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二、 概念结构的理论
三、 概念形成的实验研究
四、 推理
第五节 问题解决
一、 问题解决的概念
二、 问题解决的策略
三、 知识在问题解决中的作用-专家与新手的区别
四、 影响问题解决的其他因素
五、 创造性
本章教学目标:
学生学完本章后,应能
1.描述思维的概念、过程与特征;
2.论述表象、想象与思维的关系;
3.了解概念形成的策略和途径;
4.论述问题解决的过程、策略及其影响因素;
5.说明创造性思维的特征与影响因素。
本章重点和难点:
1.思维的概念和特征;
2.表象与想象的概念、表象的特征及想象的综合过程;
3.概念形成的策略和途径,推理的概念和有关推理的理论;
4.问题解决的含义、策略及其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5.表象和思维的脑机制,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策略 及问题解决的策略等。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心理旋转实验的字母图形;人工概念形 成的实验材料图;河内塔问题图等;九点连线图等。
本章作业(思考题)与实习活动: 思考题:
1、简述思维的含义及其特征。
2、什么是表象?它在思维中有什么作用?
3、简述想象的含义及其功能。
4、有关概念结构的理论有哪些?简述这些理论的主要观点。
5、人工概念形成的途径有哪两种? 概念形成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
6、为什么人们在推理过程中,总会出现一些推理错误?
7、问题解决过程中可采用哪些策略?
8、试分析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心理因素影响着问题的解决?
9、什么是创造性?它包括哪些心理成分?
实习活动:
1.人工概念形成的演示实验
2.定势影响问题解决的实验
3.河内塔实验
本章主要参考书目
王甦 朱滢等:(1993):《当代心理学》,
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版。
王甦 汪安圣:《认知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年版。
彭聃龄 张必隐:《认知心理学》,
台北市:东华书局,
第八章 语言(6课时)
第一节 语言的一般概念
一、 语言的概念及其特征
二、 语言的结构
三、 语言的种类
四、 语言的表征与加工过程
五、 研究语言的意义
第二节 语言的生理机制
一、 语言的发音机制
年。 1997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