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南宋渔父词研究

南宋渔父词研究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3 9:21:57

乡之愁;或体现边人的悲愁;或蕴涵情感的无奈;或象征时空的永恒。而南宋渔父词中月的意象主要是营造一种空灵、缥缈、柔和、旷远的环境,为衬托渔夫的形象服务。“上下是新月”“江不动,月横空”“江边秋月已明晖”“一轮皓月”“和月载松”“一杯同看月昏黄”“高眠风月天”“邀月过南浦”“明月愁人夜未央”等等,这些月的意象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明朗的,在黑暗的夜晚一直陪伴着渔夫,使渔夫沐浴月辉中,安然入眠。可见词人借月抒发渔夫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3.鸥鹭歌笛:词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的意象、静态植物的意象、江边动物的意象以及人活动行为的意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渔夫与其生活环境的其乐融融,并抒发了对这样生活的羡慕与向往之情,对现实生活的反感与厌恶之情。“沙上鹭,浑相识”“笑与沙鸥语”“有意沙鸥伴我眠”“起来拈笛成三弄”“晚来风定却高歌”鹭为我舞,鸥伴我眠,吹笛为奏,高歌为和。一幅幅幽静、和谐、生动的画面浮现眼前。

(三)渔父形象更加具体、真实、立体。

南宋词作中的渔父形象仍然沿用了张志和《渔歌子》中的绿蓑青笠的外貌,以及时时刻刻酌酒自娱的生活状态,不过在此基础上,又将渔父的外在形象更加具体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点。

1.外在形象多样化。

突破原有固定形象,大胆的创造外貌特征,使渔父的形象更加丰富多彩。例如周紫芝《渔父词》中的“闲着屐,醉骑驴”、“人似玉,醉如泥”,道出渔父不一定局限于“扁舟小笠青蓑”垂钓者的形象,也可以“着屐”、“骑驴”,只要内心足够潇洒、旷达,那么在现实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悠闲自在。“人似玉”描绘了渔父的脸部特征,可见远离官场、置身自然的渔父的生活条件是不错的,没有到了节衣缩食的地步。让人想象到渔父的憨态顽皮的样子。

再如刘克庄的《木兰花慢渔父词》中描绘的“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历来渔父多垂钓于江河、湖泽,或垂钓于小溪、潭水之中,而垂钓于海中的则很少,这样的渔父形象乃其新颖之处。在披蓑戴笠的外形基础上,刘克庄又进一步描绘了渔父是其背既曲又驼,其躯又瘦似鹤,这显然是一个可怜的干瘪老翁的形象。

2.生活环境真实化、具体化。

以前的渔父大多是驾一叶扁舟,酌一壶小酒,飘摇于万顷碧波之中,沉浸在

5

月色如银之下,任凭风吹雨打,霜寒雪重,与鸥鹭为伴,以桃李为友,大笑于江海之上。他们生活的环境太过虚幻化、理想化,没有风险意识,只是作者想象出来的理想世界。而在南宋的一些渔父词作中则出现了真实的生活环境,渔父回归陆地,过着一般正常人的生活。

如李纲《望江南》云“茅舍竹篱依小屿”,提到了渔父的住所是茅草屋,门前有竹篱笆,在小岛的旁边。俨然农家村落,只是“依小屿”显得更加优雅自然,也为渔翁夕阳西斜时闲来垂钓提供了场景。陆游云“家在钓台西住。卖鱼生怕进城门”,点名了住所,并说明自己住在钓台边,每天钓鱼是为了养活生计,需要进城卖鱼。这样就将放荡不羁、不问世事、生活在世外桃园的渔翁形象颠倒了,使渔夫的生活更加接地气,更加亲民形象化。再如汪莘《蓦山溪》中“竹篱茅舍,鸡犬两三家”写出了渔夫所生活的现实环境,茅屋、篱笆、鸡鸣、狗吠以及少数的人家,环境优美、朴实,富有农家气息。

3.词作中出现其他人物形象,渔父不再是独立的个体。

南宋时期的渔父词创作中,在描写渔夫日常生活时,一些词人将渔夫置于立体的环境中,通过描写其他人物的外貌、活动,以及与渔翁进行的交流。使渔夫的形象更加具体化、人性化。这些人物多是黄发垂髫、贤妇老翁,或者是渔夫的家人,对烘托渔夫的形象起到辅助作用。

