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第十单元集体备课
第十单元 酸和碱 课题1 常见的酸和碱
集美学校理综组 九 年级 化学 学科 主笔人:刘祥 审核人:汪卫华 陈帆 程荣文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知道常见酸碱指示剂,并能用酸碱指示剂区别酸和碱。
(2)认识几种常见的酸和碱,知道它们的用途及各自相似的化学性质。 (3)认识酸、碱的腐蚀性及使用时的安全注意事项。 2.过程与方法
(1)进一步认识和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2)运用实验的方法获取信息,运用比较概括等方法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加工。 (3)增强对化学现象的探究欲,发展善于合作、勤于思考的科学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进一步培养对生活中化学现象的好奇心和探究欲,激发学习化学的兴趣。 (2)树立为社会进步而学习化学的志向。
教学重点
1.建立酸和碱指示剂的概念。 2.使用酸、碱时的注意事项及酸、碱的化学性质。
教学难点
1.建立酸和碱指示剂的概念。
2.酸、碱的化学性质中有关化学方程式的书写。 3.酸和碱各自具有相似化学性质的原因。
教学方法
创没情境→实验探究→得出结论→联系实际→拓展视野→发挥想象→提高兴趣。
授课类型:新授课 教学课时:2课时[ 第1课时: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常见的酸
第2课时:酸的化学性质及常见的碱
课前准备
多媒体、8支试管、纸、木棍、布、玻璃片、烧杯、玻璃棒、镊子、药匙;
醋酸、稀盐酸、石灰水、氢氧化钠溶液、酚酞溶液、石蕊溶液、(浓)硫酸、水、氢氧化钠、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等。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常见的酸
【导入】同学们都吃过西红柿、葡萄,也喝过食醋吧!它们在味道上有何共同点?个人备课: 大家也吃过香蕉、柿子和皮蛋,它们在味道上有何共同点?那么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呢?实际上是由于它们都有一些同类物质——酸或碱。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酸碱。 【板书】 常见的酸和碱
第1课时 常用酸碱指示剂及常见的酸
【过渡】我们曾做过二氧化碳与水反应的实验,也做过氨水与酚酞作用的实验,在这两个实验中,酚酞溶液变红色、石蕊溶液也变红色。
【提问】这两个实验中溶液都变红色,那么这是一个特例吗?还有哪些物质遇到石蕊或酚酞也会变红色呢?
【合作探究一】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以下实验
将10支试管分成两组,每组的5支试管中分别加入少量食醋、石灰水、盐酸、
氢氧化钠溶液、氯化钠溶液。向其中一组试管中滴入紫色石蕊试液2—3滴,向另一组试管中滴入2~3滴无色酚酞溶液,观察现象。
【交流与展示】 (交流实验结果)
加入石蕊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食醋 盐酸 石灰水 红 红 蓝 加入无色酚酞溶液后的颜色变化 无 无 红 红 无 氢氧化钠溶液 蓝 氯化钠溶液 紫 【问题讨论】:1、什么叫酸碱指示剂?石蕊、酚酞遇酸和碱的变色情况?
2、根据上面的实验及说明,试分析这5种物质,哪些是酸溶
液,哪些是碱溶液? 氯化钠溶液是酸还是碱? 3、如何用酸碱指示剂检验溶液的酸碱性?
【讲解并板书】一、指示剂种类及变色情况
1、种类:紫色石蕊溶液、无色酚酞溶液 2、变色情况 酸性溶液 碱性溶液 中性溶液 紫色石蕊溶液 无色酚酞溶液 红色 无色 蓝色 红色 紫色 无色 【过渡】在第8单元我们已经接触了盐酸和稀硫酸,知道了它们的一些性质。在生活中,我们常会从网络上看到运载盐酸的罐车发生交通事故时,盐酸会泄漏并产生大量白雾,而救援人员在施救时都戴上防毒面具,这是为什么呢?我们还能看到某些人员在使用浓硫酸时,由于操作不当,使浓硫酸泼到人身上,造成人体严重的“烧伤”,这又是为什么呢?今天我们一起就这些问题展开探究。
【板书】二、常见的酸
(一)几种常见的酸
【演示】教师演示实验10-2,学生观察并描述实验现象。
实验10-2:(1)观察盐酸、硫酸的颜色和状态。
(2)分别打开盛有盐酸、硫酸的试剂瓶的瓶盖,观察现象并闻
气味。
【交流与展示】
颜色、状态 盐酸 无色液体 硫酸 无色黏稠油状液体 无 打开瓶盖后的现象 有白雾 有刺激性气味 气味 无 【提问】我们已初步了解了盐酸、硫酸,那么它们有什么用途呢?
