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策略
作者:陈成森 咸金玲
来源:《中国校外教育(中旬)》2017年第02期
摘要:随着现代教育理念越来越受重视,学校对人才培养的思路和模式正在悄然变化。素质教育要求小学数学教学不仅要是学生熟练掌握相关数学知识,而且还要承担起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的责任。结合教学实践,对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策略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小学数学 问题解决 能力培养 一、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结构及影响因素 1.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结构
“问题解决”是《新课程标准》对“解决问题”内容的进一步丰富和延伸。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结构可分为三个基本层次,第一层次是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第二层包括发现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分析问题的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而第三层次则是对第二层次中各能力的进一步细化。其中发现问题能力包括理解问题情境、提取和概括信息,提出问题能力包括数学语言表征与问题情境数学化,分析问题能力包括理解数量关系与空间关系、变换数学问题、调控已知与未知方向以及数学直觉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包括数学计算与推理、数学结果检验与评价、数学知识迁移。 2.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影响因素
影响小学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因素是多方面,主要涉及教师、学生与环境三个层面。从学生自身因素来看,小学生认知结构、元认知、心智技能水平、思维定势、认知策略等是影响其问题解决能力的重要因素。从教师因素来看,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实施者,其对问题解决的基本认识决定了其在教学过程中对问题解决能力培养的重视程度。面对《新课程标准》提出的解决问题的具体目标和要求,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教学实施中并未真正组织起有效的问题解决学习方式,缺乏教学的灵活度。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解决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实践调查中的问题
在实践调查中发现,在涉及学生问题解决能力的四个能力层面,小学数学教师在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方面投入的精力较多,而且也较为重视,但在学术发现问题与提出问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