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通用版)2017高考生物大二轮专题复习与增分策略热点题型建模模型4光合速率的测定与实验探究
件与A相同,测单位时间(或相同时间)内A与C的读数 ②M+N
解析 (1)图A是密闭装置,内有二氧化碳缓冲液,说明实验过程中二氧化碳浓度始终不变,那么影响小室内植物光合作用速率变化的主要环境因素就只有光照强度和温度了;c点表示此刻氧气的产生量等于呼吸消耗的氧气量。但0点到8点这段时间,氧气的消耗量大于氧气的产生量,同时呼吸作用放出的CO2被缓冲液吸收,故c点时,液滴位于初始位置的左侧;装置刻度管中液滴移动是由氧气的增减造成的,只要有氧气释放,液滴就会右移,所以液滴移到最右点是在一天中的18(或g)点。(2)表格中数据表明,氧气的产生速率在逐渐减小,对应于图B曲线上的区段是de段和fg段。(3)e点与f点相比,e点时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故C3的合成速率较慢;在图B曲线上,0点到a点这段时间,植物只进行呼吸作用,a点时氧气消耗速率减慢,说明此时温度较低。(4)该实验的自变量为反应时间,用到的方法是同位素标记法。(5)氧气产生速率即是真正光合作用速率,图A(实验组)单位时间内测得的氧气的释放量是净光合作用速率,即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差值。故应设置与A一样的装置C,将装置C置于黑暗条件下,其他条件与A相同作为对照组,测单位时间(或相同时间)内装置A与C的读数,即分别为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二者相加即为真正光合作用速率。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