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20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方案(结合疫情线上教学)
2020年部编版语文三年级下册教学方案
由于新型冠状病毒的影响,2019-2020学年的第二学期变得特别,采用线上教学和线下教学结合的方式。为了做好这个特别学期的语文教学工作,特拟定本计划。详细安排如下: 一、教材简析:
本册语文教材,按照专题编排内容,安排了八个学习主题,分别是“感受多彩春天”、“品味经典寓言”、“体会传统文化”、“关注精彩发现”、“发挥无限想象”、“追忆幸福童年”、“探索自然奥秘”、“遨游童话王国”。一共选编了28篇课文,其中21篇为精读课文,7篇为略读课文。课文语言规范,符合三年级学生认知特点。体裁多种多样,内容生动,趣味性强,既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色,也弘扬了中华优良传统,激发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热情,增强学生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激发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情感。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班学生绝大多数的学生有良好的学习习惯,书写认真,爱好读书,大部分能完成教师布置的各项作业并能进行课外拓展,对写作也有一定的兴趣,有个别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上怕苦怕累,拖欠作业。家庭教育环境也较差。本学期对这类学生要采取特殊的方式方法,不断转化他们,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从上学期的考试成绩来看,有些学生对基础性的东西 掌握的不够好,灵活运用知识能力也欠佳。这也成为本学期教学的重点。 三、教学目标 (一)识字与写字
1.对学习汉字有很浓厚的兴趣,养成主动识字的好习惯。 2.认识常用的汉字250个,会写250个。
3.有初步的独立识字能力。会运用音序检字法和部首检字法查字典、词典。 4.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5.写字姿势正确,有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阅读1.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初步学会默读,做到不出声,不指读。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3.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能借助字典、词典和生活积累,理解生词的意义。
4.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5.能复述叙事性作品的大意,初步感受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的命运和喜怒哀乐,与他人交流自己的阅读感受。 (三)习作
1.喜欢书面表达,增强习作的自信心。愿意与他人分享习作的快乐。
2.观察周围世界,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注意把自己觉得新奇有趣或印象最深、最受感动的内容写清楚。 3.能用简短的书信、便条进行交流。
4.尝试在习作中运用自己平时积累的语言材料,特别是有新鲜感的词句。 (四)口语交际
1.能用普通话交谈。学会认真倾听,能就不理解的地方向人请教,就不同的意见与人讨论。
2.听人说话能把握主要内容,并能简要转述。
3.能清楚明白地讲述见闻,说出自己的感受和想法。讲述故事力求具体生动。 (五)综合性学习
1.能提出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有目的地搜集资料,共同讨论。
2.结合语文学习,观察大自然,观察社会,用书面或口头方式表达自己的观察所得。
3.能在教师的指导下组织有趣味的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 4.在家庭生活、学校生活中,尝试运用语文知识和能力解决简单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2、指导学生学习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进行理解,逐渐学会并善于把握文章的重点词句,进而理解课文。
3、指导学生进行预习,在预习过程中培养自学能力,养成预习的习惯。4、鼓励学生质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教给学生质疑探究的方法5、在观察的基础上写出比较具体的内容。学写想象中的事物,能展开想象和幻想,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和想象写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语句完整通顺。学会使用常用标点符号。练习写日记写片段。
教学措施:
(一)线上教学期间:
1.根据现有网络条件,建立网上授课平台,学生通过QQ群的视频电话或者腾讯课堂进行上课学习。
2.认真备课,根据课文特点和上课需要,精选教学视频,精炼上课时的每一句话,多多鼓励学生,激发学生上课兴趣。
3.充分利用网络资源,搜索学习知识点,QQ群推送学习。 4.教学过程中适当渗透思想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 (二)线下教学期间:
1.做好线上线下衔接工作,复习好线上学习内容,关注未进行线上学习或者学习自觉性较差的孩子,将缺漏补上。
2.关注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情感体验,如何学会读书、思考、质疑等。从关注过程的角度出发,就会容许学生在学习中出现错误,会给孩子宽松和谐的足以成长进步的空间,会给孩子更多的方法的指导、思维的启发。
3.创设情境,进行口语交际教学,双向互动,体现交际,要调动学生的情感参与,首先,教师必须先“动情”,要用自己的激情来感染学生,以情激情。
4.在阅读教学中,注重学法指导,培养学生自读能力,引导学生在实践中通过比较鉴别,学会质疑,学会带着问题阅读。
5.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教师要按照规范严格要求、严格训练谨防时紧时松,出现“回潮”。
6.注重有目的、有计划的上好作文指导课,丰富学生的积累,调动写作的兴趣,提高写作水平。 六、课时安排: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