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江苏理工学院06-07-2仪器分析试卷09-A
装 : 号学订: 名姓线 : 级班江苏技术师范学院2006—2007 学年第 2 学期
《仪器分析》试卷(编号:09-A )
1.本试卷适用于应用专业、化学工艺以及环境工程专业学生使用。 2.本试卷共8页,满分100分,答题时间120分钟。 3.本卷系闭卷考试。务必保持卷面整洁。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总分 得分
得分 评卷人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在题目后的括号内 填写正确选择)(30分)
9、极谱分析中,加入支持电解质的目的是为了消除哪种干扰:( D )。
A. 残余电流 B. 氧波 C. 电解电流 D. 迁移电流
10、用NaOH滴定草酸的滴定体系中应选用( A )为指示电极
A. 玻璃电极 B. 甘汞电极 C. 银电极 D. 铂电极
11、极谱分析中,定量参数是:( C )。
A. 残余电流 B. 极限电流 C. 扩散电流 D. 迁移电流 12、在极谱分析中,通常在试液中加入一定量的明胶,目的是消除:( A )。
A. 极谱极大 B. 迁移电流 C. 充电电流 D. 残余电流 13、一氟离子选择性电极电OH—的选择性系数为0.010,当F—离子浓度为1.0?10-4mol/L时,欲使OH—
的干扰水平小于5%,应控制溶液的酸度为:( D )。A. pH?1.0 B. pH?3.3 C. pH?10.7 D. ?10.7
14、在电位滴定中,以?E/?V~V(E为电位,V为滴定剂体积)作图绘制滴定曲线,滴定终点为:( D )。
A. 曲线突跃的转折点 B. 曲线的最大斜率点
C. 曲线的最小斜率点 D. 曲线的斜率为零的点
《仪器分析》试卷 第 1 页 共 5 页
15、在电位法中作为指示电极,其电位应与被测离子的浓度:( C )。
A. 的对数成正比 B. 成正比
C. 符合Nernst公式的关系 D. 有确定的线性关系 16、Lambert-Beer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之一是: ( D )
A. T=I/I0 B. A=lgI/I0 C. A=?lgT D. T=10?abC
17、符合比尔定律的有机溶液稀释时,其最大吸收峰的波长位置:( C ) A.向长波方向移动 B.向短波方向移动 C.不移动,但峰高值降低 D.不移动,但峰高值增加
18、物质的颜色是由于选择性地吸收了白光中的某些波长的光所致。硫酸铜溶液呈现蓝色是由于它:( C )
A. 蓝色光波; B. 绿色光波;
C. 黄色光波; D. 青色光波
19、双光束分光光度计可消除下列哪种影响:( B )
A. 吸收池的透光性能的差异 B. 光源发射强度的波动 C. 非单色光引起的偏离 D. 光度误差
20、在分光光度法中,使入射光强度为 I0, 透过光强度为 I, 透光度为 T, 则吸光度 A 为:( A )
得分 评卷人 二、填空题(把正确答案填在相应的空格处,每空1分, 1. 在电位分析法中,常用的参比电极是 银-氯化银电极 和 甘汞电极 。
2. 晶体膜离子选择电极的检测限决定于 构成敏感膜的活性物质的性质如溶度积 。
3. 当电流通过电极时,电极电位偏离平衡电极电位的现象称为极化。根据产生的原因的不同,可分为 浓差 极化和 电化学 极化。
4.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是基于物质中的分子对光的 选择性 吸收,属 电子 光谱,也是属于吸收光谱或分子光谱。
共15分)
A. lgI0 ;
I B.
I0I ; C.
