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浙江省2020版高考生物一轮复习第22讲内环境与稳态夯基提能作业本(含解析)
的液体环境 组织液 淋巴 (2)神经和体液
解析 (1)pH过低,导致相关酶的空间结构遭到破坏,使酶失活;为了除掉过多的酸性物质,可以在饲料中加入碱性物质,与酸性物质发生中和反应,以维持pH的稳定。内环境是由细胞外液构成的液体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等。(2)受到惊吓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多,该过程是神经调节;同时,肾上腺素发挥作用,调节生命活动属于激素调节。
B组 能力提升
1.下列不属于内环境中成分的是( )
A.糖元 B.乳酸 C.性激素 D.抗体
答案 A 糖元是人和动物细胞的储能物质,分布在人和动物的肝脏和肌肉中,不属于内环境成分,A项符合题意;人和动物肌细胞厌氧呼吸可产生乳酸进入血浆,乳酸属于细胞外液成分,B项不符合题意;性激素分泌后要通过血浆运输,属于内环境的成分,C项不符合题意;抗体分泌后进入血浆,属于内环境的成分,D项不符合题意。 2.关于内环境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内环境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
B.内环境中的CO2不能对人体生命活动进行调节 C.神经递质在内环境中合成并发挥作用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可维持内环境稳态
答案 D 体液由细胞内液和细胞外液组成,细胞外液又称内环境,A错误;CO2进入血液后,短时间内会使血液pH降低,CO2对生理活动的调节方式叫体液调节,B错误;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中合成,C错误;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目前普遍认为的内环境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D正确。
3.如图中甲、乙、丙、丁分别代表人体内四种不同的液体。根据下图判断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 )
A.据图中箭头关系可知丙为组织液
B.甲到丙的过程如果受阻,可能引起组织水肿 C.丙中可能含有激素、尿素、抗体等物质 D.丁中CO2浓度一定高于丙
答案 A 可先根据单向循环确定甲为淋巴,淋巴来自组织液,回到血浆,故丁为组织液,丙为血浆,最后剩余的乙为血细胞的细胞内液,A错误;甲到丙的过程如果受阻,组织液中的液体不能通过淋巴回流到血浆中,可引起组织水肿,B正确;丙为血浆,含有激素、尿素和抗体,C正确;丁为组织液,大量的组织细胞产生的CO2,要经过扩散进入血浆,最后到体外,自由扩散是从高浓度一侧到低浓度一侧,因此丁中CO2浓度一定高于丙血浆,D正确。 4.以下关于动物内环境和稳态的叙述,错误的是( ) A.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 B.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 C.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 D.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机体维持稳态的主要调节机制
答案 B 葡萄糖、生长激素、抗体都可以存在于细胞外液中,都属于人体内环境的成分,A正确;细胞代谢的重要场所是细胞溶胶,B错误;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C正确;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是稳态调节的主要机制,D正确。 5.在长跑运动中,运动员需要通过一定机制来维持内环境稳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通过减少抗利尿激素分泌进行调节 B.进入寒冷环境,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稳定 C.运动员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液后血浆的pH仍恒定不变 D.葡萄糖的大量消耗使血糖浓度偏低,通过增加胰岛素分泌进行调节
答案 B 大量流汗导致失水过多,血浆渗透压升高,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加,A错误;进入寒冷环境,机体通过神经—体液调节维持体温稳定,B正确;运动员剧烈运动中产生的乳酸进入血浆后,会使血浆pH发生改变,但由于缓冲物质的存在,血浆pH能够保持相对稳定,C错误;胰岛素促使血糖降低,血糖浓度偏低时分泌增多的激素是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D错误。 6.关于人体内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血浆渗透压的大小是由血浆蛋白浓度决定的 B.内环境中含有CO2、尿素、神经递质等物质 C.内环境中的组织液和淋巴之间可以互相转化 D.内环境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和细胞代谢的场所
答案 B 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取决于血浆中无机盐和蛋白质的含量,A错误;内环境主要包括血浆、组织液和淋巴,凡是存在于这些里面的物质都属于内环境,如CO2、尿素、神经递质等,B正确;组织液可以转化成淋巴,而淋巴不能转化成组织液,C错误;细胞代谢的场所在
细胞内,D错误。
7.(2017课标全国Ⅲ,4,6分)若给人静脉注射一定量的0.9%NaCl溶液,则一段时间内会发生的生理现象是( )
A.机体血浆渗透压降低,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B.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水后渗透压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C.机体血浆量增加,排出相应量的NaCl和水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D.机体血浆渗透压上升,排出相应量的NaCl后恢复到注射前水平
答案 C 本题重点考查水盐平衡调节的内容。因为静脉注射的是与血浆等渗的生理盐水,所以机体血浆渗透压是不发生改变的,A、D错误。注射后血浆量增加,机体通过肾脏等排出NaCl与水后恢复到注射前的正常水平,B错误,C正确。
