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18年高考生物大一轮复习阶段评估检测(八)
问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603
(1)过程①所需的酶是_________。
(2)过程②后,在显微镜下观察融合的活细胞中有供体的________存在,这一特征可作为初步筛选杂种细胞的标志。
(3)原生质体培养液的浓度要适宜,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生质体经过________再生,进而分裂和脱分化形成愈伤组织。
(4)若分析再生植株的染色体变异类型,应剪取再生植株和________植株的根尖,经过________、________、染色和制片等过程制成装片,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比较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 (5)对杂种植株进行________接种实验,可筛选出具有抗黑腐病的杂种植株。 【解题指南】解答本题的关键是:
(1)明确叶肉细胞与根细胞在细胞器组成上的差异,前者具有叶绿体。 (2)联系细胞壁的作用:对植物细胞具有保护、支持的作用。
【解析】(1)细胞壁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和果胶;过程①是去除细胞壁,需要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处理。 (2)根细胞中不存在叶绿体,而叶肉细胞中存在叶绿体,故可以根据是否有供体的叶绿体存在来初步筛选。 (3)原生质体没有细胞壁,如果渗透压不平衡会发生破裂的现象,为了保持原生质体的完整性,培养液要有适宜的浓度。原生质体需要经过细胞壁再生形成杂种细胞,然后再经过脱分化和再分化形成杂种植株。 (4)染色体在显微镜下能观察到,要观察染色体变异类型可以与双亲的进行比较,观察染色体要经过解离、漂洗、染色和制片后再使用显微镜进行观察。
(5)在个体水平上可以通过对杂种植株进行黑腐病菌接种实验,可筛选出具有抗黑腐病的杂种植株。 答案:(1)纤维素酶和果胶酶 (2)叶绿体
(3)保持原生质体的完整性 细胞壁 (4)双亲(或花椰菜和黑芥) 解离 漂洗 (5)黑腐病菌 【方法技巧】植物体细胞杂交过程中杂种细胞类型及检测方法 (1)诱导产物(假设用于杂交的两种植物细胞分别为A、B):
- 5 -
①未融合的细胞:A和B。 ②两两融合的细胞:AA、BB和AB。 ③多细胞融合体。
(2)检测方法:对诱导产物中的细胞进行植物组织培养,然后根据得到的植物性质进行判断。 ①若只表现出一种植物的性状,说明是未融合细胞。 ②若得到的是具有两种亲本性状的植物,说明是杂种植株。
③若得到的是具有两种亲本性状的植物,且一种植物的性状得到加强,则是多细胞融合体。 ④若只表现出一种植物的性状且效果得到加强,则是同种细胞融合的结果。
6.(12分)(2017·洛阳模拟)浙江大学喻景权教授课题组研究发现,一种植物激素——油菜素内酯能促进农药在植物体内的降解和代谢。用油菜素内酯处理后,许多参与农药降解的基因(如P450基因和红霉素抗性基因)的表达和酶活性都得到提高,在这些基因“指导”下合成的蛋白酶能把农药逐渐转化为水溶性物质或低毒甚至无毒物质,有的则被直接排出体外。某课题组进一步进行了如下的实验操作,请回答下列问题:
世纪金榜导学号77982604
(1)获得油菜素内酯合成酶基因的方法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两项)。
步骤①用PCR技术扩增基因时用到的耐高温酶通常是指________;步骤②用到的酶有___________。 (2)图中导入重组质粒的方法是_________,在导入之前应用一定浓度的________处理受体细菌。 (3)导入重组质粒2以后,往往还需要进行检测和筛选,可用________制成探针,检测是否导入了重组基因,在培养基中加入________可将含有目的基因的细胞筛选出来。
(4)请你为该课题命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进行基因工程操作时,首先要获取目的基因,其方法有多种:从cDNA文库中获取、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或PCR扩增技术等。PCR技术需要用到耐高温的DNA聚合酶(TaqDNA聚合酶)。在构建基因表达载体的过程中,用到的工具酶有限制酶和DNA连接酶。(2)图中的受体细胞是细菌,故用
- 6 -