1T ; D. lgT
《仪器分析》试卷 第 2 页 共 5 页
得分 评卷人 三、判断题(在正确说法的题后括号里填写“√”,反之,则 1.朗伯—比耳定律是吸光光度法的理论基础和定量测定的依据,应用于各种光度法的吸收测量。(√)
2.物质溶液的吸光系数的大小和溶剂及物质浓度有关。( ? ) 3.某物质的摩尔吸光系数ε很大,则表明该物质溶液的浓度大。( ? ) 4.方波极谱法的灵敏度较经典直流极谱法大为提高,也需要加入表面活性剂来抑制极谱极大。( ? )
5.单个电极的电位无法测量,直接电位法是通过测量由指示电极和参比电极及被测溶液组成的电化学电池的电动势进行分析的。( √ )
得分 评卷人 四、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共10分)
1.液接电位:
答:在不同电解质或浓度不同的同种电解质溶液界面之间,由于离子扩散通过界面的速率不同,在两液体界面之间有微小的电位差产生,这种电位差称为液体接界电位。
2.电容电流:
答:电容电流是由于汞滴表面与溶液间形成的双电层,在与参比电极连接后,随着汞滴表面的周期性变化而发生的充电现象所引起的。此电流与滴汞电极的电位
《仪器分析》试卷 第 3 页 共 5 页
填“×”,每小题1分,共8分)
有关。
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中的吸收曲线:
答:用不同波长的单色光照射样品溶液,测其吸光度,所得的吸光度对波长的关系曲线:以波长为横坐标、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的曲线。
得分 评卷人 五、简答题(每小题3分,共9分) 1.在极谱分析中,为了消除迁移电流,在极谱分析中需要在电解池中加入大量的支持电解质。加入电解质后电解池的电阻将降低,但电流不会增大,为什么? 答:大量支持电解质加入电解质后,导电性能加强,电阻会下降,但扩散电流决定于扩散到电极表面能发生还原反应的离子速度,而支持电解质是惰性的不发生电解反应,故不会增加电流。
2.摩尔吸光系数的物理意义是什么?其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摩尔吸光系数是在数值上等于浓度为1 mol/L、液层厚度为1cm时该溶液在
-1-1某一波长下的吸光度,一般用ε表示,单位为L·mol·cm。它是吸光物质在特
定波长和溶剂中的一个特征常数,主要与入射单色光的波长有关。摩尔吸光系数越大,表示吸光物质对这一波长的光的吸收能力越强,则分光光度法定量测定的灵敏度越高。
得分 评卷人 六、解答题(共28分)
1.(5分)用羧基硫醚活动载体膜铜离子选择电极测定0.01 mol·L-1醋酸介质
Pot中的5×10-4mol·L-1 铜离子时相对误差是多少?铜电极的选择性系数 KCu2?,H?=10,醋酸的,K a= 1.8×10-5。
《仪器分析》试卷 第 4 页 共 5 页
解:aa???KC?1.8?10??0.01?4.2?10?mol?L? 2分
??'?Ka2/1? 3分
a2?'?10?(4.2?10?)?1.8?10?mol?L? 4 分
1.8?10?%相对误差??100?0.4 5分
5?10?
2.用极谱法测定MgCl2溶液中的微量Cd2+,取试液5.0 mL,加入0.04%明胶5.0 mL,用水稀释定容至50 mL,倒出部分溶液于电解池中,通N2 5~10 min后于-0.7 V 电位记录极谱图,得波高50?A,另取试液5.0mL,加入0.5 mg/mLCd2+标准溶液1.0ml,混合均匀,再按上述测定步骤同样处理,记录极谱图,波高为90?A,计算试样中Cd2+的浓度,以mg/mL表示。(Cd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12.4) 解:根据尤考维奇公式可知: 原试样:h = K Cx
加入标准溶液后:H = K (VsCs+VxCx)/50.0
代入数据得:试样中Cd2+的浓度为5.84×10-2mg/mL
3. 0.100mg Fe3+离子在酸性溶液中用KSCN显色后稀释至500ml,在波长为480nm处用1cm比色皿测得吸光度为0.240,计算摩尔吸收系数及吸光系数(Fe的原子量为56.85)。
解:根据朗伯-比耳定律可知,
吸光系数a=A /b c=0.240/(1×2×10-4)=1.2×103 L·g-1·cm-1 摩尔吸收系数ε= aM=1.2×103×56.85= 6.822×104 L·mol-1·cm-1
《仪器分析》试卷 第 5 页 共 5 页
共分享92篇相关文档