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钻孔灌注桩施工工法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科研资料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指南
? 洪水期或高潮期施工时,派专人定期测量河床面,当河床冲刷严重时,及时采取抛填砂袋或石笼的办法进行冲刷防护,以确保钢护筒有足够的入床深度和钻孔平台的整体稳定及安全。
? 因故停止钻进,孔口应加护盖。严禁钻头留在孔内,以防埋钻。
钻孔过程中,若出现钢护筒变形、坍孔、偏孔、卡钻和埋钻等现象,采取一下措施预防和补救:
? 钢护筒变形
增加钢护筒的刚度;在钢护筒底口设置加强钢板,并将其加工成刃角,减少与土体的接触面积。
? 坍孔
① 选用优质护壁泥浆,选择合理的钻进参数如泥浆性能指标、钻压、钻速等,增强泥浆护壁功能。
② 由具备丰富施工经验的技术工人操作,强调以预防为主的指导思想,避免塌孔事故的发生。
③ 根据地层状况不同选择相应的钻进方法,当钻至护筒下口附近1m时,提钻抛填粘土反复作正循环转护壁2~3次。
? 掉钻、偏斜孔
① 选择大扭矩、钻杆内径大、气举或泵吸效果好回转钻机钻孔,具有钻机扭矩大,钻杆刚度大等特点。钻孔施工中采用加扶正圈,全孔减压钻进的防斜措施,扶正圈直径比设计桩径小20cm,扶正圈的位置放在离钻头腰带5~6m处,必要时每钻进20~30m加一扶正圈,以保持钻机的导向性。
② 加强现场质量管理工作;对于特殊地质,由技术人员对工班长进行详细的施工技术交底,并传达至每一位操作人员,做到心中有数。
③ 加强机械设备的检查,尤其是钻杆螺栓、法兰盘等。
④ 严格按照要求施加配重;采用减压钻进,即钻机的主吊钩始终要承受部分钻具的重力,而孔底承受的钻压不超过钻具重力之和(扣除浮力)的80%。
- 16 -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科研资料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指南
4.3.5 成孔检测
当钻孔达到设计深度和设计要求后,采用超声波检孔器检测桩孔孔径及垂直度,保证倾斜率小于1%。采用标准测锤检测孔深及孔底沉渣厚度,经自检合格后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
4.3.6 清孔
终孔并经监理工程师检查认可后,进行清孔作业。清孔采取换浆清孔的方法,降低泥浆的相对密度、粘度、含砂率等指标,其主要目的是要清理孔内钻渣,使孔壁泥皮减薄、孔底沉渣最小。清孔时将钻头提离孔底20cm左右,钻机慢速空转,保持泥浆正常循环,同时置换泥浆。
在清孔施工过程中要注意以下事项:
? 严禁用超深成孔的方法代替清孔;在清孔排渣时,注意保持孔内水头,防止坍孔。 ? 采用优质泥浆在足够的时间,经多次循环,将孔内的悬浮的钻渣置换并沉淀出,清孔时间不少于将孔内泥浆循环三次。
? 清孔过程中的泥浆均需运至监理工程师指定的地点,尽量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 ? 当清孔泥浆指标达到比重1.06~1.10,粘度22~24S,含砂率小于0.5%,PH值为8,胶砂率大于95%,测得孔底沉渣厚度<5cm时,方可停止清孔。
? 钢筋笼安装完成后,若孔底沉淀层厚度>20cm,必须进行二次清孔;二次清孔泥浆指标要求达到比重1.06~1.10,粘度22~24S,含砂率小于0.5%,PH值为8,胶砂率大于95%,同时孔底沉渣厚度<5cm 。
4.4 钢筋笼制作与安装
4.4.1 钢筋骨架的制作
各墩基桩钢筋笼均在经过地基处理的钢筋加工厂内集中分节制作,制作采用支架成型法。钢筋笼加工支架采用3cm~4cm厚的钢板,按骨架的设计尺寸做成半圆的固定支架。在它的周围边缘按主筋的位置凿出支托主筋的凹槽。制作时将钢筋放入凹槽,然后将箍筋按设计位置放在骨架外围,绕成圆箍并与主筋点焊,直到最后加工成型。钢筋笼的长度为
