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金溪一中、余江一中等五市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需要非遗传承人有创新能力,更需要大众提高文化修养,提升审美趣味这些内容。
8.AE【解析】B项,旨在引起广大众和非遗传承人的重视不当,应该足引起政府的重视。C项,也含蓄地批评了大众对非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不当,材料二没有批评大众的意思。D项,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不当,材料一提出的问题较多,材料二和材料二只足从一个角度探寻出路,没有给出所有问题的解决办法。(答对一项2分,两项5分)
9.政府推进立法工作,增加保护经费;加强对非遗传承人的培养,非遗传承人也要坚守传统文化,并创新传统手艺及经营方式;借助现代传播手段,吸引大众;要有更多社会力量投入非遗保护中。(答对每点1分,总分4分)
10.C【解析】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藉,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句意为:户口簿上累积弊端,富户大多隐瞒漏报,贫弱户困于重复缴纳(赋税),叶衡把民户定为九等,从五等以下除去他们的名籍,而把他们应缴纳的份额均摊给上四等的民户,贫穷的人顿时得救。
11.B【解析】B项户部隶属于尚书省。三谷的中书省,负责秉承呈帝旨意起草诏敕,长宫为中书令;尚书省,总领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拥有领导、监替中央行政部门及地方府、州、县官的权利,长官为尚书令:门下省,负责纠核朝臣奏章,复审中书诏敕,长官为侍中。
12.B【解析】B项收取租税说法错误,应该是免除租税。文中说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蠲租税,蠲意为免除。 13.(1)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番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发:打开;储蓄:存储积蓄:缓急:偏义复词,紧急;可……耶:反问语气;句意各1分)
(2)管理(盐锅的)生火灭火,核査盐灶的多少,盐户的本钱按时发给他们,盐聚集(得多了)按时收购。(司:管理:稽:稽查,核查;以时:按时;委积:聚集,堆积:句意各1分)
【参考译文】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及第,调任福州宁德县主簿,代理县尉。因捕获盐寇改官,任临安府于潜县县令。户口簿上累积弊端,富户大多隐瞒漏报,贫弱户困于重复缴纳(赋税),叶衡把民户定为九等,从五等以下除去他们的名籍,而把他们应缴纳的份额均摊给上四等的民户,贫穷的人顿时得救。征收科税定下期限在县衙门口张榜(公布),让里正告诉百姓,不派一个官吏而赋税自然收足。治绩成为各县中最好的,郡长官把他的政绩向皇上报告。
提升为常州知州。当时发大水造成灾荒,叶衡开仓煮粥给饥民吃。有人说常平仓不可以轻易打开,叶衡说:储蓄粮食正是预备紧急的事情,怎可看着百姓挨饿而不救助呢?瘟疫大起,叶衡单人独骑命令医生跟随自己,到处访问疾苦,救活的人很多。官府发文让晋陵县丞李孟坚代理无锡县县令,治理有声誉,叶衡向皇上推荐,就授为秀州知州。
叶衡授任太府少卿。合肥临湖边有圩田四十里,叶衡上奏说:招募百姓耕种,每年可收谷数十万,免除租税,二三年后田地定下规模,仿照营田方式,公家私人各收一半。皇上听从了他。
叶衡授任户部侍郎。当时盐税亏欠很多,叶衡上奏说:近年来赋税收入没有增加,是私商贩盐妨害了它,应从煮盐的地方就加以管制,管理盐锅的生火灭火,核查盐灶的多少,盐户的本钱按时发给他们,盐出得多了按时收购,选廉洁能干的官吏访察他们,私贩自然会绝迹。于是任命了措置官三人。
叶衡遭逢母丧。复职后授任枢密都承旨。上奏马政的弊端,应当命令每一个统制分头管
领马匹若干,到年底计算马匹数目排定优劣。李垕应贤良方正科对策时,近于亢直敢言,列入第四等,叶衡上奏说:陛下赦免他的狂妄而选取他的忠诚,足以显示陛下包容谏言的隆盛。于是赐李垕制科出身。有人进言江、淮兵士名籍作伪泛滥,下诏让叶衡考察检视,赐给他袍带、鞍马、弓箭,并且命叶衡处理安置民兵,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的要点。叶衡办完事入朝觐见皇上,皇上当时驾临偏殿检阅武士,召叶衡参与观礼,赐他酒,皇帝亲自写字赐给他。
叶衡拜任右丞相兼枢密使。皇上专心一意恢复国土,凡是将帅、武器、山川、防守都经过思考,奏对结束,从容不迫地赐他座位,研讨谈论机密大事,或者随时召他进见。 皇上选派使节出使(金国)要求归还黄河以南的土地,叶衡上奏说:司谏汤邦彦有口才,适宜出使金国。汤邦彦请求面见皇上,问起派遣出使的原因,知道是由于叶衡的推荐,恼恨叶衡排挤自己,听说叶衡对客人说过诽谤皇上的话,报告了皇上,皇上大怒。当天罢免了叶衡的相位。六十二岁时叶衡去世。
14.DE【解析】D项用拟人的手法:E项表达对战争胜利的乐观情感在南宋的爱国词作中不多见。
15.诗人凭高望月,看见南山的明月把层层云幕都推开。言其多情,运用拟人的手法,上承凭高,下启诗人遥想长安之景。含蓄地表达出词人急于收复长安的热望(国家残破的悲戚,对失地的眷恋均可)。(解析、作用、情感各2分) 古诗译文:
秋意来到边城,声声号角哀鸣,平安烽火映照着高兴亭。击筑高歌,站在高处把酒洒向国土,引起了收复关中的无限兴致。 谁能浓多情的南山明月,把层层的暮云都推开?灞桥边的如烟翠柳,曲江池畔的美丽楼台,应该在月下伫立,等待着我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 16.(1)报君黄金台上意 提携玉龙为君死
(2)则天地曾不能一瞬 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而又何羡乎(每空1分,错字漏字都不给分) 17.C【解析】望文生义。登高山从底下开始。
重复。人们没有办法生活。此处的民与劳苦大众语义重复。
正确。事实明显或理由充分,不必怀疑,根本就没有怀疑的余地。 误用对象。形容罪恶多得像头发那样,数也数不清。
正确。在写文章或讲话中套用一些空洞的、例行的政治说教。因多在开头和结尾部分,所以说穿靴戴帽。
正确,荆棘:山野中丛生的带刺小灌木;载:充满:途:道路。比喻障碍重重,困难很多。
18.D【解析】A项,不合逻辑,两面对一面,应在坚持前加上是否。
B项,成分残缺,宾语中心语残缺,应在末尾加上的反映。C项,语序不当,不仅侵害了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的价值追求,更触碰了法律的底线应改为不仅触碰了法律的底线,更侵害了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的价值追求。
19.C【解析】A项,所给内容是外交发言,应使用严肃庄重的书面语体,而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是口语,不严肃庄重,不得体。B项,广播稿不宜用文言词汇,据悉此次所筹之捐款等词语应改为现代汉语;切忌与切记因读音一样,会有歧义,也不得体。D项,璧还原物,敬辞,用于归还原物或辞谢赠品,璧敬称对方的东西。 20.工匠精神体现在三个方面还体现在尊师重教的求学态度上更在于他们所具有的创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