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试论比喻手法在熟语中的运用
试论比喻手法在熟语中的运用
熟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它内容丰富,形式精炼,具有很强的表现力。熟语一般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三个部分。熟语不寻常的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比喻手法的运用,大部分熟语都恰当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手法。
比喻 熟语 成语 惯用语 歇后语
熟语,是人们常用的定型化了的固定短语,语义结合紧密、语音和谐,是语言中独立运用的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熟语具有丰富的内容与精炼的形式,不能随意改变其成分,大都源远流长,运用普遍,是词汇宝库中的重要成员,通常包括成语、惯用语和歇后语。
熟语在使用过程中的作用同词是一样的,是造句单位,但不同的是熟语有较强的修辞功能。熟语多言简意赅,在一般的语境中,适当地使用熟语通常会使语言显得生动活泼,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有时还会产生幽默、讽刺的效果。熟语的这种超强的表现力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比喻手法的运用,形象贴切的比喻常常能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比喻就是打比方,是用本质不同而又有相似点的事物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下面我们就以成语、惯用语、歇后语为例简单分析比喻手法在熟语中的运用情况。
一、成语中的比喻手法
成语是一种相沿习用、含义丰富、具有书面语色彩的固定短语。成语的意义具有整体性,往往是隐含于表面意义之后的,并非其构成成分意义的简单相加。成语实际意义的实现通常要借助比喻手法。根据比喻与整个成语意义的关系,可以把成语中的比喻手法分成两个类型,喻在语中,喻在语外。
第一,喻在语中,是指成语本身就是一个比喻,在词典中常用“形容……”来解释其意义,可以分为有比喻词和无比喻词两类。
有比喻词的成语,例如:
虚怀若谷 门庭若市 如火如荼 如饥似渴 味同嚼蜡 柔情似水 如虎添翼 归心似箭
这类成语含有比喻词,不管本体是否出现,但多是直陈其事,具有描写性,虽然用比喻手法构成,但整个成语一般没有比喻义,通常意义容易理解。
无比喻词的成语,例如:
人老珠黄 事危累卵 车水马龙 枪林弹雨 蚕食鲸吞 狼吞虎咽 铁石心肠 牛毛细雨
这类成语中只出现喻体和本体,不用比喻词连接,通常需要我们稍加揣摩,才能知晓其意义所指。
第二,喻在语外,成语本身不含有比喻,但成语的真正意义要靠字面意义通过比喻手法产生,在词典中常用“比喻……”来解释其意义。例如:
望穿秋木 破镜重圆 风平浪静 丧家之犬 粗枝大叶 掌上明珠 画龙点睛 柳暗花明 豺狼当道 愚公移山
这类成语在成语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具有超常的表现力,原因就在于它以精妙的手法体现了深刻的含义,它的字面意义常是具体的事物或现象,而潜藏的深层意义是字面意义的升华,是成语真正的意义。由于这种成语的意义比较隐讳婉转,所以使用时需要仔细推敲,切不可望文生义。
二、惯用语中的比喻手法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