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见习论文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
摘 要:
循环流化床锅炉是一种新型清洁燃煤技术,其主要特点是锅炉炉膛内含有大量的物料,在燃烧过程中大量的物料被烟气携带到炉膛上部,经过布置在炉膛出口的分离器,将物料与烟气分开,并经过非机械式回送阀将物料回送至床内,多次循环燃烧。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燃料适应性广、环保性能优异、负荷调节范围宽广、灰渣易于综合利用等优点,因此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迅速发展。
油田注汽锅炉是在已成熟的流化床技术上针对稠油开发回用水特点的进行设计开发的。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锅炉;钢架吊装;锅筒;膜式水冷壁
第一章 循环流化床锅炉简介
2×130t/h高温高压循环流化床锅炉,锅炉型式:循环流化燃烧,单锅筒,自然循环,高温绝热分离,膜式壁炉膛,平衡通风,紧身封闭布置,全钢架悬吊结构,炉内石灰石脱硫,固态排渣。锅炉燃料为煤,锅炉炉渣通过冷渣机冷却后,罐车外运。
1、给水系统
给水---省煤器进口集箱---低温省煤器管组---省煤器中间集箱---高温省煤器管组---省煤器出口集箱---锅筒。锅筒和低省进口集箱之间设置了再循环管路。
2、自然循环系统
自然循环系统包括锅筒、集中下降管、水冷壁、水冷屏、蒸发管和汽水引出管;汽水混合物在锅筒内,通过旋风分离器和钢丝网分离器、均汽孔板进行良好的汽水分离。被分离出来的水重新进入锅筒参与水循环,干饱和蒸汽则从锅筒顶部蒸汽引出管引出进入炉顶集汽集箱,再通过主汽阀进入主汽管道。
3、燃烧系统
第 1 页 共 16 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见习论文
密封刮板给煤机布置在炉前,连接炉前大煤斗和落煤管,根据锅炉负荷要求将所需燃料送到落煤管进口。在落煤管中,煤粒依靠重力从前墙水冷壁给煤口进入炉膛。给煤管上布置输煤风及播煤风,使给煤顺畅流动,同时也使得煤粒在进入炉膛时具有一定的动能,有利于煤在炉膛床面上均匀分布,防止给煤在局部堆积。
炉膛由膜式水冷壁组成,下部是长方形流化床燃烧室。燃烧室的底部为水冷壁布风板,布风板上均匀布置有风帽。
经过空预器预热的一次风由布风板风帽小孔进入燃烧室,二次风由燃烧室前、后墙进入炉膛内以强化燃烧。
4、烟风系统
锅炉采用平衡通风,炉膛出口压力设计为0Pa。循环流化床内物料的循环是由送风机(包括一、二次风机)、罗茨风机和引风机来维持的。
从一次风机出来的空气经一次风空气预热器加热后进入炉膛底部一次风室,通过布风板上的风帽使床料流化,并形成向上通过炉膛的固体循环;二次风经二次风空气预热器加热后引至炉侧,由二次风箱引出支管,从炉膛前后墙的下部进入炉膛燃烧室;第二路从锅炉两侧二次风道各引出一根风管至炉前,再从该风道上引出3根支管至落煤管作为输煤风。回料阀送风由单独的罗茨风机提供。
炉膛上部携带固体粒子的烟气离开炉膛后,通过旋风分离器进口烟道,分别切向进入两个旋风分离器。经过分离的烟气流通过中心筒进入对流竖井,烟气被对流受热面冷却后,通过管式空气预热器进入除尘器去除烟气的细颗粒成份,最后,由引风机送入烟囱,并排入大气。
5、出渣及排灰系统
燃煤中的灰份由炉膛下部以灰渣形式和锅炉尾部以飞灰形式排出。共设置三个放渣口,分布炉膛下部,两侧接口可接至炉渣冷却输送装置,中间放渣口做为事故放渣。排渣量以维持合适的料层差压为准,保证锅炉良好的运行状态。
第 2 页 共 16 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见习论文
第二章 流化床锅炉安装
1、钢结构安装
由于本锅炉为悬吊式结构,锅炉全部重量由钢结构来承担。所有的立柱及其连接梁、拉条和顶板梁构成了整体框架,锅炉本体框架采用焊接连接。 1.1锅炉基础划线和柱底板安装
锅炉基础划线:根据土建施工提供的基准点,在基础的上方拉两根钢线,且两线相互垂直,为了拉紧钢线,在钢线的两端系上2~4kg的重锤。在两根钢线中,其中一根与锅炉中心线平行,为锅炉横向中心线的基准线,另一根为锅炉纵向中心线的基准线。以这两条基准线为基础,再根据锅炉零米层基础平面布置图,通过拉钢线并吊线坠的方法,进一步测量出每排立柱的中心线。最后测量对角线进一步验证所得的基础中心线是否正确。
柱底板安装:柱底板上平面标高根据设计确定,并考虑1m标高线与柱底实测偏差,通过柱底板支撑的可调螺栓进行上、下调整。调整结束后,进行柱底板的二次灌浆工作,养护合格后才可以进行钢结构的安装。 1.2柱子及连接梁、拉条安装
锅炉钢架吊装前,应对钢结构在组装场进行预组装。 1.3钢结构的吊装
第 3 页 共 16 页
循环流化床锅炉安装见习论文
锅炉本体钢结构分为立柱钢结构和顶板钢结构两部分;根据组焊和安装工艺要求,吊装顺序采用如下形式:立柱成榀钢结构吊装→部分联系梁吊装→顶板钢结构吊装安装;梯子、平台、护板等钢结构穿插在以上钢结构中吊装;鉴于锅炉结构的特点某些梁与锅炉主要部件交叉吊装。 1.3.1立柱成榀钢结构的安装
为了减少柱与梁连接高空作业工作量,柱与梁在预制平台预制成榀进行整体吊装。吊装以260t履带主吊,50t汽车吊抬尾,260t履带吊通过吊梁把成榀钢结构吊装到位。
吊装Z1左-Z1右榀立柱时需设置四根φ12钢丝绳作揽风绳进行稳定和找正,吊装Z2左-Z2右榀时也需设置四根φ12钢丝绳作揽风绳进行稳定,连接两榀之间横梁并点焊牢固。空预器、省煤器、过热器及旋风分离器的支撑承重梁须与设备的吊装交替进行,吊装时根据实际情况采用50T汽车吊吊装。
1.3.2顶板梁结构的吊装
吊装顺序根据结构设计情况和260t履带吊的吊重能力,顶板梁分为二榀,吊装顺序为:首先吊装第一榀,然后吊装第二榀,最后连接两榀之间的大板梁。 1.4钢结构的焊接及找正
主结构安装以后,找正其成榀钢结构,在确认整体符合规范之后,按焊接工艺和焊接顺序进行结构的施焊。
钢结构安装:垂直度、水平度,纵横中心、标高,对角线偏差均应符合图纸要求和规范规定。 为保证施工方便和安全,在结构安装时,平台斜梯应同步安装。
2、锅筒安装
锅筒体规格φ1600×92,总长约12230mm,总重约为55t。筒体直段留有蒸汽引出管、集中下降管、导汽管、给水管、水位计、加药、排污、紧急放水、再循环、压力表、放气共计70个管座。锅筒设三个支座支撑在顶板梁上,中间为固定支座,两侧为活动支座,确保锅筒受热后能向两端自由膨胀。
第 4 页 共 16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