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部编7年级上册语文《狼》课堂实录
生:评论,主题。
师:你们看,故事的脉络就出来了。但是,我们的学习不能就此而满足。这是写屠户遇狼——惧狼——御狼——杀狼。我觉得,还可以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一遍。我们不从屠户的角度来讲,从狼的角度来进行分析。第一段,狼怎么样;第二段,狼怎么样;第三段,狼怎么样;第四段,狼怎么样。你们赶快想一句简单的评点。这一组,第一段;这一组,第二段;这一组,第三段;这一组,第四段。赶快想。狼怎么样呢?越简单越好。
师:应该是不假思索地把它说出来。好,第一组的,第一段,狼怎么样啊?谁来说?你来。
生:第一段写狼的狡猾。
师:不确切,最好能用课文里面的话说。 生:缀行甚远。
师:对。应该这样来说:两狼缀行。好,第二组的。写两狼怎么样呢?好,你说。 生:写两狼凶恶贪婪。
师:后面有个“并驱如故”,这个意思没有体现出来。谁来补充?两狼怎么样呢?跟在他后面,干什么呢?追!是不是追啊? 生:是两狼紧追不舍。
师:紧追,这个词用得好。或者两狼穷追,可以。第三组—— 生:这一段写狼不甘罢休,从“眈眈相向”可以看出来。 师:对,两狼逼人。第四组。最好说了。你想说,好,你说。 生:第四组写狼的狡诈和阴险。 师:你说呢?
生:可以从“乃悟前狼假寐” 看出来。
师:应该怎么用“两狼——” 来概括它的意思啊? 生:两狼奸诈阴险。 师:它的结果呢?
生:结果是给屠户劈死了—— 师:呜呼哀哉—— 生:两狼被屠户杀死。
师:用四个字。两狼怎么样?好,你说。 生:两狼被杀。
师:很好。下面我们再来朗读一遍。请一位同学起来读评点,要从狼的角度来。我选一位。你来,你就说这一段是写两狼怎么样,那一段是写两狼怎么样。下面,我们就开始朗读,开始评点。(生齐读第一段) 生:写两狼缀行。
师:好,继续。(生齐读第二段) 生:写两狼贪婪凶恶。
师:两狼紧追。好,第三段——(生齐读第三段) 生:这一段写两狼逼人。(生齐读第四段) 生:这一段写两狼被杀。
师:好,坐下。这个任务很艰难,你们终于完成了。下面你们就轻松了。你们朗读,我来评。好不好?你们要读出情境来。“一屠晚归”,读——(生齐读第一段) 师:文章开门见山,写一人遇两狼,揭示险恶的情境,扣人心弦。(生齐读第二段)
师:投骨而不止狼,使人觉得屠户面临巨大的危险,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表现屠户随时有受到攻击的可能。(生齐读三段)
师:屠户在情急之中占据有利的地形,准备与狼搏斗,人、狼形成紧张的对峙局面,情势难以预料。(生齐读第四段)
师:狼一走一留。一狼洞其中,将危险性渲染到了极点。但是,人终于战胜了狼,化险为夷。(生齐读第五段)
师:我问大家,这一段的表达方式是什么?一起说—— 生:议论。
师:前面是记叙,在记叙的基础上进行议论。它的作用是—— 生:点明主题。
师:你看,叙议结合。这是文章的一个妙笔。光写故事不写寓意的话,这个故事没有深度。没有记叙,这个故事的议论就没有基础。下面,我们就把这一句再要读一下。我建议大家要读出一种深思感叹的语气,因为这个故事里蕴含着很多很多的教育意义。我们要读出沉思的语气。你们读一下,我听一听。“狼亦黠矣”,
——读—— 生:狼亦黠矣……
师:好,感叹的意味还要浓一点。我读一遍试一下,好不好。狼亦黠矣……学不学得到?来,要像老夫子一样来读,要酝酿一下。“狼亦黠矣”,读—— 生:狼亦黠矣……