戴复古所作“换酒却归船”,“换酒”是需要交流的,这里隐含了一个外在的人物形象,即是卖酒者。“柳下呼儿牢系船”,渔夫喝醉了,放下钓竿让旁边的孩子将自己的渔船系好,而自己则酣睡在柳树下,畅游于大自然之中。可见渔夫垂钓并不是独立于江海之上的,而是生活在人世间。

再如薛师石《渔父词(其二)》云:“邻家船上小姑儿。相问如何是别离。双坠髻,一湾眉。爱看红鳞比目鱼”,详细地描写了邻家小女儿的相貌喜好,却没有具体提及渔夫的一言一行。但是仔细品味可发现,描写的小女儿,都是以渔夫的视角来看的,其中蕴藏着渔夫对小姑娘的喜爱之情,可以想象渔夫观察孩子时的眉开眼笑、慈祥温暖的神情。其中也有人物之间的对话问答,渔夫是时常与人交流的。《渔父词(其三)》中也提及了“儿子敲针钩成”,这里的“儿子”可能是作者想象的渔夫的孩子,那么这样有家室的渔夫形象就具有创造性、新颖性。

王谌所作渔父词七首中有一首为“翁妪齐眉妇亦贤。小姑颜貌正笄年。头发乱,髻鬟偏。爱把花枝立柁前”,描写了农村人物和谐、美好的生活,渔夫与这

6

些善良淳朴的人物为邻,寄托了词人追求简单的人际关系以及美好生活的愿望。

洪适的《渔家傲引》共有十二首,分别咏渔家一年十二个月的生活情境。其中“子月”即农历十一月的描写最为真实,描写了渔家生活的不易,劳动的艰辛,一家人吃穿的拮据,“妻子一船衣百结”。但却在精神上享其天伦之乐,“长欢悦,不知人间多离别”。在这里,渔翁成了普通的劳动者,是一个贫困家庭的顶梁柱,与以往逍遥自在的渔夫形象大相径庭,丰富了渔父的形象。 二、不同的写作情怀

南宋创作渔父词的词人有34位,不同的词人虽然生活在相同的南宋时代大背景下,但是每个词人的人生遭遇不同,对待事物的心态也不一样,所以不同词人在以隐逸情怀为主题的渔父词中传达出的写作情怀也各不相同。 (一)回归自然,寄情烟波

词人泼墨描写大自然的万事万物,回归自然,寻求一种与天地精神独往来的心态。主要代表有朱敦儒,陆游等。 1.朱敦儒——“摇手出红尘”

朱敦儒一生做官时间很短,多数隐居在江湖之中,“他那旷达通脱、不以爵禄萦心的个性以及侣渔樵、盟鸥鹭、闲饮酒、醉吟诗的生活,使他的词很自然体现出清旷超逸的特点。” [2] 他晚年隐居嘉禾时作六首《渔父词》,多以旷达、洒脱的字眼,抒发自己晚年寓居嘉禾时闲适生活的情趣。如用“随意”“任”“不曾”等表现心绪的词语,表达渔父“两耳不闻窗外事”的闲旷自得;奏笛沽酒,以梅花自比、以江海为家的高洁与潇洒;描写江上静景优美,动景活泼生动,舟随风动、人随心行的空灵与自在;饮于自然,寝于自然,乐于自然的超脱与旷达;“不受世间约束,任东西南北”的疏狂与不羁。远离尘嚣、离开仕途生活,做一个“绿蓑青笠”的渔翁,以自适和淡定的心态对待大自然的风吹霜打,与大自然亲切地融为一体。

2.陆游——“一竿风月,一蓑烟雨”

爱国诗人陆游晚年退居家乡,居于镜湖之滨,从事渔钓之事,自号“渔隐”。在宋淳熙十四年,出仕严州,因怀念“山阴故隐”,作《渔父》五篇,抒发了陆游在隐居时的闲暇心境,对隐逸闲适生活的向往留恋之情。词作中,尽情描写了“青山”“翠木”“蓝水”“镜湖”等明丽的自然万物,以及塑造了融于自然中“不作天仙作水仙”的潇洒快活的渔夫的形象。

