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历史上六次牛市成因分析
上涨幅度:上证指数自2050.50点上涨到5178.19点。大盘涨幅逾1.5倍,以蓝筹股为代表的沪深300指数同期涨逾1.2倍,深证指同期则涨近1.2倍,而以中小市值为代表的创业板自2012年585.44底见底以来,一直高歌猛进创下4037.96历史高点,涨幅近7倍。 成因分析
社会背景:股市引进战略投资者,加之沪港通落地,以及国企改革等题材效应,在货币相对宽松的大环境下,由“政策牛加“杠杆牛”推动起一波牛市。
脉冲真相:人民币和资本市场国际化与资金加杠杆推动 简单结论:由于A股市场就是一个投机市,绝大多数的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比较活跃的钱全在神创板和中小板里面。在注册制到来下,对标美股及其他市场估值,市场一定会在全球化(即美国化)的过程中,失去自我运行色彩,同时也一定会经历一波87年的股灾,这似乎是不可避免的事。正可谓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是也。
其实,从技术上判断熊市并不难,我们可以从跌幅、阴线、均线三个指标来判断。一般认为回调幅度超过20%,并在过后三天之内无法接近大阴线的顶点,则会被视为极其危险熊市信号。此外,倘若指数跌破中长均线也为极其危险熊市信号。
最后结语:众所周知,中国所有的牛市都是“人造”的,也
就是两年的时间,熊市呢,3年,5年,6年,7年,熊长牛短,就是这样一个大概的循环关系。西方称股市是经济的晴雨表,但在中国股市,似乎就没有这么一说,或根本不成立。在过去的三十年中,中国经济始终以年均增长超过9%的高速发展,而股市表现好像打摆子,忽冷忽热,和宏观经济的关联度几乎到了忽略不计的程度。中国资本市场牛市的一时勃起,主要是靠政策的推动和资金的推动的叠加,而一旦政策游离、资金散去,股市便如同退潮的海水,一泻千里。这便是所谓的“政策资金驱动型”市场的全部内容。总的一句话,牛市来了,不仅猪会飞,还会带动大象飞。但一旦进入熊市,就是“绞肉机”行情,任何股票都无一幸免。看这个问题最为重要的是,A股并没有多少投资价值,利润都被现制度“被溢价”了。
注:以上观点不一定全对,只供交流与学习参考之用。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