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2年江西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各专业AB卷)
江 西 财 经 大 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C卷)
专 业:刑法学
考试科目:法理学、诉讼法学(仅考刑事诉讼法学)
重要提示: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
第一部分:《法理学》(共计75分)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计15分)
1、应用法学 2、法的连续性 3、应有权利 4、法律事实 5、法律概念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计30分) 1、 奥斯丁的关于法的要素学说及评价 2、 法的作用与法的价值之关系 3、 立法体制 三、论述题:(30分)
从法理角度分析我国宪法增加保护人权条款的理由和意义
第二部分:刑事诉讼法学(共计75分)
一、名称解释(每小题3分,计15分)
1、刑事诉讼管辖 2、辩护权 3、简易程序 4、补充侦查 5、刑事证明
二、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40分)
1、简述公检法三机关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制约的原则 2、简述刑事诉讼中的立案监督
3、简述附带民事诉讼的概念及成立条件
4、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的规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请问:该条所说的不起诉的实质和法律后果是什么?法律为什么作此规定?
三、论述题(20分)
试述死刑复核程序的概念、任务和现实意义。
江 西 财 经 大 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A卷)
专 业:财政学 考试科目:公共经济学
重要提示: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
一、 名词解释(每小题6分,共30分)
1、外部效应 2、公共支出规模 3、财政贴息 4、间接税 5、部门预算
二、 简答题(每小题10分,共60分)
1、何谓政府的公平原则?其实现途径有哪些? 2、怎样理解公共品的非排他性? 3、简述一国税收负担的影响因素。 4、简述马斯格雷夫的财政理论。
5、简述政府转移支付的目标。我国目前完善转移支付制度侧重的目标是什
么?
6、简述公债市场的功能。
三、 论述题(第1-2题各15分,第3题30分,共60分)
1、试析政府失灵的原因及其矫正途径。 2、试述市场经济体制下公共投资的作用。
3、运用财政政策的基本理论,分析我国当前财政政策转型的方向、意义及
其基本内涵。
江 西 财 经 大 学
2012年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入学考试试题
(C卷)
专 业:企业管理、技术经济与管理 考试科目: 管理学
重要提示:考生必须将所有答案写在答题纸上,本试题上的任何标记均不作判题依据
一、名词解释题(每题4分,共20分)
管理幅度 非正式组织 共同愿景 领导 跨文化沟通
二、简答题(每题8分,共40分) 1、何谓学习型组织?
2、简述Z理论的主要内容 ? 3、影响组织设计的因素有哪些? 4、试述管理者应具备何种素质?
5、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有何现实意义 ?
三、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有人说:“市场经济不仅是法制经济,而且应当是道德经济,所以在管理活动中企业
必须承担社会责任”,也有人说:“企业是一个经济实体,以追求利润极大化为唯一目标,谁愿意支付高价格就为谁生产”,请谈谈你的看法。
2、你向老板递交了一份新的公司管理方案,老板很欣赏并让你推行新的管理方案。公司的个别高层老职员对你的这套方案的推行进行软抵抗。你将如何工作?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20分,共40分)
案例一:裁员问题的冲突
刘明是某机械设备有限公司的总经理。该公司上半年出现亏损,年底又要还清一大笔银行贷款。在实行了两个月的节约计划失败后,刘明向各部门经理,各厂长发出了紧急备忘录。备忘录要求各部门各工厂严格控制经费支出,裁减百分之十的员工,裁员名单在一周内交总经理,并且规定全公司下半年一律不招新员工,现有员工要暂停加薪。
该公司阀门厂的厂长王超看到了备忘录后,急忙找到总经理询问:“这份备忘录不适用于我们厂吧?”总经理回答:“你们也包括在内。如果我把你们厂排队在外,那么别的单位也都想作为特殊情况处理,正像上两个月发生的一样,公司的计划如何实现?我这次要采取强制性行动,以确保缩减开支计划的成功。”王超辩解道:“可是,我们厂完成销售额超过预期的百分之五,利润也达到指标。我们的合同订货量很大,需要增加销售人员和扩大生产能力,只有这样,才能进一步为公司增加收入。为了公司的利益,我们厂应免于裁员,哪个单
位亏损就让哪个单位裁员,这才公平。”
刘明则说:“我知道你过去的成绩不错。但是你要知道每一位厂长和经理都会对我讲同样的话,做同样的保证。现在,每个单位必须为公司的目标贡献一份力量,不管有多大的痛苦!况且,虽然阀门厂效益较好,但你要认识到,这是和公司其他单位提供资源及密切协作分不开的。”
“无论你怎么讲,你的裁员指标会毁了阀门厂。所以,我不想解雇任何人,如要裁人就从我开始吧!”王超说完,气冲冲地走了。刘明心想:“这正是我要做的。”但是,当他开始考虑如何向董事会解释这一做法的理由时,他又开始有点为此犯难了。
假如你是该公司的一名董事,你对上述冲突过程有相当清楚的了解,我不想让王厂长因此而离开公司,但又要推动公司裁员计划的落实。试问在这样的情况下,你如何分析和处理王厂长与刘总经理的冲突?
案例二:小宋的困惑
小宋毕业于国内某名牌大学的机电工程系,是液压机机械专业方面的工学硕士。毕业以后,小宋到北京某研究院工作,其间,因业绩突出而被破格聘为高工。
在我国科研体制改革大潮的冲击下,小宋和另外几个志同道合者创办了一家公司,主要生产液压配件,公司的资金主要来自几个人股东,包括小宋本人,他在研究院时的副手老黄,以及他原来的下属小秦和小刘。他们几个人都在新公司任职,老黄在研究院的职务还没辞掉,小宋、小秦、小刘等人则彻底割断了与研究院的联系。新公司还有其他几个股东,但都不在公司任职。
他们公司的职务安排分别是:小宋任总经理,负责公司的全面工作,小秦负责市场销售,小刘负责技术开发,老黄负责配件采购、生产调度等。近年来,公司业务增长良好,但也存在许多问题,这使小宋感到了沉重压力。
首先,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公司的主要市场上,小宋感受到了强烈的挑战。 其次。老黄由于要等研究院分房子而未辞掉研究院的工作,尽管他分管的一摊子事抓得挺紧,小宋仍认为他精力投入不够。
第三,有两个外部股东向小宋提建议,希望公司能帮助国外企业做一些国内的市场代理和售后服务工作。这方面的回报不低,这使小宋(也包括其他核心成员)颇为心动,但现在仍举棋不定。
第四,由于公司近两年发展迅速,股东们的收入有了较大幅度的增加,当初创业时的那种拼搏奋斗精神正在消退。例如,小宋要求大家每天必须工作满9小时,有人开始表现出明显的抵触情绪,勉强应付或者根本不听。
公司的业绩在增长,规模在扩大,小宋感到压力也越来越大,他不仅感到应付工作很累。而且对目前的公司状况有点不知所措,不知道该解决什么问题。该从何处下手,公司的某些核心成员也有类似的感觉。
为使小宋的公司更上一个台阶并进入良性循环,你有何建议?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