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冥有鱼》练习题(含答案)
《北冥有鱼》练习题(含答案)
一、阅读《北冥有鱼》一文,完成1~4题。(15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语。(4分)
(1)志怪者也 ( )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 ..(3)抟扶摇而上者 ( ) (4)去以六月息者也 ( ) ..2. 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4分) (1)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鲲鹏”可高飞九万里,能从北海飞到南海,但必须借助“海运”“扶摇”,意在说明什么?(3分)
4.庄子的文章意境开阔,想象奇特,能够运用大量幻想的、传说的和现实 的事例来阐明自己的观点,使文章充满浪漫主义色彩。请谈谈你对本文 中想象手法的理解。(4分)
1
《庄子》二则(北冥有鱼) 同步练习
一、文学常识
庄子,名 , 时宋国人,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 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与老子并称为“老庄”。《 庄子》共 篇。庄子的散文最富有想象力和浪漫主义色彩,擅长用寓意故事来说明道理。 二、重点字词句 1.通假字 (1)北冥有鱼 ____通____,意思为:____ (2)其正色邪____通____,意思为:_________ 2.古今异义 (1)怒而飞 .
古义:_____________ 今义:愤怒、恼怒 (2)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
古义:____ 今义:泛指海上运输 (3)南冥者,天池也 ..
古义:__________________ 今义:高山湖泊名 (4)去以六月息者也 .
古义:____ 今义:前往 (5)野马也,尘埃也 ..
古义:______________ 今义:一种珍稀动物 3.词类活用 名词作动词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
原意为:方位名词,“上面”,句中意为:___。 4.重点实词 (1)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徙:____ .(2)《齐谐》者,志怪者也 志:___ .(3)水击三千里 击:____ .(4)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抟:_______________ .
(5)天之苍苍 苍苍:___________ ..(6)其正色邪 正色:________________ ..
(7)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极:____ .5.虚词意义及用法 背?①鹏之.
(1)之?
徙于南冥也?②鹏之.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其?②其视下也 _________.
?③其名为鲲 __________.
①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飞?①怒而.
(3)而?
为鸟?②化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重点句子翻译
(1)《齐谐》者,志怪者也。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
(3)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4)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5)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三、文意理解与探究 1.本文开头描述鲲鹏的形象及奋飞时的壮美气势与论述“逍遥游”有什么联系?
2.文中引用《齐谐》的话有什么作用? 3.“野马”“尘埃”的运动依靠什么? 写它们有什么作用?
阅读理解
一、阅读《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完成第1~5题。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谐》之言曰:“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1)去以六月息者也 ( ) .(2)志怪者也 ( ) .
2.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2)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是金陵人,客此 ..
3
B.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C.去以六月息者也 以衾拥覆 ..D.鹏之背 鹏之徙于南冥也 ..
二、阅读《庄子》二则(北冥有鱼),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句子中“其”字的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其.翼若垂天之云 B.其.
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C.天之苍苍,其正色邪?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D.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2.下列各句加点词语的意义和用法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A.众人..
匹之 B.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C.虽然..,犹有未树也 D.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3.对下列各句中“之”字的用法和解释归类正确的一项是( ) ①其翼若垂天之.云 ②水之.积也不厚 ③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④汤之.问棘也是已 ⑤鹏之.徙于南冥也 ⑥楚之.南有冥灵者 ⑦众人匹之. ⑧之.
二虫又何知 ⑨且举世誉之.而不加劝 ⑩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A.①③⑥/②⑤/④⑦⑩/⑧⑨ B.①③⑥/②④⑤/⑦⑨/⑧/⑩ C.①②③/④⑥⑩/⑤⑦⑨/⑧ D.①③④/②⑤⑥/⑦⑧⑨⑩
4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