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河南省郑州市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4/30 16:57:52

2018—2019学年下期中考20届高二历史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A. 封邦建国,众星拱月 B. 王室衰微,诸侯兼并 C. 礼崩乐坏,等级不存 D. 宗法破坏,贵族内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等史实主要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受到严重的严重冲击和破坏,诸侯国内部争权夺利,贵族间内讧不断,故D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分封制,排除A;材料没有反映诸侯兼并的相关史实,排除B;C中“等级不存”不符合史实,排除。

2.公元前720年,周平王去世,即位的桓王遵从其遗愿,将大权交给西虢公,心怀不满的郑庄王既不为平王奔丧,也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从此“周郑交恶”。该状况反映出 A. 天子权力开始削弱 B. 贵族政治彻底瓦解 C. 宗法制度遭到破坏 D. 分封制度受到冲击

【答案】D 【解析】

周平王属于天下共主,诸侯应该服从周王,但“不朝贺新王登基,却命人侵入王室疆土,抢夺已成熟的庄稼”,说明郑庄王不履行分封制的义务,故选D。A中“开始”无法体现,排除A;“彻底”绝对化了,排除B;材料和宗法制无直接关系,排除C。

3.湖北省云梦县睡虎地秦墓中出土竹简1155枚,残片80枚,分类整理为十部分内容。其中,《秦律十八种》包括《田律》《厩苑律》《仓律》《金布律》《关市律》《工律》《工人程》《均工》《徭律》《司空》《置吏律》《效》《军爵律》《传食律》《行书》《内史杂》《尉杂》《属邦》等。这反映了

A. 秦朝的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得以强化 B. 秦朝竭力解决中央与地方之间的矛盾 C. 秦律主要针对国家经济管理而制定 D. 秦朝社会的许多现实问题和解决方案 【答案】D 【解析】

【详解】依据材料可以看出《秦律十八种》包含了各个方面的法律条文,这反映了秦朝社会的许多现实问题和解决方案。故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仅从题干中的法律条文的名称并不能看出秦朝的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B选项错误,从题干中的法律条文的名称可以看出以上的内容并没有包含中央与地方的关系;C选项错误,从法律条文的这些名称可以看出秦律涉及的内容多种多样,并不是主要针对国家经济管理而制定的。因此正确答案为D选项。 4.下图描述了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向的演变。对此演变的正确理解应是

A. 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 B. 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

C. 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 D. 削藩弱国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 【答案】D 【解析】

从图中可以看出秦汉时期贵族化趋势先是上升后逐渐下降,联系所学可知,汉初刘邦实行郡国并行制,导致诸侯实力增强,威胁了中央集权,后爆发了“七国之乱”。汉武帝时期实行“推恩令”,削弱了诸侯国的实力,促使贵族化趋向弱化。故D项正确。A项贵族化趋向必将引起分裂割据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贵族化趋向冲击皇位有序传承不合史实,排除。C项豪富家族促进贵族化趋向发展说法错误,西汉前期的贵族化趋向主要是由于汉初实行的郡国并行制度造成的,故排除。

5. 中国古代历史上有一种政治现象,称为“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意思是官员由皇帝任免,但胥吏得不到升迁,却可以利用官员不熟悉政务,自己操办具体之事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这说明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官僚政治的弊端 C. 君主专制的削弱 D. 行政效率的低下 【答案】B 【解析】

试题分析:依据题干材料“它指的是官员和胥吏的职位均不得世袭,但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可以看出官僚政治下,胥吏却常常利用日常工作程序繁琐、官员不熟悉政务之机,使其职位实际成为自家的“封建”领地,故B项正确;题干材料没有强调地方对中央的影响,而是强调官僚借机建立自家封建领地,故A项错误;C项说法不符合史实;题干材料并没有体现行政效率,故D项错误。

考点: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秦汉政治·官僚政治的弊端

6.隋唐时期,御史与谏官相辅相成的监察制度体系臻于完备。宋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明清时期逐渐形成以御史与谏官制度合一的、以督察院为主体的单一监察制度体系。可见古代监察体系的演变 A. 缓和了官员内部的矛盾

B. 保障监察权力的高效运作 C. 提高了中央的行政效率 D. 与专制权力的强化相一致 【答案】D 【解析】

【详解】结合题意可知宋代以后,谏官制度逐渐衰微,到明清时期谏官与监察制度合一,形成单一的监察体系,这与专制权力强化的趋势相一致,故选D项;A项材料没有涉及;监察体系逐渐向单一发展,并不能说明效率的提升,故B、C两项错误。

7.北宋科举增加了取士数量,许多贫穷士人通过科举成功完成了身份的蜕变,这使后来者有理由相信,可以通过科举凭借自身实力获得光明前途,并跻身贵族。据《宋史》记载,在有传的1953人中,布衣入仕者占55.12%。这一现象有助于 A. 构建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 B. 大幅提升政府行政效率 C. 进—步完善科举选官程序 D. 改变传统政治结构 【答案】D 【解析】

布衣人仕者占55.12%强调了下层人也可以通过科举参与政权,说明了科举制使传统的政治结构发生改变,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在中国古代不存在平等的政治管理体系,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行政效率问题,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选官“程序”,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

【名师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明白考查的是科举制度使下层人也可以通过科举参与政权从而导致政治结构的改变。

8.2017年4月1日,中央设立河北雄安新区,其“副首都”的城市定位使京津冀一体化取得重大进展。追溯历史,元明清三代都对京津冀实行中央政府直接管辖。元代河北为腹里之地,明清此地区为北直隶辖地,承担了首都的部分政治和社会管理职能。该历史现象表明 A. 历史发展具有区域差异 B. 城市发展受制于行政因素 C. 地方行政区划一脉相承 D. 地理环境决定城市的发展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2018—2019学年下期中考20届高二历史试题 说明:1.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2.将第Ⅰ卷的答案代表字母填(涂)在第Ⅱ卷的答题表(答题卡)中。第Ⅰ卷(选择题,共6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30小题,每题2分,共60分。 1.历史解释是以史料为依据,以历史理解为基础,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评判的能力。基于下列史料可以得出的历史解释是 A. 封邦建国,众星拱月 B. 王室衰微,诸侯兼并 C. 礼崩乐坏,等级不存 D. 宗法破坏,贵族内讧 【答案】D 【解析】 【详解】材料“晋之曲沃庄伯弑主国晋孝侯”等史实主要反映春秋战国时期宗法制度受到严重的严重冲击和破坏,诸侯国内部争权夺利,贵族间内讧不断,故D错误;材料没有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