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生物人教版必修2检测: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章末检测 Word版含解析

生物人教版必修2检测:第3章 基因的本质 章末检测 Word版含解析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8 3:22:54

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3章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 C

[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证明了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C正确。

2.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 A.R型菌与S型菌DNA混合后,转化成的S型菌不能产生S型菌后代 B.用S型菌DNA与活R型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型菌和R型菌 C.用DNA酶处理S型菌DNA后与活R型菌混合,可培养出S型菌和R型菌

D.格里菲思用活R型菌与死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可导致小鼠死亡,这就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

[答案] B

[解析] R型菌与S型菌DNA混合后,转化的S型菌可以遗传,A错误;S型肺炎双球菌的DNA是转化因子,能使R型肺炎双球菌转化为S型肺炎双球菌,所以用S型菌DNA与活R型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型菌和R型菌,B正确;用DNA酶处理S型菌DNA后,DNA水解,与活R型菌混合,不能培养出S型菌,C错误;格里菲思用活R型菌与死S型菌混合后注射到小鼠体内,可导致小鼠死亡,只能证明S型菌体内存在转化因子,不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

3.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证明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实验设计思路最关键的是( )

A.区分T2噬菌体和大肠杆菌 B.提取大肠杆菌的DNA C.提取T2噬菌体的蛋白质

D.区分DNA和蛋白质,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

- 1 -

高中生物必修二

[答案] D

[解析] 在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中,实验设计思路最关键的是用放射性同位素32P和放射性同位素35S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直接地、单独地去观察它们的作用。

4.下列有关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将噬菌体直接接种在含有32P的培养基中可获得32P标记的噬菌体 B.与被标记的噬菌体混合的细菌也要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 C.实验一中,培养时间过短会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D.实验一中,搅拌不充分会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 [答案] D

[解析] 噬菌体是病毒,没有独立生存的能力,只能在宿主细胞中生存和繁殖,所以不能将噬菌体直接接种在普通培养基中培养,A错误;与被标记的噬菌体混合的细菌不能用放射性同位素标记,B错误;实验一中,培养时间过短不会影响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而搅拌不充分会导致上清液中放射性物质的含量降低,C错误,D正确。

315.以含(NH4)352SO4、KH2PO4的培养基培养大肠杆菌,再向大肠杆菌培养液32

32

中接种

P标记的T2噬菌体(S元素为S),一段时间后,检测子代噬菌体的放射

性及S、P元素,下表对结果的预测中,最可能发生的是( )

选项 A

放射性 S元素 P元素 全部31P 全部无 全部32S - 2 -

高中生物必修二

B C D

[答案] D

全部有 全部35S 多数32P,少数31P 少数有 全部32S 少数32P,多数31P 全部有 全部35S 少数32P,多数31P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中并作为模板控制子代噬菌体的合成,而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原料均由细菌提供,因此子代噬菌体蛋白质外壳中只含35S。由于DNA复制方式为半保留复制,所以子代噬菌体均含有31P,只有少数含有32P,D正确。

6.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 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 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 [答案] D

[解析] 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的设计思路是:把S型细菌中的物质分开,单独观察它们的作用,就可以证明何种物质是“转化因子”,该实验中没有用到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利用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留在外面,这样就可以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同时,他们的实验采用了同位素标记法。

7.下列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实验证明了子代噬菌体的各种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

B.侵染过程的“合成”阶段,噬菌体以自身的DNA作为模板,而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C.为确认蛋白质外壳是否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5S标记噬菌体 D.若用

32

P对噬菌体双链DNA进行标记,让其侵染大肠杆菌后连续复制n

次,则含32P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

[答案] D

[解析] 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即子代噬菌体的各种

- 3 -

高中生物必修二

性状是通过DNA遗传的,A正确;由于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因此,除模板由亲代噬菌体提供外,合成子代噬菌体所需的其他条件,如原料、场所、能量、酶等均由细菌提供,B正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进入细菌,而蛋白质外壳则留在外面,这可以通过分别用35S和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细菌时,放射性的分布差异来判断,C正确;DNA分子的复制是半保留复制,亲代DNA分子两条链(含32P)只能分配到两个子代DNA中去,所以,复制n次后,含32P的DNA有2个,所占比例为2/2n=1/2n-1,D错误。

8.下列关于“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是DNA,细胞质遗传的遗传物质是RNA B.“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都证明了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C.真核生物、原核生物、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有些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

D.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非细胞生物的遗传物质是RNA [答案] C

[解析] 凡是有细胞结构的生物体遗传物质都是DNA,A错误;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B错误;细胞类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DNA,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如噬菌体的遗传物质是DNA,烟草花叶病毒的遗传物质是RNA,C正确,D错误。

9.下列关于科学史中研究方法和生物实验方法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同位素标记法 B.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假说——类比推理法 C.DNA双螺旋结构的研究——模型构建法

D.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研究——差速离心法 [答案] D

[解析] 赫尔希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中,用

35

32

S和P分别标记蛋白

质和DNA,即同位素标记法,A正确;萨顿提出“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运用了类比推理法,B正确;DNA的双螺旋结构利用了构建物理模型的方法,C正确;DNA半保留复制方式的实验研究,利用了同位素标记法和密度梯度离心法,

- 4 -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高中生物必修二 第3章 章末检测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50分) 1.在生命科学发展过程中,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实验是( ) ①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②摩尔根的果蝇杂交实验 ③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 ④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 ⑤DNA的X光衍射实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④⑤ [答案] C [解析] 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均证明了DNA是生物体的遗传物质,C正确。 2.关于“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下列哪一项叙述是正确的( ) A.R型菌与S型菌DNA混合后,转化成的S型菌不能产生S型菌后代 B.用S型菌DNA与活R型菌混合后,可能培养出S型菌和R型菌 C.用DNA酶处理S型菌DNA后与活R型菌混合,可培养出S型菌和R型菌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