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0年安徽省芜湖市中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0年安徽省芜湖市初中毕业升学考试
语 文 试 题
一、积累与运用(25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笨拙 (zhuó) 酝酿(niàng) ..B、憔悴(cuì) .D、慷慨(kǎi) .A、引经据典 B、锋芒必露 C、鳞次栉比 D、相形见绌
绽放(zhàn) .C、哽咽(yàn) 阔绰(chuò) ..
挑大梁(tiǎo) .
孺子牛(rú) .
背黑锅(bèi) .应声虫(yīng) .
一泻千里(xiè) .
令人窒息(zhì) .锲而不舍(qiè) .
惟妙惟肖(xiào) .
卑鄙(bì)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2分)
不知所错 奄奄一息 怡然自得 眼花潦乱
吊胃口 放冷箭 敲竹杠 拌脚石
消声匿迹 通霄达旦 川流不息 三顾茅庐
3、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2分)
A、《甄嬛传》这部电视剧情节跌宕起伏,抑扬顿挫,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
B、张金枝还是个驾驶技术不熟练的新手,竟敢在公路上超速行驶,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
C、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之际,海内外五万多名清华学子重回母校,追忆青春岁月,共享天伦之乐。 ....
D、看了尼克斯队和湖人队的精彩比赛,几个球迷正在津津有味地谈论着林书豪的惊人....表现。
4、文学常识(4分)
①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苏洵、苏轼、苏辙“三父子”是宋代著名的文学家,都属于“唐宋八大家”。
B、《范进中举》选自清代小说家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故事抨击了对读书人进行精神迫害的封建科举制度,同时也反映了当时世态的炎凉。
C、我国现代文学家鲁迅在作品中塑造了很多著名人物形象,其中藤野先生、闰土、孔乙己都是其小说集《呐喊》中的人物。
D、《我的叔叔于勒》选自短篇小说集《羊脂球》,作者是法国著名的小说家莫泊桑。 ②下列与《水浒传》中宋江相关的两个情节是( )(2分)
A、三气周公瑾 B、三进大观园 C、三打祝家庄 D、三碗不过冈 E、三败高太尉 F、三英战吕布 G、桃园三结义 5、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新年伊始,两位中国文化名人——韩寒和方舟子就掀起了激烈的论战。 B、北京金隅队夺冠后,主教练闵鹿蕾激动地说:“这个球队可以没有我,但绝不能没有马布里”!
C、近日,农民工输入大省广东和农民工输出大省河南的省委书记,都提出将适时取消《农民工》称谓。
D、高雅艺术走进德州,《红色娘子军》、《天鹅湖》……等经典剧目把德州观众带入美妙的芭蕾世界。
6、下面这段文字有三句话,各有一处语病,请任选两处加以修改。(在答案卷上写明改法即可)(2分)
①记者从德州市公交公司了解到,德州首批100辆天然气公交车已于1月20日持续“上岗”。②公交车改油为气,利用的是天然气安全可靠、经济环保。③天然气公交车与燃油车相比,二氧化碳排放量下降近20%左右,这有利于推进我市的生态建设。 7、填空(5分)
① ,思而不学则殆。 ②长风破浪会有时, 。
③李后主说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同样是写愁,李清照却把它搬上了船,她这样写道: , 。 ④站在江边,微风轻拂,江水浩淼,波平浪静,一叶白帆悠然地飘荡在江面上,恰似王湾《次北固山下》中“ , ”的美景。
⑤写出与“高度决定视野,角度改变观念”的哲理意蕴基本吻合的一句古诗(扣住1句即可):
8、综合性学习(6分)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答题。
【材料一】微博是一种网络技术应用。它篇幅短小,每条不
超过l40个字,甚至可以三言两语。它代表了个人最真实的即时言论,人们可以用微博发布信息、发表评论、讨论问题、转发跟帖。无论是用电脑还是用手机,只要能上网,人们就可以像发短信一样发微博,非常方便。
【材料二】2012年,新浪微博注册用户已经突破3亿大关。在微博上“人人都有麦克风”,普通人用微博维权,用微博问政;政府也开通微博,了解民意。微博正释放着它推进社会生活各个领域发生变革的巨大潜能。
(1)从【材料一】中摘录出4个能概括“微博”主要特点的词语。(2分) (2)结合两则材料的内容,写出右边这幅画的寓意。(2分)
【材料三】2012年2月初,从事活熊取胆的福建药企“归真堂”谋求上市,引发网友以及亚洲动物基金的声讨,72位名人声援支持。2月16日,中药协出面给归真堂说情,会长房书亭公开表示,活熊取胆,非但不痛,还很舒服的言论,更是令网友愤慨不已。 (3)请结合【材料三】的内容,写一条微博,表达你的看法。
二、阅读理解(45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9—27题。
山房春事二首(其二)
唐·岑参
梁园日暮乱飞鸦,极目萧条三两家。
庭树不知人去尽,春来还发旧时花。
【注】梁园:在今河南商丘县东,西汉梁孝王刘武所建,曾经繁盛一时。
9、用生动的语言描绘一下一二句的景象。(2分)
10、诗的后两句,看似与前两句不协调,却深得后人赞许。请对这两句诗作简要赏析。(2分)
11、这是一首七言 ,作者岑参是唐代著名 诗人。(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小石潭记》 12、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以其境过清 ..13、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14、作者开头说“乐”,为什么最后又写“悄怆幽邃”?(3分)
李离者,晋文公之理也。过听杀人,自拘当死。文公曰:“官有贵贱,罚有轻重。下吏有过,非子之罪也。”李离曰:“臣居官为长,不与吏让位;受禄为多,不与下分利。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辞不受令。文公曰:“子则自以为有罪,寡人亦有罪邪?”李离曰:“理有法,失刑当刑,失死当死。公以臣能听微决疑,故使为理。今过听杀人,罪当死。”遂不受令,伏剑而死。
——《史记·循吏列传》
【注】①理:司法长官。 ②过:失误。③当:判罪。④傅:同“附”,指转嫁
④
①
②
③
15、解释下面加点的词。(2分)
①臣居官为长 ②遂不受令 ..16、翻译下面的句子。(2分)
今过听杀人,傅其罪下吏,非所闻也。
17、从文中可以看出李离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对李离的殉法有什么看法?(3分)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