8.如图是人体肌肉组织结构示意图,a、b、c、d分别表示人体内不同部位的液体。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图中a表示细胞液,b表示组织液
B.细胞代谢需要大量的O2,所以a处O2浓度大于b处 C.流经该组织后,c中的代谢废物将减少 D.细胞外液主要包括b、c、d
答案 D 图中a表示细胞内液,b表示组织液,A错误;细胞代谢需要大量的O2,所以a处O2浓度小于b处,以利于氧气进入细胞,B错误;流经该组织后,c(血浆)中的代谢废物将增加,C错误;细胞外液包括b组织液、c血浆、d淋巴等,D正确。
9.对于不能进食的病人,需要及时补充葡萄糖,临床上为患者输液时所用的通常是5%的葡萄糖溶液。下列相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会导致患者体内胰岛素的分泌量明显减少 B.会导致抗利尿激素释放量减少,尿量减少 C.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 D.会导致进入血浆的CO2增多,血浆pH明显下降
答案 C 病人胰岛β细胞未受损,因此胰岛素含量不会明显减少,A错误;在胰岛素的作用
下,注射的葡萄糖被组织细胞摄取和利用,导致细胞外液渗透压下降,抗利尿激素分泌减少,尿量增加,B错误;5%葡萄糖溶液的渗透压与人血浆渗透压基本相同,因此临床上通常用5%的葡萄糖溶液为患者输液,C正确;血浆pH维持相对稳定,不会明显下降,D错误。 10.下列关于无机盐和其他化合物对人体与动物机能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内液的量增加 B.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引起细胞体积增大
C.发生局部炎症反应时的肿胀,是由组织中的Na浓度增加所致
D.将蛙神经纤维置于适宜的溶液后再适当增加溶液的KCl浓度,其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 答案 B 人或动物摄入过多过咸食物后,会引起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细胞失去少量水,细胞内液的量减少,A错误;骨骼肌纤维内乳酸积累过多,会导致细胞内液渗透压升高,引起骨骼肌纤维吸水,体积增大,B正确;局部炎症会刺激人体一些细胞释放组织胺等物质,该物质能增大毛细血管透性,部分血浆蛋白进入组织液,引起组织液渗透压升高,导致局部水肿,C错误;正常情况下,神经纤维内的K外流形成静息电位,溶液中增加KCl浓度后,K通过K通道蛋白被动转运(外流)受影响,导致静息电位绝对值减小,D错误。
11.生理学家将人体的肝脏形容为一个巨大的生化工厂,许多重要的生化反应都在这里完成。图A为肝脏组织示意图,图B表示内环境各成分及其与细胞间的关系,请分析回答:
+
+
+
+
(1)肝脏是形成尿素的主要场所,所以相对于a端,b端的尿素含量 ,氧气的浓度 ,二氧化碳的含量 。
(2)肝脏在血糖平衡的维持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如果进入肝脏a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较高时(如饭后一段时间),那么b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相对 ;如果进入肝脏a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较低(如饥饿)时,那么b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相对 。
(3)胰岛的主要功能是通过分泌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来调节血糖浓度,如果图A所示为胰岛组织,当a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较高时(如饭后一段时间),那么b端血液中的胰岛素含量会 ;当a端血液中的血糖浓度较低(如饥饿)时,那么b端血液中的胰高血糖素含量会 ,b端相对于a端,其血糖浓度相对 。
(4)从图B组织液与血浆的关系来看,导致组织水肿的因素很多,但直接的生理因素是组织液和血浆之间的相对渗透压的变化。当组织细胞由于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后,会导致毛细血管
壁的通透性异常增大,在这种状况下,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 (大于、小于)血浆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长期的营养不良就会导致血浆蛋白的合成减少,血浆的相对渗透压 (大于、小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就会导致血浆蛋白滤入原尿,而肾小管又不能将其重吸收,在这种状况下,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 (大于、小于)血浆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减慢,细胞内蛋白质合成减少,在这种状况下,血浆的相对渗透压 (大于、小于)组织液的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 答案 (1)较高 较低 较高 (2)较低 较高 (3)增加 增加 较高 (4)大于 小于 大于 小于
解析 (1)分析图A可知,血流方向为a→b,由题意可知,尿素在肝脏形成并运输到肾脏排出,所以b端尿素含量较高;氧气和二氧化碳也是通过血液循环运输的,氧气参与组织细胞的代谢,二氧化碳则是代谢产物,所以b端氧气浓度较低,二氧化碳浓度较高。(2)(3)饭后一段时间,由于机体对食物进行了消化吸收,血糖浓度升高,此时胰岛素含量会升高,促进血糖转化成肝糖元,造成b端葡萄糖浓度相对较低;当饥饿时,血糖浓度低,胰高血糖素含量会升高,促进肝糖元分解,使b端葡萄糖浓度升高。(4)组织细胞由于过敏反应释放组织胺后,会引起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进而引起血浆蛋白渗出进入组织液,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大于血浆渗透压,引起组织水肿;长期的营养不良会导致血浆蛋白的合成减少,血浆的相对渗透压小于组织液渗透压;肾小球的通透性增大会导致血浆蛋白进入原尿,而肾小管又不能将其重吸收,进而导致血浆的渗透压降低,造成组织液的相对渗透压大于血浆的渗透压;当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减慢时,组织液中的物质不能及时被细胞利用而累积,导致组织液渗透压升高。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