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三年级地方课程传统文化教案及教学计划
(3)“无家可归”是什么意思? (3)这些事情发生在什么时候? 3、指导朗读。
要用急切的语气读出洪水凶猛的态势。 四、过渡
洪水如此凶猛,造成的灾难如此严重,老百姓就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过着家破人亡、无家可归的悲惨生活。为拯救天下苦难的百姓,一位英雄大禹出现了,他不辞辛劳、想方设法制服了洪水。下一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看大禹是怎样治理洪水的。
五、教学部分生字,指导书写。 1、出示生字:治、洪、姓,指名读。 2、引导学生说说字形记忆方法。 3、学生描红。
第二课时
一、复习检查 二、继续细读课文 1、细读课文第2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说说这一段有几句话。
哪一句写是大禹想的,哪几句是写大禹做的?大禹是怎样想,又是怎样做的?
(2)学习二、三两句。
指名读第二,三雨句,说说大禹先干什么,后干什么。 哪些词语告诉我们大禹治水的艰辛? (板书:走遍吃尽)
“走遍”“吃尽”说明了什么?
“千山万水”“千辛万苦”中的“千”“万”是不是确指一千个,一万个?它们说明什么?
“九条大河”“九座大山”中的“九”是不是表示数字中的九?它表示什么?
“挖通了九条大河”“劈开了九座大山”“引导洪水流入了大海“说明了什么?
(板书:挖通劈开)
要带领老百姓开山挖河,完成引水入海的浩大工程,课文中说大禹吃尽了“千辛万苦”,小朋友们想一想:他可能会吃哪能苦呢?
指导朗读。 学生练读,齐读。 2、细读第三自然段。 (1)指名读课文。
(2)这一自然段一共有几句话?告诉我们一件什么事? (3)自由读课文,找出本自然段表示数量的词。 这些表示数量的词强调了什么?突出表现了什么? 板书:13年三次过家门一次也没进 (4)指导朗读。
3、细读第4自然段。 (1)齐读。
(2)为什么说大禹是一位伟大英雄?(联系二、三自然段讨论。)
(3)老百姓会怎样感激大禹? 板书:制服洪水代代相传
(4)齐读课文第4自然段,体会“代代相传”的意思。 三、练习背诵课文。 四、作业。 1、抄写生字。 2、背诵课文。 板书:
16 大禹治水
走遍 吃尽 挖通 劈开 制服洪水 13年 三次过家门 一次也没进 代代相传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