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西省金溪一中、余江一中等五市八校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
遗保护工作的不重视。
D.三则材料都直面非遗保护的现实困境,材料二、三针对材料一提出的问题给出了具体的解决办法。
E.三则材料来源不同,有报纸,有网站,但遣词造句都很规范,语言朴实通俗,材料三还用了一些网络语言,如网红圈粉等,更具鲜明时代特色。
9.如何保护和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请根据上述材料谈谈你的看法。(4分)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3题。
叶衡字梦锡,婺州金华人。绍兴十八年进士第,调福州宁德簿,摄尉。以获盐寇改秩,知临安府于潜县。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征科为期限榜县门,俾里正谕民,不遣一吏而赋自足。治为诸邑最,郡以政绩闻。
擢知常州。时水潦为灾,衡发仓为糜以食饥者。或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疫大作,衡单骑命医药自随,遍问疾苦,活者甚众。檄晋陵丞李孟坚摄无锡县,有政声,衡荐于上,即除知秀州。
除太府少卿。合肥濒湖有圩田四十里,衡奏:募民以耕,岁可得谷数十万,蠲租税,二三年后阡陌成,仿营田,官私各收其半。从之。
除户部侍郎。时盐课大亏,衡奏:年来课入不增,私贩害之也,宜自煮盐之地为之制,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择廉能吏察之,私贩自绝矣。仍命措置官三人。
丁母忧。起复,除枢密都承旨。奏马政之弊,宜命统制一员各领马若干匹,岁终计其数为殿最。李垕应贤良方正对策,近讦直,入第四等,衡奏:陛下赦其狂而取其忠,足以显容谏之盛。乃赐垕制科出身。有言江、淮兵籍伪滥,诏衡按视,赐以袍带、鞍马、弓矢,且命衡措置民兵,咸称得治兵之要。讫事赴阙,上御便殿阅武士,召衡预观,赐酒,洒宸翰赐之。 拜右丞相兼枢密使。上锐意恢复,凡将帅、器械、山川、防守悉经思虑,奏对毕,从容赐坐,讲论机密,或不时召对。 上选使求河南,衡奏:司谏汤邦彦有口辨,宜使金。邦彦请对,问所以遣既知荐出于衡,恨衡挤己,闻衡对客有讪上语,奏之,上大怒。即日罢相。年六十有二薨。 (节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四十三》) 【注】 常平:常平仓。亭户:古代的盐户。
10.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
B.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
C.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 D.户版积弊/富民多/隐漏贫弱困于倍输/衡定为九等/自五等以下除其籍而均其额于上之四等/贫者顿苏。
11.以下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摄,暂代官职。古代表示代理官职的词还有:行、署、权、假、守。
B.户部,中国古代官署名,执掌全国疆土,赋税,俸饷及一切财政事宜,隶属于三省中的中书省。
C.宸翰,帝王的墨迹,一般指皇帝亲笔手诏、御札之类。《红楼梦》荣国府匾额上的万几宸翰之宝的宸翰正是此意。
D.金,指金国,由女真族建立起的封建王朝。曾灭辽国和北宋,最后在南宋和蒙古的夹击下覆亡。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叶衡关心百姓疾苦,在任于潜县令时,贫弱户苦于重复纳税.他制定等级纳税制度,使贫民得到解脱;在常州任上,遇到水灾和瘟疫,他都积极应灾救民。
B.叶衡颇有治理才干,他上奏以招募百姓耕种,收取租税,仿照营田的方式解决合肥圩田问题,提出统制分头管领马匹年成评比的举措革除马政弊端。
C.叶衡能够唯才是举。李孟坚在代理无锡县令时,有很好的为政声誉,叶衡就向皇上举荐;李垕在应贤良方正对策时亢直敢言,经叶衡上赛婉言劝说,皇上赐他制科出身。 D.叶衡富有治军之才,他在任枢密都承旨时,有人反映江、淮一带士兵名籍造假现象泛滥,皇上下诏让叶衡考察巡视,并且由令叶衡处理安置民兵,人们都称赞他抓住了治军要领。
13.把文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或言常平不可轻发,衡曰:储蓄正备缓急,可视民饥而不救耶?(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司火之起伏,稽灶之多寡,亭户本钱以时给之,盐之委积以时收之。(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14-15题。 秋波媚
七月十六日晚登高兴亭望长安南山 (宋)陆游
秋到边城角声哀,烽火照高台。悲歌击筑,凭高酹酒,此兴悠哉。 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灞桥烟柳,曲江池馆,应待人来。 注:此词写于陆游四十八岁身临南郑抗金前线时期。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 )(5分)
A.陆游在南郑即目抒感,此词题中用一个望字把诗人爱国情怀和等待胜利在望的心情表现得淋漓尽致。
B.上片首句写秋天来到边城,鼓角声充满悲哀,一个哀字充分表达了词人对国土沦丧的痛惜。
C.下片从上片的凭高和此兴悠哉过渡,整首词由哀到兴,反映了的乐观主义精神和爱国壮志。
D.用应字,特别强调肯定语气。词中没有直接说到收复失地的战争,而是以大胆的想象,运用象征的手法,描绘上至明月、暮云,下至烟柳、池馆,都在期待宋军收复失地、胜利归来的情景,来暗示所主张的抗金战争的前景。
E.全词由哀到兴,充满了乐观主义的气氛和胜利在望的情绪,这在南宋爱国词作中是很常见的。
15.赏析多情谁似南山月,特地暮云开在全词中的作用。(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5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5分)
(1)李贺《雁门太守行》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借用燕昭王重金求士的典故,表达主将甘愿为国捐躯以报答君主知遇之恩的豪情壮志。
(2)苏轼在《赤壁赋》中借水月向客阐述了变与不变的道理,从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_,从不变的角度看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发出__________________的感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7.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的使用,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3分)
我攀过陡峭的崖壁,历尽艰辛,登上绝顶,放眼望去,天无涯际,顿感自己渺小,登高自卑之感油然而生。
《我们看海去》这篇小说中的故事发生在20世纪20年代的北京,当时军阀混战,劳苦大众民不聊生,社会矛盾尖锐。
文化是国家软实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一点毋庸置疑。然而,软只是文化的表现形态而非其本质作用,文化还有硬的一面。 写一篇小说并不难,但要想让自己的作品在擢发难数的小说中引起读者广泛,就不那么容易了。
新闻发布会上,他讲话仅用了八分钟,简洁明了,新闻性、针对性强,没有一句穿靴戴帽的空话套话。
虽然荆棘载途,但我们也不能后退,要战胜困难,勇往直前。 A.B.C.D.
