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2018年中考物理各章复习题(精编培优)

2018年中考物理各章复习题(精编培优)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5 21:28:56

的问题是: ; (2)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调整到 上;

(3)如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 (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像;

(4)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填“左”或“右”)移动;

(5)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80 11.5 2 60 12 3 30 15 4 20 20 5 15 30 6 10 40 通过观察数据,可知第 次数据是编造的;

(6)晓红同学在实验过程中,中指的指尖触摸到凸透镜的一小部分。在光屏上 (填“有”或“没有”) 晓红同学指尖清晰的像。

热现象

30.科学探究需要进行实验,在取得数据和事实后,再进行分析和推理,因此,在科学探究中我们需要区分事实与推论.下列叙述是事实或推论的是( )

①在气体扩散实验中,抽去玻璃板后,红棕色的NO2气体进入到空气中 ②在液体扩散实验中,红墨水滴入热水,热水很快变红 ③扩散现象表明,一切物质的分子都在不停地做无规则运动 ④温度越高,分子的无规则运动越剧烈.

A.①②是事实,③④是推论 B.①②④是事实,③是推论 C.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D.③④是事实,①②是推论

31.小明从冰箱冷冻室中取出几个冰块,放入盛有常温矿泉水的杯中,过一会儿,他用吸管搅动冰块,发现这几个冰块“粘到一起了”,如图所示,其主要成因是( ) A.水的比热容较大 B.水的凝固 C.水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 D.水的汽化

32.用细线绑住干净的玻璃板,将玻璃板吊在弹簧测力计的下面,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1;又使玻璃板水平接触水面,然后稍稍用力向上拉玻璃板,且没有离开水面,如图所示,测力计示数为F2;再将玻璃板慢慢浸没在水中,玻璃板没有接触杯底,静止时测力计示数为F3。则( )

A.F2 > F1 > F3 B.F1 > F2 > F3 C.F2 > F1 = F3 D.F1 = F2 = F3

5

33.酒精灯对烧杯中一定质量0℃的冰水混合物加热,至沸腾后继续加热一段时间。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冰水混合状态,冰和水的总内能不变 B.温度升高过程中,烧杯中水的机械能增加 C.温度升高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不变 D.沸腾过程中,烧杯中水的内能减少 34.(多选题)下列几种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给冰加热,冰的温度一定升高

B.把5℃的水放入0℃的房间,水将会结冰 C.冰棒周围的“白气”,是冰升华形成的水蒸气

D.冬天户外的水管容易冻裂,是由于水结成冰后体积变大的缘故 35.对下列说法判断正误

(1)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 (2)0℃的冰熔化成0℃的水内能不变( )

(3)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 (4)热传递过程中,内能大的物体放出热量( ) (5)物体内能减少,温度一定降低( )

(6)燃料的热值越大,燃烧时放出的热量越多( ) (7)物体吸收热量,温度不一定升高( )

(8)发生热传递时,热量总是从高温物体传递给低温物体 ( ) (9)夏天在室内洒水降温,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性质( ) (10)物体温度越高,含有的热量越多 ( )

(11)塑料吸盘能牢牢吸在坡璃上,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 )

(12)热胀冷缩的常识告诉我们,物体温度升高时,体积一定变大( ) (13)温度高的物体内能大( )

(14)摩擦生热的“热”指的是“热量”( ) (15)做功和热传递在改变物体内能上是等效的( )

36.为了监控车辆是否超速,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测速原理如图所示,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被测车辆的速度。如果某次检测车速时,第一次从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3秒,第二次从发出至收到超声波信号用了0.6秒,两次信号发出的时间间隔是2秒,则汽车速度 是 米/秒。(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37.一辆有动力驱动的小车上有一水平放置的弹簧,其左端固定在小车上相连,设在某一段时间内小球与小车相对静止且弹簧处于压缩状态,若忽略

小球与小车间的摩擦力,则在此段时间内小车可能是向右 运动或者向左 运动(填“加速”、“减速”或“匀速”)

6

38.物理老师在实验室做“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演示实验:图8甲所示的是由粗细不同的三节塑料管A、B、

C连接而成的装置,三节管中分别接有三个相同传感器的探头,传感器与电脑相连。老师将抽气机与C管右端相

连后开始抽气,电脑绘制出的三节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p-t图像如图8乙所示。则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抽气过程中,三节管中的气体流速相同 B.实验室的大气压为101.0kPa C.0~4s,C管中的气体压强变化最大

D.图像③是A管中的气体压强随时间变化的图像

39.如图所示,两端开口的U型玻璃管竖直放置,底部带有一个阀门K,右管横截面积是左管的两倍,当阀门K关闭时,左、右管中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和2h,现将阀门K打开,液面稳定时,左管水面上升的距离是

