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从孔子的教育思想
从孔子的教育思想
摘要: 如果学生是一张白纸,教师就是一支画笔,下笔的色彩将伴随他们的一生;如果学生是一棵树苗,教师就是园丁,辛勤的培育决定他们一生的成长。古往今来,教师肩负着传承文明、铸就民族精神、推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重任,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情操以及对各种事物的情感态度,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是一切美好品质的化身和可以效仿的榜样。古人对教师的榜样作用有诸多精辟的论述,如:“师者,人之模范也”、“为师之道,端品为先”、“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等。前苏联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教师个人的表率作用,对于青少年的心灵,是任何东西都不可替代的最有用的阳光”
关键词 孔子 教育 师德 传道 授业 解惑
“教诲如春风,师恩似海深。桃李满天下,春晖遍四方。”“恩师掬取天池水,洒向人间育新苗。”一首首,一句句歌颂师恩的诗歌,让人对教师有油然而生的敬意。“人类灵魂的工程师”更是对教师职业赋予了无比崇高和无比重大的责任。的确,如果学生是一张白纸,教师就是一支画笔,下笔的色彩将伴随他们的一生;如果学生是一棵树苗,教师就是园丁,辛勤的培育决定他们一生的成长。古往今来,教师肩负着传承文明、铸就民族精神、推动人类历史文化发展的重任,教师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道德情操以及对各种事物的情感态度,无不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因此,教师应是一切美好品质的化身和可以效仿的榜样。
“以身立教,为人师表”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早在春秋时期,伟大的教育家孔子就强调以身立教,主张自我省察、自我克制,培养自律精神,即“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反对那种“巧言令色”、“言过其行”之人。作为我国教育的开山鼻祖和一代宗师,他已化作尘埃飘散于两千五百年的历史时空,但他作为教育家的思想光芒和执着于教育的崇高精神却永远闪烁在中国教育文化的灿烂星空,滋润着中国教育的每一寸沃土。
怎样才能“以身立教,为人师表”?孔子根据自己教育实践的体会,对教师提出了多方面的要求。现从孔子的几个观点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阐述对“以身立教,为人师表”的师德建设的粗浅看法。
首先,以身作则,作出表率。孔子对学生的教育,不仅有言传,更注重身教。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化学生。“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苟正其身矣,于从政乎何有?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这些都充分说明教师以身作则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教师是学生的榜样,尤其是中小学生缺乏独立判断的能力,大多时候认为凡是老师说过的话都是正确的,凡是老师做的事都是正确的。所以教师的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学生的健康成长。因此,教师要优化自身形象,从树立“以德立教、率先垂范、严于律己、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