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北师大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总复习教案
(1)独立思考。 (2)指名回答。
(3)归纳板书:a一定,b和c成正比例; b一定,a和c成正比例; c一定,b和a成反比例。
提问:为什么根据一个乘法式子就能判断两种关联的量成什么比例呢?(根据乘、除法互为逆运算的关系,积相当于除法中的被除数,两个因数分别相当于除数和商。)
(4)自己举一个熟悉的三种数量关系,说一说它们存在怎样的比例关系。
三、综合练习
教科书63——64页的练习。
探索规律
教学内容:
教科书66——67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创新意识,发展数感。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发现和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规律
师:(教师巡视一周,仿佛在数一数班级有多少人)问:你们猜一猜老师在干什么呢? 生:在数我们班级有多少人。
师:你们的眼睛可真亮,都看出来了,那你能猜出老师刚才是怎样数的吗? 生:1 2 3 4 5------(板书) 2 4 6 8 ------ 5 10 15 20------
师:你们可真聪明,都被你们猜中了,这几组数你们能接着数下去吗? 生:能
师:谁愿意给大家数一数?(指名数) 师:大家都会数吗?(会数)
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看到前面的几个数就能接着数下去呢? 生:因为这几组数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都找到了这几组数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规律
练习教科书66页1小题。
图形的认识
教学内容:
教科书68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四边形的特征及其相互之间的联系,能正确地画出长方形和正方形。进一步认识圆的特征,能正确地画圆;巩固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判断一个图形是不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学过的立体图形的特征。 3.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判断能力和空间观念。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平面图形的基本特征,并且理解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难点:
根据平面的基本特征,能够理解平面图形的相互之间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复习平面图形
(一)复习三角形的概念。【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提问:什么叫做三角形?你能够画出几种不同的三角形? 老师板书分类:a.按照边分类;b.按照角分类。 2.教师口述,学生作图 (1)等腰三角形 (2)等腰直角三角形 3.判断
出示一组三角形,让学生说说各是什么三角形。 4.复习三角形的内角和
提问: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和是多少度?我们是怎样发现的? (二)复习四边形,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教师提问:四边形是怎样的图形?我们曾经学习过哪些四边形?
1.复习图形特征 出示:
请你说说图里学过的四边形的名称、特征和字母表示的意义。 小组共同回忆:
(1)长方形有什么特征? (2)正方形有什么特征? (3)平行四边形有什么特征? (4)梯形有什么特征?
2.从图上看,我们学过的四边形可以分为哪几类?正方形,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之间有什么关系?为什么?
教师小结:由于长方形、正方形两组对边都分别平行,所以长方形、正方形都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正方形又是特殊的长方形。
(三)复习圆。【继续演示课件“平面几何图形的认识”】 1. 复习圆的特征
(1)画圆,并用字母表示圆心、半径和直径。 (2)提问:圆是怎样的一个图形? 2. 同一个圆中直径和半径有什么关系?
二、复习轴对称图形
(1)请同学们把圆对折。
提问:你发现圆对折后有什么特点?
再把等腰三角形、等边三角形对折,使折痕两边完全重合。 (2)提问:你认为刚才对折的图形都有什么特点,是什么图形? (板书:轴对称图形) 这里对折的折痕就是什么? (板书:对称轴)
怎样的图形是轴对称图形,什么叫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有几条对称轴?圆有多少条对称轴? 我们学过的其他图形里,哪些是轴对称图形? 你还能说出哪些见过的轴对称图形?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