7

其次,连九道“一觉游仙好梦”,李石“似我江湖春梦”,史浩“生涯只在烟波里”“悠扬要在神仙境”,周紫芝“乐在江湖可奈何”“终向烟波作钓翁”等等,都抒发了回归自然,寄情烟波的情感。 (二)壮志难酬,愤世嫉俗的不平之气

南宋时期外患严重,边疆人民濒临危险,国家民族利益受到严重侵害,许多爱国志士积极献言荐策,愿为保卫祖国抛头颅、洒热血,但由于南宋政治上奸相专权、腐败无能,经济上贫苦不堪,统治者生活上贪欲享受、软弱不争,妥协投降、苟且偷安,爱国文人不仅报国心思无人理会,而且在官场中或者目睹政治斗争中出现的杀戮、 贬谪、 罢官、 流放, 或者直接遭受政治迫害或排斥,从而使他们心灰意冷、愤世嫉俗,于是决然放弃红尘,把心思寄托在大自然中,纵情山水,向往着无忧无虑,且歌且醉的安逸生活。但是由于对事功未果常常萦怀于心, 其心情大多十分苦闷不快。这一类写作情怀的代表词人有刘克庄、向子湮、李纲、张元干、吴潜和陆游、辛弃疾等等。

1.刘克庄《木兰花慢渔父词》云:

海滨蓑笠叟,驼背曲,鹤形臞。定不是凡人,古来贤哲,多隐于渔。任公子,龙伯氏,思量来岛大上钩鱼;又说巨鼇吞饵,牵翻员峤方壶。

磻溪老子雪眉须,肘后有丹书。被西伯载归,营丘茅土,牧野檀车。世间久无是事,问苔矶痴坐待谁欤?只怕先生渴睡,钓竿指着珊瑚。

词名为咏渔父,实则是抒怀遣愤之作。上片从一个外行丑陋猥琐的渔夫着手,引出钓大鱼和巨鳌的任公子和龙伯氏,写出了貌似平凡的渔夫实则胸怀大志的不平凡的形象与气魄。“海滨”点明渔父所钓之处是辽阔无垠的大海,可见渔父的志向之大,词人抱负之广。运用对比手法,用渔父之志隐喻词人的宏大高远的志向。

下片借用姜太公钓西伯的典故,并点明是“世间久无是事”,最后加上善意自嘲,基调悲凉心酸,充分抒发了词人怀才不遇、壮志难酬的悲愤无奈之情。

2.辛弃疾是南宋著名豪放派词人,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他词的基本思想内容。但是他一生几遭被弹劾落职,后退隐山居。有《西江月渔父词》一首:

千丈悬崖削翠,一川落日镕金。白鸥来往本无心。选甚风波一任。 别浦鱼肥堪脍,前村酒美重斟。千年往事已沈沈。闲管兴亡则甚。

8

搜索更多关于: 南宋渔父词研究 的文档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乡之愁;或体现边人的悲愁;或蕴涵情感的无奈;或象征时空的永恒。而南宋渔父词中月的意象主要是营造一种空灵、缥缈、柔和、旷远的环境,为衬托渔夫的形象服务。“上下是新月”“江不动,月横空”“江边秋月已明晖”“一轮皓月”“和月载松”“一杯同看月昏黄”“高眠风月天”“邀月过南浦”“明月愁人夜未央”等等,这些月的意象都是有生命的,都是明朗的,在黑暗的夜晚一直陪伴着渔夫,使渔夫沐浴月辉中,安然入眠。可见词人借月抒发渔夫内心的宁静与和谐。 3.鸥鹭歌笛:词人通过描写自然景观的意象、静态植物的意象、江边动物的意象以及人活动行为的意象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渔夫与其生活环境的其乐融融,并抒发了对这样生活的羡慕与向往之情,对现实生活的反感与厌恶之情。“沙上鹭,浑相识”“笑与沙鸥语”“有意沙鸥伴我眠”“起来拈笛成三弄”“晚来风定却高歌”鹭为我舞,鸥伴我眠,吹笛为奏,高歌为和。一幅幅幽静、和谐、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