感受态细胞法导入重组质粒,在导入之前应用一定浓度的氯化钙溶液处理受体细菌。(3)红霉素抗性基因可以作为标记基因用于检测和筛选是否导入了重组基因。(4)从题图中可以看出,最终是通过对照实验来检验转基因细菌对土壤中残留农药的分解能力。
答案:(1)从cDNA文库中获取、从基因文库中获取、人工合成目的基因或PCR扩增技术(任选其中两项即可) TaqDNA聚合酶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2)感受态细胞法 氯化钙溶液 (3)红霉素抗性基因 红霉素
(4)探究转基因细菌对土壤中残留农药的分解能力
7.(14分)(能力挑战题)(2017·南昌模拟)青蒿素可用于治疗疟疾,但是青蒿中青蒿素的含量很低,且受地域性种植影响较大。研究人员已经弄清了青蒿细胞中青蒿素的合成途径(如图中实线框内所示),并且发现酵母细胞也能产生青蒿素的中间产物FPP(如图中虚线框内所示)。请回答问题:
(1)在FPP合成酶基因表达过程中,完成过程①需要________酶催化,完成过程②需要的物质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需要的结构有________。
(2)根据图示代谢过程,科学家在设计培育能生产青蒿素的酵母细胞的过程中,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________、________等(填基因名称)。
(3)实验发现,在酵母细胞中导入相关基因后,这些基因能正常表达,但酵母细胞合成的青蒿素仍很少,根据图解分析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为提高酵母细胞合成的青蒿素的产量,请提出一个合理的思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利用酵母细胞生产青蒿素与从植物体内直接提取相比较,明显的优势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解析】(1)过程①表示基因的转录,需要RNA聚合酶催化;过程②表示翻译,需要的物质有氨基酸、ATP、tRNA等,需要的结构是核糖体。(2)结合题意和题图可知酵母细胞中也能合成FPP,FPP形成青蒿素的过程需要ADS酶和CYP71AV1酶的参与,所以要使酵母细胞生产青蒿素,需要向酵母细胞中导入ADS酶基因、
- 7 -
CYP71AV1酶基因等。(3)由图可知,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使合成的青蒿素的量减少。为提高酵母细胞中青蒿素的产量,可以通过基因改造降低ERG9酶的活性,以减少FPP合成固醇,进而增加青蒿素的产量。(4)利用酵母细胞生产青蒿素与从植物体内直接提取相比较,明显的优势是酵母细胞易培养、繁殖快、代谢旺盛,可提高青蒿素的产量,成本低,可克服地域性种植的限制而适合各地生产等。 答案:(1)RNA聚合 氨基酸 ATP tRNA 核糖体 (2)ADS酶基因 CYP71AV1酶基因
(3)酵母细胞中部分FPP用于合成固醇 通过基因改造降低ERG9酶的活性 (4)青蒿素产量高 成本低 适合各地生产
8.(14分)(能力挑战题)甲图为制备抗寨卡病毒(一种RNA病毒)单克隆抗体过程示意图,乙图为骨髓瘤细胞增殖情况的变化曲线(图中B、D两点表示经筛选后继续培养),请据图回答:
(1)利用基因工程生产抗寨卡病毒的疫苗:第一步,用该病毒的核酸通过________酶的作用合成所需的DNA;第二步,用________酶从DNA中获得相关目的基因;第三步,目的基因与载体拼接成重组DNA。 (2)图甲中细胞①为________,已知该细胞取自小鼠脾脏,据此推测,脾脏是该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并增殖分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的主要场所之一。
(3)图乙中AB段细胞可能发生了________现象,同时可选取图中________点以后的细胞与B淋巴细胞融合形成杂交瘤细胞。
(4)图甲中过程②常用的物质是________,过程④使用__________(填“选择”或“鉴别”)培养基对细胞进行筛选,在该培养基上,只有__________细胞才能生长。
【解析】(1)若要通过基因工程生产抗寨卡病毒的疫苗,由于寨卡病毒的遗传物质为RNA,故要在逆转录酶的作用下合成所需的DNA,通常用限制酶从DNA中获得所需的目的基因。(2)图甲中细胞①为B淋巴细胞,B淋巴细胞可在脾脏中接受抗原刺激并增殖分化为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3)图乙中AB段细胞数目不再增
- 8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