【交流与展示】各小组交流讨论,阅读教材相关知识点,并在课本上做上记号;教师展示盐酸、硫酸的用途。 盐酸 硫酸 用 途 重要化工产品。用于金属表面除锈、制造药物等;人体胃液中含有盐酸,可帮助消化。 重要化工原料。用于生产化肥、农药、火药、染料以及冶炼金属、精炼石油和金属除锈等。 浓硫酸有吸水性,在实验室中常用它做干燥剂。 【总结并板书】1、盐酸和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1)浓盐酸:无色液体、易挥发、有刺激性气味,常用于除锈、制药物等,胃酸可助消化。
(2)浓硫酸:无色黏稠油状液体,具有吸水性,常用于除锈、生产化肥及作某些气体的干燥剂等。
【提问】1、浓硫酸具有吸水性,是物理性质还是化学性质? 2、浓硫酸吸水后其质量分数是如何变化的?
3、利用此性质浓硫酸可用于哪些方面?应注意什么? 【讨论与展示】 学生分组讨论并回答后教师展示 答案:1、物理性质
2、浓硫酸吸水后溶质的量不变 、溶剂水的量增加,故吸水后浓硫酸质量分数减小。
3、浓硫酸可干燥气体,应注意浓硫酸不可干燥碱性气体。 【过渡】除了吸水性,浓硫酸还有什么特性?
【合作探究三】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完成实验10-3
将浓硫酸滴到一小块布上
【提问】
(1)实验现象是什么?
(2)分析实验现象,你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3)使用浓硫酸时应该注意什么?应该怎样保存?
【讲解并板书】2、浓硫酸的腐蚀性(脱水性)
(1)浓硫酸能将纸张、木材、布料、皮肤中的氢、氧元素按水的组成比脱去而表现出脱水性。
【过渡】在第8单元我们接触过稀硫酸,那么给你一瓶浓硫酸,你如何把它变成稀硫酸呢?
【演示】教师演示实验10-4,并请1位同学用手轻轻触碰烧杯壁。 【讨论与交流】1、用手触摸烧杯壁有什么感觉?由此说明了什么?
2、比较看看图10-5和图10-6有何不同,由此说明应该如何稀释浓硫酸?玻璃棒起什么作用?
3、若不慎将浓硫酸沾在皮肤或衣服上,应如何处理?
【讲解并板书】(2)稀释浓硫酸的方法:酸入水、沿内壁、慢慢加、不断搅。 浓硫酸的使用注意事项:若浓硫酸沾到皮肤或衣服上,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3%-5%的碳酸氢钠溶液。 【小结】这节课我们学习了:
(1)酸碱指示剂与酸溶液或碱溶液作用显示不同的颜色; (2)盐酸、硫酸的物理性质及用途; (3)浓硫酸的腐蚀性及使用注意事项。 【课堂练习】 1、某溶液中滴入酚酞,酚酞呈无色,则该溶液中滴入石蕊试液,石蕊试液呈( ) A、紫色 B、红色 C、蓝色 D、 紫色或红色 2、浓盐酸、浓硫酸敞口放置一段时间后,共同的变化是() A、溶质质量减小 B、溶剂质量减小 C、溶液质量减小 D、溶质质量分数减小 3、填空
(1)实验室常用浓硫酸作某些气体如N2/O2等的干燥剂,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2)浓硫酸具有使纸张、木材、布料、皮肤等变成黑色的炭是因为浓硫酸具有();
将纸、小木棍、布放在玻璃片上做实验: 实验 放置一会儿后的现象 用玻璃棒蘸浓硫酸在纸上写字
用小木棍蘸少量浓硫酸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