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学知识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是培养学生表达能力、动手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待学生完成后,由学生自己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适时点拨、鼓励、赞扬。这一板块给学生创造了活动的机会,做到了分层教学,丰富了学生的心理,使不同学生通过完成不同难度的题目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充分激励了学生思考的积极性和能动性,更好地体现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
二、综合练习
教科书74——77页的内容。
图形与变换
教学内容:
教科书78——79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生活事例,在系统复习中引领学生回顾图形位置的几种变换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不同的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
2.能力目标:通过复习,对图形的位置与变换的相关方法有较为系统地了解并能进行基本的操作。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对称(课件出示)
师:认识这个地方吧?高大的威海之门为什么给人一种美的感觉? 生:左右是对称的。
师:因为对称所以美是吗?(板书:对称)为什么说威海之门是对称图形?轴对称图形有哪些特点?可以用这个长方形纸片边演示边说。
生1:沿着一条线对折,两边能完全重合。 生2:折痕所在的那条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生3:有的有一条对称轴,有的有两条或多条。 师:能举例说明吗?
生:等腰三角形有一条对称轴,圆有无数条。
师:对称是位置变换的一种方式。(板书:位置 变换方式)怎样能又快又好地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呢?根据什么?(课件演示:小船)
生:先描出对应点,再顺次连起来。对应点到对称轴的距离是相等的。 课件演示。
师:同桌两人任找一组相对应的点看看到对称轴的距离是否相等。
二、复习平移
师:能看出这形状像什么吗?这是海上公园人工湖中的一条小船,船头停着一只蓝鸟,船尾停着一只红鸟,小船开动了,它是在做什么运动?
生:平移
师:对,是平移。(板书:平移)平移是图形或物体非常常见的位置变换方式。这时两只鸟发生了争吵。蓝鸟说我在船头,我经过的路长一点。红鸟说不对不对,我在船尾,我经过的路比你长。请同学们讨论一下,两只小鸟说的对吗?怎样才能说服他们停止争吵?
生1:两只鸟经过的路一样长。我可以数给小鸟看,红鸟移动了10个格,蓝鸟也移动了10个格。
生2:我可以告诉小鸟,船头平移了10个格,船尾也平移了10个格,所以它们经过的路一样长。
师:如果小鸟停在船上其他地方,比方说停在这个地方,平移了几个格? 生:还是10个格。
小结:这条船向哪个方向平移了几个格?平移了几格不是看两个图形之间空了几格,而是看对应点或对应线段移动了几格。平移时,图形上每个点移动的格数都相同。
师:平移后的图形与原来图形相比,什么变了?什么没变? 生:位置变了,形状大小没发生改变。
师:看来大家不但认识了平移现象,还掌握了平移的方法。对前面学过的知识掌握得非常扎实,不简单。
三、复习旋转
师:在大家的帮助下,两只小鸟停止了争吵。打心底里佩服大家,也为自己的无知而羞愧呢。看着大家如此聪明,小鸟还有个问题想请教,不知你们愿不愿继续帮忙呢?
师:真是些乐于助人的好孩子。
师:小鸟和你们一样也特喜欢大风车栏目,这几天在家练习画大风车标志。可是怎么画也不能让每部分一模一样,间隔的距离也不能一样大。这可愁坏了他。你能帮小鸟出个主意,怎样能准确画出这个图案?这个图案有什么特点吗?
生:先画其中一部分,再按顺时针方向转动90°画出第二部分,依此类推。 师:用到了我们学过的什么知识? 生:旋转 课件演示。
师:是这样的吗?你怎么知道旋转的度数是90°?你认为旋转后所到的新位置与哪些因素有关?同桌俩合作完成,用手中的笔演示一下。
生1:方向和角度。 生2:还与中心点有关。
师:说说你的理由。
生:在刚才的操作过程中,我们发现方向、角度、中心点不同,旋转后的位置就不一样。 师小结:旋转时最好以边为准,明确方向和中心点,从而确定旋转后每条边的位置。 师:旋转后,什么变了?什么没变?必须旋转一周才算旋转吗? 生:位置变了,但形状大小没变。
师:旋转也是常见的位置变换方式。(板书)比较一下旋转与平移这两种变换方式最本质不同是什么?
生:旋转是沿曲线运动,平移沿直线运动。
师:大家对前面学过的知识说的头头是道,操作起来是否也能游刃有余呢?一块来试试怎么样?
四、综合练习
教科书78——79页的练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