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普通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情绪的脑中枢机制
二、情绪的外周神经机制
三、情绪与唤醒模式
第三节 表情 面部表情 姿态表情 语调表情 感觉反馈
第四节 情绪的理论
一、早期的理论
二、认知理论
三、动机—分化理论
第五节 情绪调节与心理健康
一、什么是情绪调节
二、情绪调节的类型
三、情绪调节的基本过程
四、情绪调节的个体差异
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
本章教学目标:
学生学完本章后,应能
1.了解情绪情感的性质、种类与功能;
2.描述表情的意义;
3.理解情绪的理论;
4.了解情绪调节与身心健康的关系。
本章重点和难点:
1.情绪与脑的关系问题;
2.情绪的调节与心理健康;
3.情绪的机制;
4.情绪调节的方法。
所需教学辅助设备与材料:
多媒体教学设备,情绪的各种模式图,奥尔斯实验装置图,人 类基本表情图,身体姿态及其意义的示意图,教学录像带。
本章作业(思考题)与实习活动: 思考题:
1、情绪和情感的成分有哪些,
请根据自己的某种情绪或情感来说明。
2、情绪和情感有哪些功能?
3、简述情绪的中枢机制。
4、表情包括哪些方面,试举出一个例子分别说明。
5、试解释沙赫特的两因素情绪理论。
6、什么是表情,表情具有哪些功能或作用?
7、据你了解情绪调节有哪些方法,你是如何调节自己的情绪的?
8、研究情绪的调节有什么意义?
实习活动:
1.面部表情的判断;
2.身体姿势的判断;
3.关于面部表情和身体姿态准确性的讨论;
4.动物情绪的唤起。
本章主要参考书目
1.孟昭兰:《普通心理学》,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版。
2.徐景波、孟昭兰:“正负性情绪的自主神经生理反应实验研究”
《心理科学》,1995,18(3):134-139。
3.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发展》, 清华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
第十一章 能力(9课时)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