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专题三 语基 默写 古诗鉴赏 必练选练组合练 第29练 语言基础知识+名句默写+律诗(2)
答案解析
1.C [破釜沉舟:比喻下决心,不顾一切干到底。含褒义。孤注一掷:把所有的钱一下投作赌注,企图最后得胜,比喻在危急时把全部力量拿出来冒一次冒险。含贬义。窥视:暗中察看。凝视:聚精会神地看。崭露头角:比喻突出地显露出才能和本领(多指青少年)。脱颖而出:比喻人的才能全部显示出来。]
2.D [A项语序不当,应将“虽然”调至“心理学”之前。B项句式杂糅,“根据……”和“……显示”两种句式杂糅,可删去“根据”或“显示”。C项不合逻辑,应将“和”改为“或”。]
3.C [“千百年后凝视王羲之的《兰亭序》”明言时间已久,因此接用④“仍然可以”。⑤①与③②之间构成比喻,从③“太极云手般”可知,③②在后。]
4.(1)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3)来吾道夫先路 (4)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5)不尽长江滚滚来 (6)不霁何虹 (7)吟鞭东指即天涯 (8)八千里路云和月 5.(1)“飞”和“隔”。“飞”字写出了作者内心的焦灼不安,“隔”字写出了作者的绝望,“飞”的急切和“隔”的绝望,形成了极其强烈的对照,表现了作者的痛苦之情。 (2)先是闻知文天祥死讯后渴望重见,然后意识到已阴阳相隔无缘重逢,之后感叹自己苟且偷生,再为文天祥壮志未酬、血染大地而悲痛,最后说自己无处挥泪,决心归隐。全诗脉络清晰,百转千回。
(3)对挚友殉国的哀痛,对与挚友阴阳相隔的遗憾,对残酷现实的失望,归隐山林的决心。 6.(1)首联比喻,写雨落江面之形;颔联写雨打船篷之声和雨湿蓑衣之寒。综合视觉、听觉、触觉,正面和侧面相结合。
(2)承接上文,从远望的角度描写雨中暗澹空濛之景,流露出诗人的怅惘之意,为下文思念故人做铺垫。
(3)雨中相望而不得相见的遗憾。
7.(1)描绘了海潮拍岸,天际风云随着海潮涌向楼台,春雨犹如点点泪痕,容颜变色的阔大而伤感之景。
(2)用典。反用杜诗典故之意,哀叹金人践踏中原国土,鞭挞南宋统治者偏安投降,表达了强烈的抗金爱国情怀;使诗歌含蓄蕴藉,增添文化底蕴。
(3)①忧伤和哀恨时局,②抗金报国,③批判统治者的投降政策。 8.(1)将故友比作才华绝世的顾恺之,肯定了顾苓的人品才学。
(2)作者选择芳草、归燕等典型的春天景象,体现友人的生活充满诗意;与作者所处的官场形成鲜明对比。
(3)对友人隐居生活的羡慕;对人生蹉跎,错过这种美好生活的感慨;对仕途生活的厌倦悔恨。
5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