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现代企业管理方法作业(电大网上形考作业答案)
专门的培训,使他们能够按照标准的工作方法进行操作,大大提高了劳动效率。(3)真诚地与工人们合作,确保劳资双方都能从生产效率中获益。(4)明确管理者和工人各自的责任,实现管理工作和操作工作的分工。科学管理的目的是要使凭经验的传统管理转变成为科学管理,它使劳资双方关注的焦点从盈余的分配比例,转移到通过共同努力使双方同时获益。科学管理理论是管理思想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碑,它使管理成为科学。标准成本控制方法是根据科学管理理论确立的。要达到最高的工作效率,就要应科学的、标准化的管理方法代替经验管理。标准成本控制方法首先确定标准作业和标准工时,按照标准工时确定工人的标准报酬量,以次确定标准成本,然后将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进行比较,计算差异、分析产生差异的原应并进行处理。这是成本计划与成本控制相结合的一种方法。运用标准成本控制方法便于编制成本预算,从而有效地控制成本;便于提供例外管理的数据;便于进行价格决策;便于协调各个部门的工作;提供了评价业绩确定存货及销货成本的依据,还能够简化帐务处理程序。得分:
29. 绩效考评由哪几部分组成?
答:绩效考评一般包含三个组成部分:1、绩效定义。绩效定义对于员工来说就是确定了他们的行为方向和所要到达的目标,同时也是考核标准,这是进行绩效考评的关键和基础。对于绩效的定义应该是全面综合性的指标,并与企业战略确定的方向一致,一面员工的努力方向有所偏差。2、绩效考评。在绩效定义的基础上制定出一个健全合理的考评方案并实施。考评方案包括考评的内容、方法、程序、组织者、考评结果的统计处理等。3、绩效反馈。即向考评的员工反馈考评结果。通过反馈可以使上下级之间就员工的工作情况进行沟通,对不足之处提出针对性的改善措施。得分: 30. 简述控制的特点
答:(1)控制具有整体性。包含两层含义:一是完成计划的参与控制是组织全体成员的共同任务,二是受控对象是组织的各个方面。(2)控制具有动态性。控制应根据外部环境及内部条件随时都在发生变化,即使调整控制标准和方法,以提高控制的适应性和有效性。(3)控制主要是对人的控制。组织的各项工作都要靠人来完成,控制首先是对人的控制。(4)控制是提高职工工作能力的重要手段。控制不仅仅是监督,更重要的是指导、帮助以及员工的参与。通过参与控制工作,可以有效的提高职工的工作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得分: 31. 简述戴明的质量管理思想。
戴明博士是世界著名的质量管理专家。戴明提出,管理团队在组织内部实施质量管理时,应首先考虑14个方面,称“戴明十四要点”,是20世纪全面质量管理的重要理论基础。这十四点为:创造产品与服务改善的恒久目的;采纳新的哲学,必须绝对不容忍粗劣的原料,不良的操作,有瑕疵的产品和松散的服务;停止依靠大批量检验来达到质量标准,正确的做法,是改良生产过程;废除“价低者得”的做法,价格本身并无意义,只是相对于质量才有意义;不断地及永不间断地改进生产及服务系统;建立现代的岗位培训方法;建立现代的督导方法;驱走恐惧心理;打破部门之间的围墙;取消对员工发出计量化的目标,但公司本身却要有这样的一个目标:永不间歇地改进;取消工作标准及数量化的定额,定额把焦点放在数量,而非质量;消除妨碍基层员工工作尊严的因素,同时消除不知什么是好的工作表现;建立严谨的教育及培训计划;创造一个每天都推动以上13项的高层管理结构。此外,戴明最早提出了PDCA循环的概念,又称“戴明环”。PDCA循环是能使任何一项活动有效进行的一种合乎逻辑的工作程序,特别是在质量管理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P、D、C、A四个字母所代表的意义分别为:P(plan)-计划;D(do)—执行;C(check)-检查;A(action)-行动(或处理)。戴明学说反映了全面质量管理的全面性,说明了质量管理与改善并不是个别部门的事,而是需要由最高管理层领导和推动才可奏效。戴明说的核心可以概括为:高层管理的决心及参与;群策群力的团队精神;通过教育来提高质量意识;质量改良的技术训练;制定衡
量质量的尺度标准;对质量成本的分析表认识;不断的改进运动以及各级员工的参与。得分: 32. 简述构成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之间的关系。
答:组织文化的三个层面是紧密联系的,它们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构成组织文化的完整体系。(1)精神层次决定了制度层和物质层。精神层是组织文化中相对稳定的层次,它决定了制度层和物质层,有什么样的精神层就有什么样的制度层和物质层。(2)制度层是精神层和物质层的中介。精神层直接影响到制度层,并通过制度层影响物质层。(3)物质层和制度层是精神层的外在体现。精神层虽然决定着物质层和制度层,但精神具有隐性的特征,必须通过一定的表现形式来体现。物质层和制度层以其外在形式体现了组织文化的水平、规模和特色,体现了组织特有的组织哲学、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内容。得分: ——论述题——
33. 某公司在外地设立了若干分公司,结果互相争夺市场,争相压价,使公司整体效益受损。从管理职能角度分析,该企业管理存在什么问题?如何解决?
