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课时2物质的制备与定量实验分析
C D 白色固体先变为淡黄色,后变为黑色 溶解性:AgCl>AgBr>Ag2S 锥形瓶中有气体产生,烧杯中液体变浑浊 非金属性:Cl>C>Si 解析 A中形成的均是原电池,由金属性强的作负极可以判断,金属性:Al>Fe>Cu;B不对,该实验中Cl2分别与NaBr、KI反应,故不能判断Br2与I2的氧化性的强弱;C正确,根据沉淀的颜色变化可知发生了沉淀转化,可判断其Ksp大小顺序;D不对,HCl不是Cl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不能得出非金属性:Cl>C的结论。 答案 AC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64分)
9.(16分)实验室欲制取少量NaHCO3与NH4Cl。实验步骤如下:
请回答:
(1)步骤Ⅰ、Ⅲ中需用到氨气,下列装置可用于实验室制氨气的是________(填序号)。
(2)步骤Ⅰ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若用图甲装置进行该沉淀反应,实验时,须先从________(填“a”、“b”或“c”)管通入________。
(3)有人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装置来验证步骤Ⅲ所得的晶体中含有NH+4。具体操作是取少量晶体于硬质试管中,对晶体部位加热,并在________(填“A”或“B”)处放置________试纸,观察现象。
解析 (1)a中NH4Cl受热分解生成的HCl和NH3在试管口遇冷又重新生成NH4Cl,碱石灰起不到吸收HCl的作用。c中反应装置试管口应略向下倾斜。 (2)实验时应先通入NH3再通入CO2,NH3极易溶于水,故应从a管通入。 (3)由于NH3的密度比空气小,因此应把试纸放在硬质试管的上口。 答案 (1)bd (2)NaCl+CO2+NH3+H2O===NaHCO3↓+NH4Cl a NH3 (3)A 湿润的红色石蕊(或湿润的酚酞)试纸
10.(16分)(2013·大纲,28)制备氮化镁的装置示意图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a的名称是________,b的名称是________;
(2)写出NaNO2和(NH4)2SO4反应制备氮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C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D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是否可以把C和D的位置对调并说明理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写出E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5)请用化学方法确定是否有氮化镁生成,并检验是否含有未反应的镁,写出实验操作及现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因为装置比较复杂,所以在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时候要采取加热法,即微热b,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2)根据反应物(NaNO2)和(NH4)2SO4和生成物(N2)。可知该反应为归中反应,所以化学方程式为2NaNO2+
(NH4)2SO4===2N2↑+Na2SO4+4H2O;(3)从A中出来的气体中可能含有O2,对后面的实验会带来干扰,所以在和Mg反应之前必须除去,而饱和的硫酸亚铁溶液中含有(Fe2+),能除去O2;生成物Mg3N2极易和水发生反应,所以在制取反应前必须干燥(即浓硫酸的作用);(5)根据Mg3N2和H2O反应的方程式:Mg3N2+6H2O===3Mg(OH)2↓+2NH3↑,可知检验方法为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氨味(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 答案 (1)微热b,这时G中有气泡冒出,停止加热冷却后,G中插在溶液里的玻璃管形成一段水柱,则气密性良好 分液漏斗 圆底烧瓶 (2)2NaNO2+(NH4)2SO4===2N2↑+Na2SO4+4H2O
(3)除去氧气及氮氧化物 除去水蒸气 不能,对调后无法除去水蒸气 (4)N2+3MgMg3N2
(5)取少量产物于试管中,加入少量蒸馏水,试管底部有沉淀生成,可闻到刺激性氨味(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管口,试纸变蓝),证明产物中含有氮化镁;弃去上清液,加入盐酸,若观察到有气泡产生,则证明产物中含有未反应的镁
11.(16分)(2012·全国大纲卷,28)现拟用下图所示装置(尾气处理部分略)来制取一氧化碳,并用以测定某铜粉样品(混有CuO粉末)中金属铜的含量。
(1)制备一氧化碳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
(2)实验中,观察到反应管中发生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尾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_______;
(3)反应完成后,正确的操作顺序为________(填字母) a.关闭漏斗开关 b.熄灭酒精灯1 c.熄灭酒精灯2
(4)若实验中称取铜粉样品5.0 g,充分反应后,反应管中剩余固体的质量为4.8 g,则原样品中单质铜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
(5)从浓硫酸、浓硝酸、蒸馏水、双氧水中选用合适的试剂,设计一个测定样品中金属铜质量分数的方案;
①设计方案的主要步骤是(不必描述操作过程的细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写出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甲酸在浓硫酸催化下脱水制取CO。
△(2)CO通过反应管时与混有的CuO反应,CuO(黑)+CO===== Cu(红)+CO2,因此尾气中含有CO、CO2。
(3)反应完成后,为防止单质Cu在高温时被氧化,先熄灭酒精灯2,再关闭漏斗,最后熄灭酒精灯1。 (4)用差量法:CuO~Cu Δm m?CuO?5.0-4.880 g=16 g
解得m(CuO)=1.0 g,则单质Cu的质量分数为 5.0-1.0
5.0×100%=80%。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