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题海 - 专业文章范例文档资料分享平台

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十一 快与慢:挑山工》 赛课教学设计_2

北师大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十一 快与慢:挑山工》 赛课教学设计_2

  • 62 次阅读
  • 3 次下载
  • 2025/5/22 23:40:19

(一)教 案

授 课 题 目 一课时 冯骥才《挑山工》 课 型 讲授□ 讨论□ 习题□ 复习□ 其它□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挑山工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品格。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范读、齐读、指明读、默读) 教 学 目 标 3. 理解文中词语 3.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思想感情。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体会挑山工朝着目标坚持不解地攀登的精神,懂得要达到目标就要踏踏实实,永不停步的去努力。 教学重难点 1、挑山工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解开了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 2、了解挑山工和游人登山的不同点。 《挑山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藏族地区使用)初中语文第六册中的第二篇课文,本课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作者通过一幅教学内容分析 画,激励自己,鼓舞自己,给我们以启示。 这篇课文条理清晰,以“产生疑问——解开疑问——得到启示”的顺序安排,文风朴实,含义深刻,是对学生实行语言文字训练和思教学分析 想教育的好教材。 九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自学感悟水平和阅读水平,能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并能对课文中不理解的地学生分析 方提出疑问,初步感受作品生动形象的语言,关心作品中人物之间的不同点。而人物给予我们的启示方面还不够成熟的九年级学生,理解起来具有一定的难度。 1、多媒体课件(PPT) 教学用具 2、黑板 3、图片 4、视频 (一) 图画导入、激发兴趣 (二) 品读课文、悟出哲理 教学主要 流程设计 (三) 回归图画、激发奋进 (四) 读写结合、写座右铭 (五) 再次质疑、总结收获 (六) 总结拓展,布置作业 教学过程 (一) 图画导入,激发兴趣。 今天老师送同学们一件礼物,是什么呢?课件出示插图。(学生回答挑山工)老师为什么送这个礼物呢?等我们学习完课文再请同学们回答这个问题。 1、导入新课:今天我们继续学习第2课《挑山工》(学生默读课文) 理解文中词语:拘束、厚道、心悦诚服、意味深长、腾云驾雾 你们看这幅图,从图上你了解到了哪些内容? 【预设答案:挑山工的样子:他低着头,穿着红背心,黑色的裤子,皮肤黝黑,他被肩上的重物压弯了腰。】 挑山工是什么样的人? 【预设答案:挑山工是挑着重物上山的工人。】 挑山工一步一步地走向山顶;挑山工被肩头的担子压弯了腰;挑山工很(辛苦);挑山工很(不容易),挑着那么重的担子还要走那么陡峭的山路。 课文哪一段写了这幅画面呢?【第七自然段】 指名朗读第七自然段,评一评,他们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学习?指导朗读的同时,引导学生理解内容。本段破折号有什么作用? 【预设答案:他们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破折号的作用是解释说明。(读时稍微停顿)】因为挑山工挑着重物,走起来应该是吃力的,不会很快。所以“一步一步地向上攀登”应读得有力,速度慢一点。 继续追问:作者用“一步一步”而不用“一步步”,说明什么?【预备 注 设答案:说明挑山工很辛苦,很努力。】(应该慢点读。) 全班齐读第七段 2、读了这段话老师提出一个疑问? 为什么这幅画一直挂着、不曾换掉?“它”指的是什么?为什么“我”需要“它”? 【预设答案:因为这幅画对我意义深刻。它表面指这幅画,实际指挑山工坚韧不拔的品格。因为挑山工永远向着目标前进的形象和富有哲理的话激励着“我”。所以我需要它。】 3、当我们看到这样的画面,读到这样的文字的时候,我们能从中体会到挑山工的艰辛不易。下面请大家读读课文第一段,进一步了解挑山工的不易。(学生自由读课文第一自然段) 出示填空练习: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词语。 (1)为了使挂在扁担前头的东西(不碰在台阶上),为了省些(力气),挑山工走的路线是(折尺形的)。 (2)(因为)挑山工走的折尺形线路会使路程加长,(所以)他登山走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 4、请问同学们什么叫折尺形路线呢? (1)理解折尺形路线,出示视频,协助学生理解“折尺”。在黑板画出挑山工和游人不同的登山路线。 (2)联系课文和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挑山工走折尺形路线有什么好处,但同时也带来了什么困难?【预设答案:好处:东西不碰台阶,节省力气。困难:路程比游人多一倍。】 (二)品读课文 ,悟出哲理 1、导入:同学们,挑山工肩挑重物,路程又长,与游人相比,挑山工登山速度一定比游人慢吧?课文中的作者有一个疑问在哪一段表达出来了?(课文第4段说了这个问题。 ) 指名读,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呢? 2、这个疑问是怎么解开的呢?请同学们默读3-6自然段,想一想:“我”和这位挑山工几次相遇?把相遇的地点勾画下来。【预设答案:4次相遇:

  • 收藏
  • 违规举报
  • 版权认领
下载文档10.00 元 加入VIP免费下载
推荐下载
本文作者:...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

文档简介:

(一)教 案 授 课 题 目 一课时 冯骥才《挑山工》 课 型 讲授□ 讨论□ 习题□ 复习□ 其它□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学习挑山工坚忍不拔、奋发向上的品格。 2.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范读、齐读、指明读、默读) 教 学 目 标 3. 理解文中词语 3. 抓住重点语句体会思想感情。了解挑山工登山的路程大约比游人多一倍,体会挑山工朝着目标坚持不解地攀登的精神,懂得要达到目标就要踏踏实实,永不停步的去努力。 教学重难点 1、挑山工说的一段意味深长的话,解开了作者心中的“不解之谜” 2、了解挑山工和游人登山的不同点。 《挑山工》是人民教育出版社(藏族地区使用)初中语文第六册中的第二篇课文,本课是当代著名作家冯骥才的作品。作者通过一幅教学内容分析 画,激励自己,鼓舞自己,给我们以启示。 这篇课文条理清晰,以“产生疑问——解开疑问——得到启示

× 游客快捷下载通道(下载后可以自由复制和排版)
单篇付费下载
限时特价:10 元/份 原价:20元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VIP包月下载
特价:29 元/月 原价:99元
低至 0.3 元/份 每月下载150
全站内容免费自由复制
注:下载文档有可能“只有目录或者内容不全”等情况,请下载之前注意辨别,如果您已付费且无法下载或内容有问题,请联系我们协助你处理。
微信:fanwen365 QQ:370150219
Copyright © 云题海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6052595号-3 网站地图 客服QQ:370150219 邮箱:370150219@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