答:1、管理最基本的职能有计划、组织、领导与控制。各分公司之间的恶性竞争致使公司整体利益受损,主要是公司的计划、组织、领导和控制存在问题。2、计划指明了组织前进的方向,协调所有成员的行动;通过计划展望未来,可以考虑环境变化的影响,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通过计划合理组织组织内外部的资源,保证组织以最经济的条件实现;计划还为控制提供了标准,通过绩效与目标进行比较、发现重大偏差、采取错失纠正、使目标得以实现。总公司首先应该确定完善的市场分配、价格制定、资源配置等计划,各分公司也应制订相应的计划以避免内部竞争得出现。3、组织职能通过建立组织结构,确定职能、指责和职权,队组织成员确定职位、明确职责、交流信息、协调工作,将组织内各个要素连接成一个有机整体,综合发挥人、财、物、信息等资源的效用,高效率地实现组织目标。该公司问题正是组织混乱,分公司各自为政,交流协调不足,责权不明所致。总公司应该从三个方面着手重新整合组织职能:先把总任务分解成一个个具体任务;然后把任务分配给各部门;最后对各部门的管理者授权。4、领导的目的就是统一人们的思想和行动,激励每个成员自觉得为实现企业的目标而努力。各分公司虽然同属一家,但内部目标还是存在差异,如果领导部还必然产生内部人竞争的现象。总公司应加强领导职能,指导分公司行为,奖励有利于公司整体利益的行为,选择有效的沟通渠道解决部门和员工之间的冲突,营造真正为公司整体利益而努力的组织氛围。5、管理的控制职能就是时时监控企业行为,将实际表现与预先设定的目标比较,及时采取错失纠正偏差。这种控制应贯穿在整个管理过程中。该公司出现的内部竞争应该早有表现,公司控制不力,没有及早采取措施纠正,致使问题扩大,损害了公司整体利益。得分:
34. 某企业生产某产品的固定成本为600万元,单件可变成本为150元,产品零售价为180元。试求其盈亏平衡点时产量和目标利润为30万元时的产量。如果企业产销量达到22万件,该企业的实际利润(或亏损)是多少? 答:1、亏平衡点为:Q*=F/(P-V),故上述企业应是:Q*=6000000/(180-150)=6000000/30=20万件,所以,上述企业的平衡盈亏点应是20万件。
2、因企业利润应是:Q=(F+∏)/(P-V),故上述企业的30万利润应是:Q=(6000000+300000)/(180-150)=6300000/30=21万件,所以,上述企业实现30万利润需生产21万件。 3、因企业产量为22万件,需∏=P×Q-(F+V×Q)=(P-V)×Q-F,故∏=(180-150)×220000-6000000=30×220000-6000000=6600000-6000000=60万元,所以,上述企业如果生产22万件,产生的利润为60万元。得分: 作业评语:
——单项选择题——
1. 管理的目标可以用以下方法衡量( ) A: 管理水平
B: 资源利用的效率
C: 组织目标实现的完美程度和效率、效果 D: 组织产出的数量和质量 参考答案:C
2. ( )认为“决策是管理的心脏,管理是由一系列决策组成的,管理就是决策”。 A: 西蒙 B: 德鲁克 C: 奥斯本 D: 甘特 参考答案:A
3. 下列组织结构类型中,不属于以分权为主要特征的类型是( )。 A: H型结构 B: M型结构 C: u型结构 D: 矩阵制结构 参考答案:C
4. 当处理冲突所带来的潜在破坏性可能超过冲突解决后所获得的利益时,应当采取( )策略。 A: 回避 B: 迁就 C: 强制 D: 合作 参考答案:C
5. 根据设计的生产能力确定机器的产出标准属于( ) A: 统计标准 B: 经验标准 C: 定性标准 D: 收益标准 参考答案:D
6. 在开发分析能力、综合能力和评价能力时,( )比较合适。 A: 行为法 B: 结果法 C: 特性法 D: 尺度法 参考答案:C
7. 在库存物资中( )
A: 独立需求物资和相关需求物资是通过预测确定的 B: 独立需求不取决于其他产品的需求 C: 对汽车轮胎的需求屑于独立需求 D: 对商品包装袋的需求属于独立需求 参考答案:B
8. 随机抽样技术一般有,简单随机抽样技术、分群随机抽样技术、分层随机抽样技术和( ) A: 标准随机抽样技术 B: 非标准随机抽样技术 C: 等距离随机抽样技术 D: 分类随机抽样技术 参考答案:C
9. 在追加资本结构决策中,选择( )最低的筹资组合。 A: 加权平均资本成本 B: 债务资本成本 C: 权益资本成本 D: 边际资本成本 参考答案:A
10. 对信息的捕捉、创建和存储( ) A: 是信息管理的一项非主要的工作 B: 只需要键盘、鼠标工具
C: 不包括客户在A1u机上的操作 D: 包括企业的自动订单登记系统 参考答案:D
——多项选择题——
11. 组织为什么要制定计划呢?( )
A: 协调组织的成员向着同一个目标努力
B: 考虑未来环境的变化,减少未来的不确定性 C: 优化配置内部资源,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 D: 通过设定目标和标准为控制提供了依据
E: 无论情况怎样变化,坚持原有计划目标不动摇 参考答案:ABD
12. 风险型决策方法又称随机型决策方法,需具备以下条件( ) A: 存在着一个明确的目标 B: 存在着两个以上备选方案 C: 存在自然状态
D: 不同方案在不同自然状态下的损益可以计算 E: 自然状态的概率可以估计出来 参考答案:ABCDE
13. 属于组织文化精神层(观念层)的有( )。 A: 组织最高目标 B: 组织哲学
C: 组织核心价值观 D: 组织精神
E: 组织风气和组织道德 参考答案:ABCDE
14. 外部招聘的优势在于( )
A: 由于职位渗漏,可以出现较多的升职机会 B: 有利于开阔工作思路
C: 有利于调动被企业职工的积极性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