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500t冷库毕业设计
20C。
? 保温材料的导热系数 (w/(m.0c))
? 保温层外表面的对流放热系数(w/(m.0c))一般取8.141(w/(m.0c)) 可知低压循环桶隔热层厚度为95mm。 验证:由公式lnD12x0.04731?10?(?1) D28.14131?21.5D1ln2?0.04731?10D12?t2?t1(?1)=0.04 =730×0.3=220.1 (?1)=
8.14131?21.5D2?t2?t3220.1大于0.04
因而隔热保温层厚度的确定是合理的。
2 . 高温回气管 由其直径为D70的管子,查制冷工艺保温层厚度计算图可确定其保温层厚度为65 mm。隔热材料采用聚氨脂
验证:D1lnD12?t2?t1(?1)=0.04 =70+130=200
D2?t2?t3200大于0.04因而隔热保温层厚度的确定是合理的。 3.吸气管
隔热材料采用聚氨脂,由其直径为D108的管子,查制冷工艺保温层厚度计算图可确定其保温层厚度为75mm。
验证:D1ln合理。
4低压供液管 其隔热材料采用聚氨脂,由其直径为D38的管子,查制冷工艺保温层厚度计算图可确定其保温层厚度为60mm。
验证:D1lnD12?t2?t1(?1)=0.04 =225.2
D2?t2?t3D12?t2?t1(?1)=0.04 =224.2
D2?t2?t3通过验证是合理的
25
结束语
本工程设计历时五周,在这五周的毕业设计过程中,相培老师的耐心指导使我学到了很多知识,各同学的互相帮助,也使我的毕业设计更加完善,在此感谢相陪老师,感谢那些关心我,帮助我的同学们。
在此设计中,我体会很多,并掌握了冷库设计中的方法,思路等过程,对冷库设计中一些应该注意的问题也深深的印在脑海中,这给我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通过设计中与老师同学们的相互协作沟通,增强了我们团队协作精神。
由于本次设计时间仓促,我又是初次进行设计,设计中难免有不足之处,诚望各位老师给我加以指正,使我在以后的设计中更加完善,如有错的地方,还请给位老师谅解。
致谢
这次毕业设计我选择了冷库制冷系统这一课题主要是出于我对制冷这方面的兴趣。在设计过程
中,我借阅了很多的参考资料,通过仔细阅读参考资料,按照步骤来完成我们的设计。
当然,设计过程中,我也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使得我们难以前进。经过仔细地钻研和老师同学们的热心帮助,这些问题大都得到了解决。我还从这次设计中深深地感觉到,任何设计都不像想象中的那么容易,实际工程中的设计更是如此。这就需要我继续丰富我的知识。
在此对曾经帮助过我的指导老师和同学们表示感谢!
26
参考文献
【1】孙秀请 制冷工艺设计实训教程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2】郭庆堂 实用制冷工程手册 【3】张萍 制冷工艺设计 【4】尉迟斌 实用制冷与空调工程手册【5】收集版本 冷库设计规范 【6】田国庆 制冷原理 【7】刘学浩 食品冷冻学 【8】付小平 空调技术 【9】李钰 果蔬贮藏生理及气调技术【10】商业部冷藏加工企业管理局编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 中国计划出版社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北京 中国商业出版社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
中国财经出版社
冷库制冷技术 中国财经出版社2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