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教师角色的社会期待
教师应成为学生的促进者
教师即促进者是新课程下教师角色的根本变化,是教师角色转变过程中的一个飞跃与突变。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成为促进者不可能一次性整体完成,而是一个不断的生成过程。
\教师成为学生促进者\的实施要点是:
·帮助学生决定适当的学习目标,并确认和协调达到目标的最佳途径; ·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学习策略和发展元认知能力; ·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为学生提供各种便利,为学生的学习服务; ·建立一个接纳的、支持性的、宽容的课堂气氛; ·作为学习的参与者,与学生们分享自己的感情和想法; ·与学生一道寻找真理,能够承认自己的过失和错误。
教师的一种新型角色——促进者
教师在课堂上所扮演的角色直接影响着教学过程的性质和教学结果的质量。美国人本主义教育学家罗杰斯在对传统教育进行深刻批判的基础上,对教师提出了新的更加开放的要求:教师必须是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促进者\而非传统的只注重\教\的,\教师\。根据这个理论和我对\三新\教材的实践探索,我认为\促进者\的角色特别适用于新课程中的教师。
以下就是\促进者\这种角色的几个特点。
1.积极地旁观。俗话说,旁观者清。学生在进行自主的实验或讨论时,教师并不是清闲的,他(她)要积极地看,积极地昕,设身处地地感受学生所作所为,所思所想,随时掌握课堂中的各种情况,考虑下一步如何指导学生学习o一个好的旁观者是积极地旁观,而不直接参与所观察的事件之中o直接参与就意味着干涉,而积极的旁观者应该遵守\不干涉\的原则。
2.给学生以心理上的支持,创造良好的学习气氛。不干涉原则并不是禁止教师对学生进行控制,而是用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或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的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使课堂更加生气盎然。教师的基本作用是创造出一种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情境。在实验失败或讨论出错时,教师要做的不是责备,或任由同学取笑,而是理解和鼓励。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个有安全感的学习氛围,使他们敢于行动,继续不断地探索和思考。在课堂上,促进者应更像是学生的朋友和知己,是学生最可信赖的心理支持源。师生之间有了这种温暖的个人关系,一个生机勃勃的学习气氛就形成了。
3.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律能力。从以上几点来看,学生课堂上的自由是很多的。但是,当教师以一个促进者的角色出现时,并不是一味地给学生更多的自由(这样会造成散漫的课堂),而是同时也注重教育学生遵守纪律,与他人友好相处,培养合作精神——这也是德育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曾强调:\只有对能自律的人,能负责的人,我们才能说,就按你说的去做吧,那样可能是对的\。教会学生自律并不会妨碍他们创造性的发挥,而只会促进他们的学习。因为只有在学生自律的基础上,才能保证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
综上所述,教师作为促进者的关键在于如何促进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够自己去实验、观察、探究、研讨,使他们的身心全部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样的课堂才能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要成为研究者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如果你想让教师的劳动能够给教师带来乐趣,使天天上课不至于变成一种单调乏味的义务,那你就应当引导每一位教师走上从事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事实上,每一位教师都有能力对自己的教学行为加以反思、研究与改进,提出最贴切的改进意见。与外来研究者相比,教师处在一个极其有利的研究位置上,有最佳的研究机会。在教学实践中,教师对教学情境中的问题,有着自己的经验化的处理方式。对此教师也在不断地进行审视,以适应社会和教育的发展。这个过程是教师对自己行为的分析与研究的过程。新课程的出现,使教育情境中的问题增多并变得复杂,\教师即研究者\这一要求在新课程背景下尤为重要。教师应学会判断教育行为的合理性和有效性,逐步养成自我反思、设计教育教学行为的习惯和从事行动研究的意识和能力。
教师角色的适应与发展
新课程的实施,教师需要探讨两个方面问题:一是探讨新角色的适应问题;二是探讨教师新角色的发展问题。新课程的实施与原有的教育环境、教育观念、评价标准、教育者自身的条件等都可能存在着矛盾与冲突,因此在新课程推行的初期,教师将面临许多困难与障碍,适应就是要解决这些问题。同时,新课程为教师角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和条件,有助于教师专业意识和专业水平的提升。教师角色的发展必须有切实可行的规划,教师必须学会制定这些规划。
教师角色发展规划要点
1.新课程为教师角色发展所提供的条件
教师角色的功能与它所存在的教育环境有关。原有教师角色的存在有其课程原因,而新课程为教师的角色生长提供了促进条件。教师认识与分析这些条化有助于自己与传统的角色分离,建立新的角色。从教育环境变化入手可以帮助参与者了解教师角色转变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在新课程的理念与教师角色的转变二者之间建立起联系。
引发教师角色变化的条件有:
(1)学校职能的变化:学校适应学生的发展,而不是学生适应学校的要求; (2)教师评价的变化:建立发展性教师评价体系,以教师自评为主; (3)学习方式的变化:主动参与、乐于探究、交流合作; (4)课程资源的变化:课程资源由学校扩大到社区;
(5)关注学生范围的变化: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态度情感与价值观。 2.教师角色发展的-假趋势
·在教学过程中更多地履行多样化的职能,更多地承担组织教学的责任; ·从一味强调知识的传授转向着重组织学生的学习,并最大限度地开发社区内部新的知识资源;
·注重学习的个性化,改进师生关系;
·实现教师之间更为广泛的合作,改进教师与教师的关系; ·更广泛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掌握必须的知识与技能;
·更密切地与家长和其他社区成员合作,更经常地参与社区生活; ·更广泛地参加校内服务与课外活动。 3.教师角色发展规划的要点
职业发展是一个终生的、整体的、全面的、个别而持续的循环过程,它牵涉到个人的、组织的、外在环境等错综复杂的因素。各因素如果能够有效地加以统合,教师职业发展的道路将会更为顺畅,成功的机会也会更大。教师制定发展规划应注意如下要点:(1)认识自我并评估时间与空间环境;(2)分析相关资料,审视发展机会;(3)确立发展目标与行动策略;(4)按目标逐步执行;(5)评价发展计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