- 17 -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科研资料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指南
65.2~77.1m 长度不等,为了吊装方便,根据孔深不同,钢筋笼现场分5节或6节制作,各节的长度为13.5×4+(L-54)m或13.5×5+(L-67.5)m (其中L为桩长)。钢筋笼制作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钢筋笼接头安装质量,且钢筋接头必须错开布置,接头数不超过该断面钢筋根数的50%,在孔口处进行钢筋笼对接。连接采用直螺纹接头。制好后的钢筋骨架存放在平整、干燥的场地上,底部垫高以免沾上泥土,每个钢筋骨架按照各节次序排好,并在每个节段上挂上标志牌,写明墩号、桩号、节号等,以便使用时按顺序装车运出。
钢筋笼在加工时按设计要求在钢筋笼内侧均匀对称布置3根超声波检测管。 声测管采用Φ50×3.5mm无缝钢管制作,其安装垂直度容许偏差不大于0.5%。 各管沿纵向每隔3.0m设一道定位筋,与钢筋笼焊接固定,其位置与主筋不重叠,避免影响混凝土浇筑质量。 各管路套丝后随钢筋笼的下放用管箍连接并加固焊牢接长, 接头处孔壁的过渡应圆顺光滑,伸出钢筋笼部分应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固定和加强,避免在施工过程中遭到损坏。为防止钢筋笼在起吊的过程中发生变形,每隔2.0m设置加强箍筋一道,且在钢筋笼上端均匀设置吊环或固定杆。
钢筋笼制作时的验收标准及允许偏差见表4.4.1-1。钢筋笼的制作,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要求执行,钢筋笼的加工制作要求应符合《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中的有关规定。
表4.4.1-1 钢筋笼制作时的验收标准及允许偏差
序号 1 2 3 4 5 6 7 项目 钢筋骨架长度 钢筋骨架直径 主筋间距 箍筋间距 钢筋骨架垂直度 弯起钢筋位置 保护层厚度 允许偏差 ±50 ±10 ±20 ±20 - 18 - 苏通长江公路大桥科研资料 钻孔灌注桩施工工艺指南 4.4.2 钢筋骨架的吊装、运输与下放 在护筒顶制作一定型吊装结构吊挂钢筋笼于护筒顶端。 成孔后经检孔仪器检孔验收合格,即可将钢筋笼运至现场安放入孔。钢筋笼的起吊和就位采用50T履带吊机吊装,为保证钢筋笼起吊时不变形,采用长吊索小夹角的方法减小水平分力,起吊时顶端吊点采用两根等长吊索,根部采用一根吊索,吊点处设置弦形木吊垫与钢索捆连。吊机主钩吊顶端索,副钩吊根部索,先起吊顶部吊索,后起吊根部吊索,使平卧变为斜吊,根部离开地面时,顶端吊点迅速起吊到 图4.4.2-1 86#墩钢筋笼下放示意图 90°后,拆除根部吊点及木垫垂直吊 其入孔安装(见图4.4.2-1)。钢筋骨架在整个制作、运输、吊装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变形。 钢筋笼下放过程中严格控制定位和钢筋笼接头安装质量。钢筋笼下放前在主筋及箍筋上焊接保护层钢筋以确保钢筋笼保护层厚度,下放时速度放慢防止碰撞孔壁,当下放困难时,在原因未查明之前不得强行下放。在钢筋笼的接长、安放过程中,始终保持骨架垂直;钢筋笼接长采用镦粗直螺纹连接,接头牢固可靠,同一断面接头数量不超过总根数的二分之一。钢筋笼接好后严格检查接头质量,并边下沉边割掉笼内十字撑。同时在钢筋笼顶部设置一道定位箍筋,确保了钢筋笼的定位准确。钢筋笼下放到位后,将其焊接固定,防止混凝土浇筑过程中钢筋笼上浮。 4.4.3 钢筋笼安装中应注意的问题 ? 钢筋笼成型采用胎模制造。 ? 钢筋笼入孔前,认真检查钢筋笼临时加劲十字撑是否拆除完,并注意不得将任何 - 19 -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