王麻子朴实、坚韧、淡定的生活态度,从他的几十年执着于“洗碑”中彻悟了一种人生态度——即自己也应该在妻子故去后淡然地活下去。由此,“碑”“洗碑”就含蓄地交代了罗永才的心理变化过程。

5

现代文阅读备考案例

【补充思考】作者叙述王麻子这个人物,是想将其与罗永才相互映衬,

通过王麻子这一人物的正面影响突出罗永才这一社会底层人物面对人生凄苦时的淡然处世态度。它是想告诉世人:一个普通人面临人生的变故与灾难应该保持一颗平淡坚忍的心。

14.有人认为,这篇小说叙述了一个平常人的寻常事;有人认为,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精致作品。请结合文本,联系自身阅读小说的经验和对传统文化精神的认识,谈谈你的见解。(8分)

【评分答案】

示例一: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示例二:这是一篇意蕴丰富的小说。罗永才最终摆脱丧妻之悲,主要是受到王石匠和老山民的影响以及大自然的启迪。王石匠的淡定,老山民的坚忍,分别折射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他们的生活态度深深地感染了罗永才,从而使得他发现了春回大地的可爱、人间生活的温暖。 示例三:这是一篇艺术上颇为精致的小说。结构上,以碑贯穿全文,讲述了罗永才四次前往山王庄的故事。同时洗碑的故事又嵌在春夜的回忆中,首尾圆合,别致精巧。语言看似平实,实则富有表现力,如用一连串的短句描述王石匠的动作,表现出王石匠的淡定从容,极富神韵。

【分析】相对而言,评分答案的示例一从题材角度入手,最易接受;示例二谈及儒家、道家,理解起来有些难度;示例三从结构和语言角度入手,也较易接受。现就示例一组织出一个备考答案:

(1)这篇小说从题材来看,叙说的是平常人的寻常事,但体现了作者深刻的人性思考和人文关怀。

(2)首先,作者将目光投向普通人,显示了对底层人物命运的关注。

小说中无论是丧妻的罗永才,还是洗碑的王石匠抑或以担草为生的山民无一不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普通人,作者在字里行间流露出对他们或悲或苦的人

6

现代文阅读备考案例

生的关注和同情。可以说,罗永才性格的淡然、王石匠的镇定从容、山民的坚忍等都是中国普通劳动人民朴实性格的真实写照。

其次,用暖笔、亮笔来写人生的悲苦,看似沉重,实则蕴含着一种积极向上的力量,引导人们直面生活的挫折和艰难。

罗永才丧妻之后的孤独、落寞,尤其是他晚上独自一人来到院中的场景令人唏嘘不已,但作者却用暖笔、亮笔来写他的悲苦;王石匠几十年如一日的洗碑,他独自承受孤独、寂寞,但他似乎并不在乎这些。他将整个人生都融入到枯坐洗碑的过程中;还有那个与罗永才不期而遇的六十七岁的山民,整日担柴维持生计。作者在叙写他们的悲苦人生时,都注入了一种朴素的但也是坚韧的人生态度。他们虽然都生活艰辛,但他们都熬过来了。这种直面艰难和挫折的生活态度也引发了读者的深深思索和深沉思考。

7

搜索更多关于: 高二语文小说阅读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现代文阅读备考案例 (2)作用:①这些景物渲染了一种生机和活力。②暗示了罗永才渐趋温暖的心理感受;③这与下文罗永才看到渐趋寒意的山景,偶遇以担草为生的困窘的山民而导致的略显悲凉的心境形成鲜明对比;④这些景物就很自然地为下文他爬上山顶及下山又感受到了暖意等情节起了很大的推动作用。 13.请为这篇小说拟一个恰当的试题,并说明理由。(6分) 【评分答案】 (1)碑 理由:①“碑”是贯穿情节诗中的线索;②“碑”“洗碑”暗示罗永才的心理及其转化(由“悲”到“洗悲”)过程。 (2)王石匠 理由:①小说主要人物之一;②王石匠形象的塑造体现作者的创作意图。 (3)转变 理由:①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是故事的主要内容;②以罗永才的心理转变来表现小说的主旨。 该题的答案个人觉得还是将小说的标题拟为“碑”最好。一方面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