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2013-2014学年高二语文课时训练 5《夜归鹿门歌》等(新人教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课时训练5 夜归鹿门歌 梦游天姥吟留别
登岳阳楼 菩萨蛮(其二)
一、夯基训练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 ) A.宣泄 寒暄 渲染 喧宾夺主 ....B.门扉 徘徊 悱恻 文采斐然 ....C.青冥 沧溟 薄暝 死不瞑目 ....D.谛听 孝悌 啼哭 涕泗横流 ....
解析:A项,读音依次为:xuān,xuān,xuàn,xuān;B项,读音依次为:fēi,pái,fěi,fěi;C项,均读míng;D项,读音依次为:dì,tì,tí,tì。 答案:C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栖息 寂廖 瀛洲 熊咆龙吟 B.木屐 山崖 恍惚 催眉折腰 C.鸾凤 干坼 戎马 皓腕凝雪 D.虹霓 山巅 荡漾 当炉卖酒
解析:A项,“廖”应为“寥”;B项,“催”应为“摧”;D项,“炉”应为“垆”。 答案:C
3.对下列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 A.渔梁渡头争渡喧 喧:吵闹 .惟有幽人自来去 幽人:幽怨的人 ..B.渌水荡漾清猿啼 渌:清澈 .云青青兮欲雨 ..
C.亲朋无一字 .
青青:深绿色 字:文字
戎马关山北 戎马:借指战争 ..
D.游人只合江南老 合:应当 .还乡须断肠 ..
断肠:形容非常伤心
解析:A项,“幽人”指隐居者,诗人自指;B项,“青青”意为“黑沉沉的”;C项,“字”指书信。 答案:D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李白善于从民歌、神话中汲取营养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丽绚烂的色彩,是屈原以来积极浪漫主义诗歌的新高峰。
B.唐代是我国古典诗歌发展的全盛时期,唐诗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之一,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最灿烂的一颗明珠。
C.总之,古代诗歌的赏析主要靠平时的积累,只要多读、多背一些诗歌,掌握一些赏析方法,就基
本上能够较为准确地赏析诗歌了。
D.诗歌中的意象是诗人所写的景与物,但这些意象又不再是单纯的景和物了,而是融入了诗人的情感,使这些物象附着上某些特点,这些独特的物象实际上就是作者的外化。
解析:A项,错承主语,一个分句的主语应该是“李白的诗”而不是“李白”;B项,语序不当,应该是“一颗最灿烂的明珠”;D项,不合逻辑,“这些独特的物象实际上就是作者情感的外化。” 答案:C
二、延伸阅读
5.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第(1)~(2)题。
晚泊浔阳望庐山
(唐)孟浩然
挂席①几千里,名山都未逢。 泊舟浔阳郭,始见香炉峰。 尝读远公②传,永怀尘外踪。 东林精舍③近,日暮空闻钟。
注:①挂席:又作“挂帆”。②远公:晋代高僧慧远的尊称。③精舍:佛教修行者的住处。 (1)简析第四句中“始”字的表达效果。
(2)从全诗看,诗人向往一种什么样的生活?请简要分析。
解析:(1)在分析其表达效果时首先要答出表现的人物的特点,因为“始”字的主语是人物。然后分析这个字对整句诗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2)解答时一要找出诗歌中能够表明诗人观点态度的意象,二要结合注释,三要知人论世。 答案:(1)“始”字自然写出了主人那欣然怡悦之情。在千里江面上扬帆而下,一路不见名山,直到船泊浔阳城下,那秀拔的庐山突然出现在眼前,诗人有相见恨晚之感。
(2)诗人流露出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人远望清幽的庐山,想起了东晋高僧慧远,此时东林禅寺近在眼前,寺院里隐约传来阵阵钟声,隐逸之情渐生。 6.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第(1)~(3)题。
梦江南
(唐)温庭筠
千万恨,恨极在天涯。山月不知心里事,水风空落眼前花。摇曳碧云斜。 (1)词中“恨极在天涯”的“恨”是指什么?
(2)词中三、四两句刻画了一位什么样的主人公形象?请简要分析。 (3)请简要赏析这首词的结句。
解析:(1)从“天涯”可知抒情主人公远离故乡和亲人,“月”是表思念之物,结合题目“梦江南”判
断,此“恨”应为“思念而不得之怅恨”。
(2)诗歌作品中的人物、事件、自然景物和具体生活环境都是形象。词中没有直接写人物,所以人物的形象只能从人物观景所感而得。第三句不说“人不知”而说“山月不知”,则孤寂无聊之情可以想见;第四句又从“空”字可知,词人内心的孤独、寂寞和自怜。
(3)赏析题本着“名词术语”加“分析”的原则完成。结句为写景句,故术语为“借景抒情”,在此基础上对所写景物进行分析,结句意象为“摇曳”的“碧云”,“不宁”之意蕴含其中,在分析景物的基础上明确情感。
答案:(1)思念远隔天涯的心上人的怅恨之情。
(2)主人公满腹哀怨,对月怀远,月却不解;临水看花,花自飘零,无人怜惜。刻画了一位孤独寂寞又自哀自怜的主人公形象。
(3)借景抒情。把天涯之思投向无边天际,以碧云摇曳表现心绪的不宁,以碧云斜落表现心情的低沉。
三、语言运用
7.在下面横线处填上合适的句子,使上下文文意畅通,语句连贯。
什么才能让昏昏沉沉的大脑清醒片刻呢?什么才能让起起落落的心情安宁一下呢?我走进了古典诗词的花园,在奇花异卉间找寻答案。
是“欲上青天揽明月”的那颗雄心,还是“一览众山小”的那片壮志?是“众里寻他千百度”的苦苦求索,还是① ?是让游子“不知何处是他乡”的兰陵美酒,还是② ?
解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注意把握语段的格调,要从古典诗词中寻找答案,还要吻合语段的主题,形式与前后句保持一致。
答案:①“蜡炬成灰泪始干”的痴痴思念 ②让恋人“脉脉不得语”的清浅银河
8.唐诗《春山夜月》的颔联“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衣”展现了一幅优美的画面,历来为人所称道。请展开想象,加以描写,表现诗句的情景和意境。(不超过100字) 解析:要突出“春山夜月”的特点,要有对动作的描绘和月下景色的描绘。
答案:夜晚,山中升起一轮明月,诗人俯身捧起一汪清泉,泉水清澄明澈,照见月影,则月亮也便到了手中。花香扑鼻,诗人不禁穿行花丛,尽情抚弄满枝的繁花,山花馥郁之气便沾满了衣襟。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