师:还要有韵味地读一下,头摇晃一下,“狼亦黠矣”……——一起来—— 生:狼亦黠矣……
师:好,咱们进行最后一个关键性的学习环节:品语言。这一个环节你们要是表现好的话,老师在下课之前就用武汉话给大家讲一段《狼》的湖北评书。品语言,怎么个品法呢?非常简单。你就说一句话,这一个词写出了什么,就行了。或者是,这一个字表现了什么什么。我先举一个例子。“一屠晚归,止有剩骨”,这个“晚” 字用得好,它写出了一个特定的时间,表现这个屠户处于无人援助的境地,这就行了。你们还可以说半句,就是表明了时间,就行了,老师跟着你们来。准备一下就开始说,任何地方你都可以讲。(生准备) 师:有同学举手了,老师太高兴了。
生:第三自然段的“顾” 字,表示环视,表现出屠户急中生智,在寻找机会和利用环境。
师:表达非常清晰。你来。
生:第一段中的“缀” 字用得很好,表现出了狼的狡猾。
师:“缀行甚远”,表示时间之长,距离之远,它在窥视,看屠户这个人怎么样,好不好杀他,好不好吃他。
生:第二段的“后狼止而前狼又至”,说明了狼的狡猾和奸诈。 师:对,它们有恃无恐,彼此配合作战。
生:第四段的“以刀劈狼首”,“劈”,写出屠户的当机立断,勇敢机智。 师:对,力量之大。
生:第四段的“目似瞑,意暇甚”,也写出了狼的狡猾阴险。 师:对,眼睛好像眯着,好像很轻松,实际上酝酿着一个阴谋。 生:第二段的“两狼之并驱如故”,写出了两只狼的凶恶和贪婪。 师:声势逼人啊,两只狼一起追。
生:第四段的“奔”,是快速跑的意思。写出屠户迅速占据有利的位置。 师:“奔” 这个动词用得好。好,接着来。 生:“止增笑耳” 用得好,因为它讽刺了狼的奸诈。
师:对,点出了它只不过还是禽兽,它毕竟没有人那么聪明勇敢,是不是?好,说到这里,我再说一下,这个“增笑”,实际上是作者要表达深层的含义,那就是狼,或者是像狼那样狡诈的势力,它们终究是要失败的,只不过是笑料。所以,“增笑” 这两个字,很重要。它虽然很狡猾,但是它只不过是笑料。好,接着来。
生:第三段中的“狼不敢前,眈眈相向” 中“眈眈相向” 用得很好,因为“眈眈” 写出了狼注视的样子。
师:嗯,写了它观望的神态和凶残的眼光。 生:第二段的“屠惧”,写出了屠户的害怕和担心。
师:啊!写了心态!“投以骨”,他还在想办法,并没有怕得要死。 生:第四段,“屠暴起”,写出了屠户勇敢机智,抓住时机。 师:对,他所有的力量集中在这一“起” 上,然后杀狼。
生:第三段的“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说明屠户反应快,十分聪明。 师:对,一下子就把防御的动作做出来了。 生:第四段的“假寐”,表现了狼非常狡诈,奸诈。 师:对,“假寐”,假装睡着,多么狡猾啊。好,你说。 生:一狼洞其中,也可以写出狼的阴险和狡诈。
师:对,它们相互配合。前面的假装狗坐在那里,后面的搞阴谋诡计。 生:一狼洞其中,也可以显出狼的阴险和狡诈。
师:它们相互配合,前面的一个假装狗坐在那里,后面的一个搞阴谋诡计。还有没有?啊,我觉得太美了,你们这么多的发言,应该还有几句话要说。好,你说。 生:“骨已尽矣” 写出了两狼的贪婪。
师:屠户的办法已经想完了,连骨头都扔完了,但是狼呢,还在逼他。 生:第四自然段的“意暇甚” 写出狼的神情悠闲,表现出狼的狡诈和阴险。 师:嗯,这个“甚” 字用得好,神情意态悠闲得很哪!是不是悠闲得很哪?它得假装出来呀。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