A.h B.h C.h D.h

40.如图4所示,水平面上的两个圆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现在两容器中分别抽去部分液体,抽去液体后,使两容器中液体的高度均为h。若此时甲、乙剩余部分液体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则两容器中甲、乙液体原先对容器底部的压强p甲、p乙和压力F甲、F乙的关系是

A.p甲<p乙, F甲>F乙 B.p甲<p乙, F甲<F乙 C.p甲>p乙, F甲>F乙 D.p甲>p乙, F甲<F乙

41.已知甲、乙两个薄壁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积为S甲和S乙,且S甲<S乙,先将两种不同液体分别倒入甲、乙容器中且使两容器底受到液体的压强相等。再将两容器中的液体全部交换倒入对方容器中,液体没有溢出。设两容器底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P甲和△P乙,则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甲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P甲一定小于△P乙B.乙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P甲可能小于△P乙 C.甲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增大,△P甲一定大于△P乙D.乙底受到液体的压强减小,△P甲可能等于△P乙

42.学习了“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后,为了解决“H”形地下通道中过道的通风问题,同学们设计了图9所示的几种方案。图中黑色部分为墙面凸出部分,“M”为安装在过道顶的换气扇,其中既有效又节能的是( )

43.某科学实验小组利用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⑴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⑵如图所示,用细尼龙绳拴住注射器活塞的颈部,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刚被拉动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9N。

⑶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全部刻度的长度为 cm,计算出活塞的横截面积。 ⑷计算得到大气压强的数值为 Pa。

7

⑸同学们发现实验误差较大,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① ②

44.有一根粗细均匀,重力不能忽略的不等臂杠杆,如果在杠杆两端分别悬挂铁块,空气中杠杆恰能保持平衡,如图所示。现在把杠杆两端所悬铁块同时浸没于水中,则杠杆将 A 仍处于平衡; B 失去平衡,左端上翘;

C 失去平衡,右端上翘 D 以上情况都有可能。

45. 如图所示,斜面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木块A放在其粗糙的斜面上,用一个沿斜面

向上的力拉木块A,在拉力F的作用下,木块A和斜面体B保持相对静止一起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地面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一定为F B.B对A的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斜面向下 C.地面对B的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为F D.B对A的摩擦力的方向可能沿斜面向上

46.如图所示,一根粗细均匀的玻璃管竖直插在水银槽中,管中水银柱长H,管中水

银柱上方有空气,管上方用测力计挂于天花板,示数F。现大气压变大,则 A H变大,F变大 B H变小,F变小 C H变大,F变小 D H变小,F变大 47. 重力8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方向水平向右的拉力F1作用下,在水平面上以2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撤去拉力F1,物体静止后,改用方向水平向左,大小为30N的拉力F2使物体向左运动10m,在力F2作用过程中

A.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大小为30N B.物体运动的速度大小仍为2m/s C.拉力F2做的功为300J D.重力做的功为800J

48.心电图仪通过一系列的传感手段,可将与人心跳对应的生物电流情况记录在匀速运动的坐标纸上。医生通过心电图,可以了解到被检者心跳的情况,例如,测量相邻两波峰的时间间隔,便可计算出1 min内心脏跳动的次数(即心率)。同一台心电图仪正常工作时测得待检者甲、乙的心电图分别如图甲、乙所示。若医生测量时记下被检者甲的心率为60次/ min。则乙的心率为 。 49.体育课上,小明匀速爬杆,小刚匀速爬绳。有关他们受到的摩擦力,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A.因为爬杆时手握杆的压力大,所以小明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B.因为绳子粗糙,所以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C.若小明的体重大,则他受到的摩擦力一定大 D.小明和小刚受到的摩擦力一定相等

磁现象

50..对图所示的四个实验装置,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A.图甲可用来演示电磁感应现象 B.图乙可用来演示磁场对电流的作用

C.图丙可用来演示电流的磁效应

D.图丁可用来演示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8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的问题是: ; (2)实验前,必须将烛焰、光屏的中心和凸透镜的光心调整到 上; (3)如图所示,烛焰能在光屏上形成清晰的像,此像是倒立、 的实像。如果此时撤去光屏,人眼在图示位置 (填“能”或“不能”)直接看到烛焰的像; (4)在图中,保持凸透镜的位置不变,如果蜡烛向左移动,为了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像,光屏应该向 (填“左”或“右”)移动; (5)依次改变蜡烛的位置,移动光屏,直到找到清晰的像。记录的数据如表所示: 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1 80 11.5 2 60 12 3 30 15 4 20 20 5 15 30 6 10 40 通过观察数据,可知第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