18.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
A.一个人语文能力的高低,不取决于他语文知识掌握的多少,而在于他坚持了多读多写这一基本也最重要的语文学习方法。
B.专家从科学与人文的视角指出,柯洁和AlphaGo的对战所带来的社会焦虑,正是人文反思已跟不上科学技术的发展脚步。
C.那种举着历史揭秘的幌子肆意抹黑英雄人物的做法,不仅侵害了民族的历史记忆、共同的价值追求,更触碰了法律的底线。
D.报告指出,中国及印度眼下正不遗余力地开拓国际市场,新加坡、俄罗斯等则紧随其后,国际市场的竞争格局在发生变化。
19.下面语句在提示的语言环境中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3分) A.(外交发言)中国政府历来主张,地区间的矛盾应以和平方式加以解决,不能二句话说不到一块儿,就动刀动枪的。 B.(广播稿)据悉,此次义演所筹之捐款将会在有关部门的监督下,合理使用,切忌不透明、不公平。 C.(毕业赠言)分别总是在六月,回忆是思念的愁,同窗数载的无数美好瞬间,将永远铭刻在我的记忆之中…… D.(寻物启事)本人昨日不慎于学校阅览室丢失阿伦特(反抗平庸之恶)一书,期盼拾得者璧还原物,不甚感激!
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5分)
中国古代的工匠精神的价值追求是善美境界,_______________;强而力行的敬业奉献
精神;切磋琢磨的精益求精精神以及走出个人的兴利除害的爱国为民精神。除此之外,_______________;,古代的工匠们由于特殊的工作、学习方式,养成了他们尊师的美德。人们赞美工匠,总离不开一个巧字。那些被称为能工巧匠的,不只是因为他们技艺的熟练,_______________。鲁班就因为发明不少木工工具器械而被奉为土木建筑的祖师爷。
21.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含一个一般性原则的大前提,一个附于大前提的小前提,一个由此引申出的符合一般性原则的结论。仿照下面的示例,另写两句话。
要求:大前提必须引用名言,语言简明、连贯,句式不要求完全一致。(6分) 示例:狭路相逢勇者胜,我们是勇者,所以最终取得了胜利。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写作(60分)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60分)
舒:只有懂得舍弃,学会给予,才能到达舒畅的境界! 谊:言谈适宜,能增进彼此的感情。
劣:只有低劣的人,才会设法少出力,到头来,就只能差人一等!
回:看外表,方方正正;察内里,正正方方。与生俱来就应该是,表里一个样! 臭:自大即使一点点,也会臭不可闻。 中国汉字博大精深,参悟汉字蕴含的哲理,可以从中学习为人处世之法,体悟人生之道,读懂中国文化。
看了上面五个汉字及解释,你有怎样的感触和思考?请选择其中两三个字为基础确定立意,适度阐释,使之有关联,写一篇文章。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答案:
江西省五市八校2018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语文试题答案
1.A【解析】B项偷换槪念,由文中虚拟藏品主要是指……的文化遗产数字化复本可知,变为数字文化产品的是文化遗产数字化复本,而非文化遗产:同时也曲解文意,由文中将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中……传递……可知,只是在虚拟交往过程中传递传统文化精髄;C项缺少限定语,文中有在中国漫长的宗族社会历史中。D项说法绝对,文中将是有效、可行和必行的新途径,并不表示所有问题都会得到解决。
2.B【解析】B项,论述了为何构建‘互联网+村落文化’模式错误,应该是论述了如何构建‘互联网+村落文化’模式。
3.C【解析】C项,能够充分发挥文化的‘黏合剂’功能扩大了范围,质文是新乡贤能激活和发挥乡贤文化的‘黏合剂’功能。
4.D【解析】D项,从与猫亲密相处的角度,描绘了一幅和谐、温馨的画面错,文中重点刻画了寻猫的场景,并借此场累抒发对生命的感悟。
5.引用俗语诗词,凸显了秦皇、汉武、唐宗等赫赫有名的历史人物,想方设法妄求长生不老,而最终遭遇失败的枉然;表达季袭林先生对生死的感悟,主张坦然豁达的生命追求。(答对一点1分,两点3分,三点5分)
6.先写老猫病重,引发读者对老猫命运的,从而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使行文有波折,跌宕起伏;文章主要写的是对老猫离去的哲学思考,先写病重的老猫为表现文章的主题做了铺垫。(答对每点2分,三点6分)
7.D【解祈】D项,三则材料都表明不当,并非三则材料都涉及非遗保护形式严峻,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